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醫療旅游先行區”、“國務院九大金策”、中國第一“零碳島”……這是外界對於尚在規劃建設中的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印象關鍵詞,但國家為何會批准在海南設立這一醫療旅游先行區?先行區的未來是什麼樣?如何實現“零碳”?
在經過長達兩年時間的籌備和磨合之后,被譽為“博鰲亞洲論壇第二樂章”的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終於進入開發建設的快車道。瓊海市副市長鄭慶智告訴人民網記者,目前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已經正式受理了包括國際生命健康測調中心、國際新能量醫學研究中心等在內的7個項目,總投資23.8億元。
瓊海市副市長鄭慶智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稱:“形象地說就是國家給了我們一張金礦開採許可証,隻要我們能夠把國家給我們的這九項含金量很高的政策細化並落地,就可以把世界上最好的醫生、藥物、器械引進到先行區來,成為推動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新引擎。”
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瓊龍在接受採訪時,對瓊中的發展充滿信心,並表示將借助“田字型”高速公路樞紐的區位優勢,在帶動全縣人民發家致富的同時,保護好這裡的“青山綠水”。
“來瓊中的項目,首先得環保,這是堅決不能改變的原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瓊龍在接受採訪時,重點強調了環境保護對於瓊中的意義。作為瓊中重點項目的白鷺湖度假區,正是瓊中落實環保先行政策的典型。
除了已經開工的瓊中-五指山-樂東高速公路外,萬寧-洋浦高速公路在瓊中境內的約56公裡工程也將開工建設,這一工程的投資量要大幅超過中線高速。同時,有著瓊中縣“繞城高速”之稱的黎母大道的新建、海榆中線瓊中縣境內的改造以及縣城到部分鄉鎮路段的改造工程,都將在下半年開展,這些工程將帶來約20億元的投資,可以有效拉動瓊中經濟增長。
三年之后,瓊中坐擁海南“南北一小時經濟圈”,區位優勢明顯。“到海口、三亞都是一小時,往東西半小時就可以到海邊,到時候全省的資源都是我們的資源、全省的機場、碼頭、景區就都是我們的了。到時候最大的優勢還是我們的區位優勢,有了這個區位優勢,我們的生態優勢、文化優勢、環境優勢、人文優勢就都會轉為經濟優勢,何愁發展不起來?”
“經濟要發展,人才是關鍵!”2013年開始,海南澄邁縣政府每年拿出400萬元扶持資金,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實踐証明,這些錢撬動的不僅僅是數千萬的投資和產值,更是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積極注腳,為澄邁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后續力量。在澄邁縣城的華成路上,一家地中海風格的咖啡店十分引人注目,這家咖啡店有一個非常時尚的名字——Tao Cafe。日前,咖啡店的女主人潘少丹在店裡,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在澄邁的創業故事。
王昭國出生在澄邁,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澄邁人。2010年,王昭國從江西一所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畢業后,開始考慮自己的“出路”。雖然家鄉這邊計算機行業並不發達,但他還是架不住家鄉的召喚,選擇回家創業。2010年他憑借著個人的愛好,開辦電腦銷售店,現在公司經營范圍有銷售品牌電腦、辦公設備、組裝電腦、網絡設備、復印機、打印機、辦公耗材、監控防盜系統、維修、承接公司包年維修服務等。
他們被稱為“柚子夫妻”,在澄邁,安爍宇和黃曉玲已經成為了這裡的名人,他們種植的無籽蜜柚賣到了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價格高達200多元一箱(兩隻裝)。在他們的帶動下,種柚子成為了不少澄邁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手段。2008年畢業於海南大學熱帶果樹栽培專業的安爍宇,心裡一直有一團創業的火苗,期待有一天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這團小火苗在“熊熊燃燒”。隨后,安爍宇的“創業夢”從澄邁縣一塊約50畝的柚子園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