人民網

曾幾何時,原本清潔暢通的道路,從早到晚一下子變成了叫賣吵鬧、車水馬龍的馬路市場,本來就狹窄的機動車道和人行道上,擺滿了各種小攤和亂停亂放的車輛。流動攤販、車流、人流夾雜在一起,道路擁堵不堪,而且時常會發生車輛碰撞等事故。每天流動攤販都與日常巡視的城管做著“貓鼠游戲”,城管來了作鳥獸散,城管車子一走,他們又圍聚攏來。小攤點何以擺上了大馬路?馬路市場為何屢禁不止?背后又有怎樣的利益驅動?

視頻:海口馬路菜市場"失控" 城管稱很無奈

海口馬路菜市場"失控" 城管稱很無奈

    日前,有網友使用微信平台向人民網海南視窗反映,海口市府城培龍菜市場旁高登西街上,佔道賣菜的地攤制造噪音、臟亂,現象愈演愈烈,造成交通嚴重堵塞,環境亟需改善。

視頻:海口馬路菜市場"失控" 城管稱很無奈

    日前,有網友使用微信平台向人民網海南視窗反映,海口市府城培龍菜市場旁高登西街上,佔道賣菜的地攤制造噪音、臟亂,現象愈演愈烈,造成交通嚴重堵塞,環境亟需改善。記者在1日凌晨和清早走訪后發現在海口府城的高登西街,沿街都是賣菜的攤販,馬路菜市場出現管理失控的現象。對此,相關執法部門稱人手有限很無奈。

馬路市場賣得歡 海口南大橋下多佔道經營

    10月17日下午,正值下班高峰時段,海口南大橋下由北往南方向緩慢的車流中,喇叭聲此起彼伏,與路邊賣甘蔗、賣香蕉、賣衣服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市民們不解,馬路市場擺到南大橋下的主干道上,如此之亂為什麼沒人管?他們呼吁相關職能部門盡快整治南大橋下的馬路市場。

觀察:誰催生了侵佔斑馬線公交站的馬路市場

    日前,人民網海南視窗刊登了《馬路市場開進海口府城人行橫道公交站》一文,報道了海口市府城培龍菜市場旁高登西街上,佔道賣菜的亂象,引起了網友的強烈反響。為此記者又再次走訪該地和有關部門,探究背后原因。

海口“馬路市場”現狀

視頻:海口馬路菜市場"失控" 城管稱很無奈

    日前,有網友使用微信平台向人民網海南視窗反映,海口市府城培龍菜市場旁高登西街上,佔道賣菜的地攤制造噪音、臟亂,現象愈演愈烈,造成交通嚴重堵塞,環境亟需改善。記者在1日凌晨和清早走訪后發現在海口府城的高登西街,沿街都是賣菜的攤販,馬路菜市場出現管理失控的現象。

  • 現狀
        11月1日凌晨1時,記者在現場發現,高登西街的馬路上及公交車站擠滿了多個地攤,攤販運輸蔬菜的卡車、農用車在馬路上隨意停放,嚴重影響了道路的正常通行。記者走入這個馬路菜市場,腥臊惡臭的味道扑面而來,彌漫在熙熙攘攘的買菜賣菜市民之中,不少賣水產品、禽類的攤位更是污水橫流,糞便一地,沒有可以走路的地方。小販的叫賣聲、三輪車的噪音、討價還價、爭吵、喇叭聲此起彼伏。
    隱患
        據市民反映,雖然這些菜販早幾年就已出現,但是今年特別嚴重,聚集起來讓人完全找不到馬路上的任何交通標志。有市民反映:“惡劣天氣后,賣菜的就更瘋狂了,整個道路都被佔用了,就是個大型的天然的農貿市場,而且在這買菜缺斤短兩被菜販子合伙罵街幫腔的現象也很常見,最怕的是這邊小偷也多!”
  • 市民又愛又恨
        盡管“馬路菜場”妨礙交通秩序,影響市容市貌,但便宜的價格還是受到了很多居民的認可。據記者調查,馬路菜場的蔬菜水果普遍比正規菜場的要便宜兩到三毛錢。高登西街的居民王女士也表示,自己對這個“馬路菜場”是又愛又恨,平常圖方便、圖便宜,習慣去小攤小販那買菜,但作為小區居民,總是希望小區干干淨淨的。
  • 城管稱無可奈何
        對此現象,瓊山區城管執法大隊四中隊梁指導員指出:工作人員早上7點就來梳理主干道,再慢慢疏導人行道,但是菜農賣菜經常是在執法人員下了晚班后把蔬菜放到路面上來,造成交通堵塞。“實在是沒辦法,人力少,中隊管轄路段多,這種現象由來已久但是沒有很好的辦法。”

