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海南視窗|海南要聞

“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面對新的經濟變化,海南將如何面對?人民網海南視窗與你一同挖掘“供給側”帶給海南的機會。

分享到

海南:堅決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仗

    在“十三五”剛剛開局、海南省吹響決戰決勝全面小康沖鋒號的關鍵時刻,省委六屆十次全會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統一到省委全會的部署上來,統一到補長供給側結構性短板上來,團結協力、創新實干、廉潔擔當,堅決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仗,贏得海南“十三五”開局開門紅,也為海南長遠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羅保銘:精准對接市場靶向發力 力推供給側改革

“我們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帶來大量‘需求外溢’。”羅保銘以近年來我國出境旅游、出境購物快速發展為例,指出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推進供給側改革。【詳細】

劉賜貴:堅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力推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體制機制上的深刻變革,責任重大、任務艱巨。要樹立信心,堅定決心,在過去的改革探索的基礎上實干攻堅,逐步形成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制機制,堅決把改革措施貫徹好、落實好。【詳細】

供給側改革 海南怎麼改之農業

現狀:海南農業“王牌”不“王”

海南農業存在低效規模過大、經營主體實力不強、加工能力低、抗自然風險和人為風險能力弱等突出問題,而且傳統的數量型增長受資源約束和環境保護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隨著內地設施農業的興盛,海南因獨特的氣候而具有的競爭力不再強勁。

措施:打造“王牌”產業,增加熱帶特色農業有效供給

從調精調優結構、提升質量品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及創建生態循環農業示范省等5個方面,提出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任務和要求。

供給側改革 海南怎麼改之服務業

現狀:服務業存在明顯不平衡

海南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已成為海南投資的重點領域、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但從供給結構和能力來分析,海南服務業還存在明顯不平衡問題。比如,旅游新業態新產品供給不足,離全域旅游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醫療健康產業面臨一些兄弟省市發展迅猛的競爭態勢,需要進一步增強錯位發展的緊迫感,等等。

措施:推進服務業全面轉型升級

海南將從開發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加快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壯大金融業的服務規模和能力、推動房地產去庫存提品質優配套嚴監管、超常規發展互聯網業、培育發展會展物流文體等現代服務業以及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7個方面,提出了推進服務業全面轉型升級的重點任務和路徑。

供給側改革 海南怎麼改之工業

現狀:軍地軍民產業融合機遇大

實施“生態立省”的戰略,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定位,決定了海南應該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一般傳統產業,努力促進工業提高質量和效益。此外,由於海南地處南海前沿,承擔著國家經略南海的重要使命,在軍地軍民融合方面有較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措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重點實施以低碳制造業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實施油氣化工產業鏈延伸工程﹔實施軍地軍民產業融合工程。

供給側改革 海南怎麼改之生態

現狀:生態是海南的生命線

將海南建成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為全國人民提供更加優良的生態產品,海南大有條件、大有可為。但是,生態環境保護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了當代、為了后代,必須強化“生態是海南的生命線”意識,拿出更有效的措施,採取更有力的行動。

措施:增創生態產品供給新優勢

強調三個方面:提升大氣水體質量、強化城鄉環境治理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

市縣、廳局部署供給側改革

企業心聲

留言欄目

全部留言

人民網網友:網友 :112.66.156.*
海南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海南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