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娘子軍、五指山革命根據地、解放海南島、白沙起義、西沙海戰、南沙海戰……這些,都為海南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海南現有大小紅色資源近500處,總體上來看數量眾多,儲量豐富。在近年召開的全國發展紅色旅游工作會議上,五指山紀念園、瓊山工農紅軍雲龍改編舊址、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4個革命遺址被列入了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海口—文昌—瓊海—五指山線”也被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
  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紅色旅游日益升溫。海南省共有7個紅色旅游點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這些海南的紅色旅游景點你去過幾個?特別是看完“閱兵”后,有時間還是值得我們走一走海南多年紅旗不倒的紅色革命經典線路,跟著小編重溫那段艱苦而偉大的歲月,這些紅色歷史,我們必定不能忘。
海南經典紅色景區
  • 海口瓊山區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

    1937年“七七事變”后,以馮白駒為首的中共瓊崖特委按照“團結抗戰”的指示,與國民黨海南當局達成協議,於1938年12月在雲龍將原在島上的共軍游擊隊改編為廣東省第14統率區民眾抗日自衛獨立隊,由中共瓊崖特委書記馮白駒擔任隊長。這支部隊在斗爭中不斷壯大,后又擴編為“廣東省瓊崖抗日游擊隊獨立縱隊”。八年抗戰中,瓊崖縱隊堅持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雲龍鎮是馮白駒將軍的故鄉,是瓊山區革命老根據地之一,全鎮有300余名革命烈士獻出寶貴生命。

  • 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

    在瓊崖革命23年武裝斗爭中,五指山革命根據地是最后的一個根據地。五指山北部的毛陽鎮毛貴村,曾是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的大本營——瓊崖區黨委等機關的駐扎地,也被稱為海南的“西柏坡”。當年,就在這片坡地上,馮白駒率領瓊崖黨政軍首腦機關,運籌帷幄,發動和指揮了1948年秋季、1949年春季、夏季三大攻勢戰役,迎接和配合大軍渡海作戰,最終迎來了全海南的解放。對五指山革命根據地,馮白駒將軍曾作這樣的評價:“五指山根據地的最大作用在於戰略上保証了海南解放戰爭的勝利。

  1. "海南井岡山"定安母瑞山
"海南井岡山"定安母瑞山
  2. 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3. 萬寧六連嶺革命遺址
萬寧六連嶺革命遺址
  4. 馮白駒將軍紀念園馮白駒將軍紀念園
  5. 海口中共瓊崖一大舊址海口中共瓊崖一大舊址
  6. 文昌張雲逸大將紀念館文昌張雲逸大將紀念館
  7. 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
  8. 臨高角解放公園臨高角解放公園
海南紅色旅游現狀

2013年底,海南省旅游委編制的《海南省紅色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中,就指出要打造1個龍頭景區、推出3條精品游線、建設5大紅色精品。1個龍頭景區即紅色娘子軍國家紀念公園,以紅色娘子軍國家紀念公園為核心,將整個瓊海陽江鎮打造成為海南省紅色歷史旅游名鎮﹔3條精品線路即東、中、西三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3條線路以海南藍色濱海旅游資源、綠色鄉村旅游資源、古色文化旅游資源為主,主要針對海南日益龐大的自駕自助型游客進行設計,形成未來海南主打的紅色旅游精品線﹔5個紅色精品包括五指山——熱帶叢林軍旅生活體驗型紅色旅游區、母瑞山——熱帶叢林戶外生存體驗型紅色旅游區、臨高角——搶灘登陸海戰體驗型紅色旅游區、瓊中黎苗風情紅色旅游產業聚集區、三沙——國防教育型島礁度假地。


雖然海南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但其產品則依然以傳統觀光型為主,游覽、接待、教育功能強,度假、休閑、會展功能弱。海南紅色旅游的開發模式偏重於靜態的圖片宣傳、遺物展示,多樣化的產品項目和內容相對缺乏,體驗型開發不足。紅色景區(點)的食、購、娛等環節建設水平普遍較弱,產業鏈不完整。與“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相比,“瓊崖革命精神”、“紅色娘子軍精神”形象認知度明顯偏低。

  • 現狀 游客中黨員是主體

    海南現有的眾多革命景點,雖然每天都有游客去尋找革命先烈足跡、游玩。特別是逢“七一”等特殊節日,但從游客結構來看,絕大多數都是黨員干部,不是單位組織到景區參觀學習,就是開展黨員活動。

  • 問題 景點內容過於單一

    海南早期開發的紅色景點產品內容過於單一,難吸引回頭客。本想體驗當時革命戰士如何在深山老林中艱苦生活、如何與敵人作斗爭的情況,但每次前來隻能看看展覽、聽聽黨課就結束了。沒有新鮮感,每次的內容都一樣。

海南紅色檔案文化
追憶海南紅色戰役
追憶海南紅色戰役
海南紅色旅游未來

“作為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紅色旅游是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具體體現。紅色旅游的內容是‘紅色’,但其落腳點仍在於‘旅游’。”如何在新時期更好地發展紅色旅游,是個待破解之題:如何將其與群眾日常休閑、企業市場化發展的需求結合起來,而非依靠行政力量推動? 如何增強紅色旅游的參與性、體驗性,增強紅色旅游中“可玩”、“可視”、“可參與”? 在突出紅色旅游社會功能的同時,要推動紅色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進而才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其社會效益。”

  • 做精做細資源整合

      海南要充分結合海南省紅色旅游資源和旅游發展的實際,適當控制投資規模,要在充分挖掘革命題材的基礎上,把紅色旅游產品做細、做巧、做精,並與海南省特色的藍色海洋旅游、民俗旅游、鄉村旅游、綠色生態旅游有機結合,向復合型轉變,創新海南紅色旅游模式。 紅色旅游要從單打獨斗到實現融合發展,這樣才會富有綜合性、多樣性和永久不衰的魅力。而且要從過去運動式、活動式逐漸發展到與市場規律結合、與其他產品深度融合。
      紅色旅游關注重點正在從對偉人、重大歷史事件的宏揚,逐漸升華到對普通百姓大眾的關注,體現大眾化、草根精神。紅色旅游未來的發展方向,即要走市場化道路,一方面要與鄉村旅游結合,要能夠富民,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傳承優良傳統﹔一方面要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從運動式發展走向常態化發展。

  • 打造多功能景區

      如何使海南省紅色旅游煥發青春,迎來更多回頭客呢?
      學知名紅色旅游景點先進經驗:除了建設愛國主義教育設施以及干部教育基地外,還可配套紅色文化創意街區、改造添加休閑體驗項目、提升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旅游設施、添加更多旅游產品、改變過去隻有紀念館陳列館之類的紅色旅游景點,將其打造成一個多功能的景區,隻有這樣紅色旅游才能跟上時代的需求,才能讓游客接受,這樣的景區才有活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回頭客。
      例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要與紅色娘子軍革命老區聯動起來,紀念園以紅色景區的建設對接旅游市場,把真正的紅色娘子軍革命老區文化特色餐飲系列做起來,做出一村一品。不僅拓寬了旅游產品,還能讓游客感受到更深的沉甸甸的紅色文化。

我要留言

  • 主題: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