監管為何如此艱難

觀察:誰催生了侵佔斑馬線公交站的馬路市場

    日前,人民網海南視窗刊登了《馬路市場開進海口府城人行橫道公交站》一文,報道了海口市府城培龍菜市場旁高登西街上,佔道賣菜的亂象,引起了網友的強烈反響。為此記者又再次走訪該地和有關部門,探究背后原因。

  • 記者觀察
        記者在現場發現,清晨五點到六點,馬路上及公交車站陸陸續續出現了多個地攤,攤販運輸蔬菜的卡車、農用車在馬路上隨意停放,嚴重影響了道路的正常通行,其他車輛和行人都舉步維艱。
    攤主說法
        “我為什麼要去菜市場賣?我在外面賣菜誰敢收我的錢!”一位在路上賣菜的老太太怒氣沖沖的告訴記者,她在這一帶賣菜已經10多年了,很多熟人都來這裡賣菜,大家都喜歡來這趕集,已然成了一種生活習慣。賣菜老太太很直白地指明了馬路菜市場的成因:在固定的菜市場擺攤,最便宜的攤位也要在180元/月左右,如果是賣葷菜,每月光攤位費就要300到400元,此外每天還要交納2元的衛生費,還要服從市場管理所的日常管理。
  • 城管局回應
       盡管有明確的法令,但長期以來,相關政府部門對該片地區的馬路菜市場堵塞交通、污染環境、影響居民生活等問題沒有出台任何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這一帶佔道賣菜的亂象只是愈演愈烈。瓊山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菜販子從凌晨一直賣菜到早上七點,在工作人員還沒上班的時候就差不多已經收攤。而且城管根本管不過來,因為這幫賣菜人都很會玩“躲貓貓”。
  • 業內人士建議
       業內人士建議,政府部門要提高執行力,就必須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從嚴執行。海口市不妨從馬路市場開進海口府城人行橫道公交站事件入手,查明究竟是為何馬路市場無法得到改觀,嚴格市場常態化管理。同時,也可在攤位租金方面給與適當優惠,也要盡量考慮方便民眾交易,更要加強宣傳,鼓勵居民到市場內交易。

亂象掃描

七嘴八舌

老插:

    應嚴禁私自擺攤設點。任何事情都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方便自己卻影響公眾利益。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對合法店面經營者是不公平的。現在大多數城市對小商販限時間、限地點的做法是正確的,雖然在執法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但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城管的作用。

北京格瓦拉:

    流動攤販確實應該取締,理由:1、流動擺攤所佔用的一般都是公共場地或公共道路,即是公共資源,公共資源是全民的,任何人不能為牟取個人利益而無償佔用﹔2、如果此條件放開,滿大街都是商攤,城市秩序如何保証?3、秩序也是公共利益,與所有人都有關,維護公共秩序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政府放棄了對公共秩序的管理和維護就是失職。

網鷹:

    流動攤販可以滿足民生部分需求,但如泛濫又會影響民生。中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家庭經營、自產自銷的情況在短時間內難以避免,如果不在流通上做足文章,而只是採取硬堵的辦法,效果隻會適得其反。

小蚊子:

    要寬容他們,但並不是放任不管。在缺乏對他們進行整治和管理的合理措施時,希望能以一顆包容之心對待他們,畢竟沒人願意去私自擺攤,他們沒有進集中市場的資本,政府再優惠的政策他們也很難進入。一個攤位可能維系著一家老小的生計。

司機老李:

    我同情弱勢群體,但是作為一個按時納稅,服從管理的合法商戶,我贊同張市長的觀點。當我面對街邊許許多多一邊逃避管理、逃避納稅,一邊又用低價搶走我大量生意的流動攤檔時,我的同情心不能不讓位於我對法治的渴望,對正常市場秩序的渴望。保護弱勢群體重要,保護合法經營的商戶同樣重要。

亙古男兒:

    非法商販佔道經營,隨意在居民區和公路旁擺攤燒烤,煙熏火燎、垃圾遍地,市民苦不堪言。所以,城市不能容納“走鬼”,必須對他們加強監管。

評論:“解禁路邊攤”需做更多細活

  • 近日,媒體報道了上海“對馬路攤點不再一律封殺”之舉,消息一出,立時好評如潮。不過,在肯定之余,我們也必須看到,《城市設攤導則》的真正出台尚需假以時日,它的真實面目如何,現在仍如隔紗觀花,推行效果目前還很難做出評估,因此不能過於樂觀。從法律層級上而言,該規定屬於較低層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將其直接應用於實踐操作,就必須把可操作性放在第一位,制定盡量完善的程序。唯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初衷,而不是好心辦壞事,甚或南轅北轍。 ﹝詳細﹞

  • 昵稱
  •   

最新留言

  • [123] 太可惡了,要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