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南有電整整100年。一百年前,1914年,清末舉人林居升和華僑商人姚如軒、陳正紀三人合股集資創辦的海口第一家電力企業,拉開了海南電力工業的序幕,開啟了這座小島光明的傳奇。
百年來,伴隨時代更替,風雲變遷,電力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也始終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運。100年前的8月,海南海口海甸河邊亮寮小島上,亮起一盞微弱的燈光,劃破億萬年沉寂的黑夜,開啟海南電力史。100年后的今天,夜幕降臨,站在海口跨越海甸河的世紀大橋上,放眼望去,萬家燈火,流光溢彩,海島風情,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海南有電百年的背后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有哪些敢為人先?海南經濟發展,電力如何擔當先行責任,又將如何照亮“中國夢”?
回眸是為了更好地出發。這裡我們將從電力發展的側面感知海南電力發展的脈搏,也向這座城市致敬。【海南電網公司官網】
1914年,以清末舉人林居升和華僑商人姚如軒、陳正紀三人合股集資創辦的海口第一家電力企業---海口華商有限公司,在海口北面的海旬河亮寮小島上安裝了一台柴油發電機組,這就是海南最早的電力工業,開啟了海南有電的歷史。
1939年2月至1945年8月,海南被日本侵佔。期間,日軍為了掠奪資源,大肆奴役海南人民在海口、三亞、石碌、八所和廣壩等地建立柴油機發電廠。1942年,在昌化江中上游修建東方廣壩水電站,裝機容量4500千瓦,該電站成為海南第一座水力發電站。
1943年11月,日軍在海南島西部建起全長約為80公裡的東方水電站———抱板———石碌和八所的66千伏輸電線路,開始形成海南第一個小型電網。至1949年底,海南島內總發電裝機容量僅1.38萬千瓦,年供電量25.6萬千瓦時,人均年用電量為0.24千瓦時。
1950年5月1日,海南全島解放。解放初期,海南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電力工業亟待發展。
由於海南火力發電資源不足,火電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各市縣的火力發電設施建設投資小、規模小,當時海南的火力發電主要以柴油機組為主。
60、70年代逐步建設了幾座當時規模較大的水電站,如南豐水電站、牛路嶺電站,也有小規模的發電廠,如文昌縣的文城火電廠﹔如譚口電廠,它開辟了海南燃煤發電廠的先河。
直到1988年初,海南的電力裝機容量僅有36萬千瓦,年發電量8.7億千瓦時,而且海南是海島獨立電網,規模小,水電比例大,受氣候和季節影響明顯,供電可靠性差,電能質量低。
如今,海南電網實現適度超前於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對用電的需要。 每一台發電機組的建成都刻下了海南電力人發展電力的決心﹔每一座變電站的聳立都記載了海南電力人奮斗的精神﹔每一條輸電線的延伸都銘刻了海南電力人艱苦前進的足跡。 電力,就在你我的身邊,與我們幸福同行。 那些默默無聞的奉獻者,他們既是護航者,也是筑夢者。
|
1988年3月10日,海南省電力公司開啟了海南電力建設史上的裡程碑,自此,海南電力步入快速發展軌道。
1995年5月19日,海南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經營管理電網的經濟實體----海南電業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統一的海南電網。
這16年間,海南先后建成海口火電廠、大廣壩水電站、南山電廠、清瀾電廠、洋浦電廠等,發電裝機容量從1988年的36萬千瓦,增長到175.91萬千瓦﹔期間,以海口電廠為主的火力發電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形成了以火電為主,水電為輔,油(氣)電調峰互補的局面,全省以110千伏為主力電網,220千伏電網環西部,實現城鄉電網同網同價。
這是海南電網加入南方電網的快速融合、規范、提高的10年。在這期間,海南電網無論從規模、生產、管理、服務、企業文化等都上升到一個新階段,結束了海南電網孤網運行的歷史。
10年間,海南電力裝機容量從179.91萬千瓦,到2013年底,總裝機達到509.85萬千瓦,水電82.42萬千瓦(佔比16.17%),火電388.3萬千瓦(佔比76.16%),風電30.27萬千瓦(佔比5.94%),太陽能9萬千瓦(佔比1.74%),10年間裝機容量增長2.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