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而立海南:“生態立省”永遠在路上 走進海南省瓊海市北仍村,聽不到一般旅游景點的喧鬧,感受到的是一片祥和、寧靜。 在檳榔樹下的一處草寮中,46歲的王秋香正在烹煮咖啡。…
[人民日報]好環境招才 好政策成事——海南互聯網產業異軍突起 “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數字經濟”。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講話時指出,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促進服務業優化升級,形成以服務型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光明日報]海南生態軟件園:碧海藍天綻放“雙創之花” 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驅車向西半小時,便是海南省澄邁縣。在澄邁北部老城開發區的美侖河畔,曾經有一片荒地,9年前海南生態軟件園在這裡開工建設,如今已成為海南發展互聯網產業的重要平台和載體、中國互聯網產業新的集聚地,吸引了騰訊、百度、華為等2500多家企業入駐,2017年貢獻稅收14.31億元。…
[中新社]中國改革開放的“海南實踐” 新時代譜寫新篇章 仲春時節的海南,山青海碧,日暖風輕。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13日下午在海口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光明日報]海南保亭什進村:融入大景區 村庄更繁榮 早餐之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什進村村民邱雯琪做完家務,步行5分鐘,就可到達上班地點——開在村裡的布隆賽酒店,開始一天的工作。 “我們以前種田為生,起早貪黑也掙不了錢,卻忙得連孩子都顧不上。…
[新華社]逐浪先行海天闊 “先上車后買票”敢闖敢干,“小政府、大社會”敢為人先,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先行先試…… 回首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波瀾壯闊發展史,海南多項改革開放舉措領跑全國,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一直傳承,歷久彌新。 逐浪先行海天闊,而立之年再出發。…
[中新社]海洋大省從“蔚藍”走向“深藍” 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海南海洋產業正從“蔚藍”走向“深藍”,“藍色經濟”迸發勃勃生機。 30年來,海洋經濟佔海南省GDP的比重由不到6%擴展到30%左右。…
[光明日報]“互聯網+”助力海南變身“智慧島” 這幾年,海南把互聯網產業作為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重要切入點,2015年,海南提出重點發展12個產業,互聯網產業位列其中。兩年來,海南互聯網產業一直保持25%以上的增長,是12個產業中發展最快的。…
[新華社]從“一三二”到“三二一”的大跳躍 在海口核心濱海商業區,地處萬綠園、濱海公園、世紀公園三大城市中央公園交匯處,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區坐落在這裡,不少新型創業互聯網公司入駐,並且吸引著更多的公司聚集。 園區運營商起初是一家以房地產開發建設為主業的公司。…
[光明日報]海南優質教育資源將延伸到每個市縣 2012年建校,2015年首屆中考成績全省第一,2017年高考本科A批上線率92.2%——北京師范大學萬寧附屬中學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贏得了當地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在北京師范大學對全國70多所附屬學校的考核中,萬寧附中被評價為“辦學時間最短、發展最快、規模最大、質量最優、影響最大”。…
[新華社]提高開放度 更具“國際范” “海南旅游業的發展勢頭迅猛。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作為連接亞洲和大洋洲、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支點,海南國際旅游島的發展將會進入一個新紀元。…
[央廣網]國際旅游島:啟航再出發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后發優勢多,發展潛力大,要以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總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海南不斷升級旅游產業結構,提出要發揮“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三大優勢,搶抓“一帶一路、消費升級、創新發展”三大機遇,走“旅游+”融合發展道路,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央廣網:綠色寶島的生態堅守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指出,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 按照總書記的指示,海南堅持生態立省、綠色發展,吸引了全國、全球的人來到這裡度假,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綠水青山帶來的金山銀山福祉。…
一以貫之,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 三十載,“生態”一詞貫穿海南故事始終。 回望來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的歷程,是對自身獨特生態優勢、對綠色發展理念、對生態文明思想不斷認識、提升和踐行的過程。…
央視新聞聯播昨起推出系列報道《潮起海之南》 “30年來,海南先行先試,奮楫爭先,昔日的海角天涯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從4月2日起,央視新聞聯播將持續推出系列報道《潮起海之南》。 4月2日播出的首篇報道題為《海南:增綠護藍 念好綠色發展山海經》。…
勇於擔當,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 所謂范例,意指典范的例子、可以當做模范的事例。讓海南成為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范例,是黨中央從決定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開始就對海南寄予的厚望。…
[人民日報]闖出一片遼闊的海(人民時評) 不圖安穩、不走老路,敢闖敢試、埋頭苦干,正是推動海南發展的最大精神動力 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立,海南今年迎來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30年前特區成立的一聲號角,吸引十萬“闖海人”南下逐夢,無數飽含熱望的身影,攢動在海口三角池的工作廣告牌前。…
海南為鄉村振興打好樁(潮起海之南) 得知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從村邊通過,念過大專見過世面的李夢霞立馬回鄉,辦起了“蜜溪園”農家樂。 李夢霞所在的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甘什村,毗鄰呀諾達、檳榔谷兩大知名景區,距離三亞海棠灣直線距離也不過半小時車程,有山有水有溫泉,就因為路不通,旅游搞不起來、東西賣不出去,489戶1890名村民中還有相當比例的貧困人口。…
多家權威媒體推出“潮起海之南”專欄 值此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日報、中新社等多家中央主要媒體和省市重點新聞媒體4月1日在重要版面、顯著位置推出“潮起海之南”專欄,生動反映瓊島30年砥礪奮進的風雨歷程,詳細闡述海南30年改革奮進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記者了解到,在中宣部統一部署下,省委宣傳部於3月下旬組織開展“輝煌30年 美好新海南”大型採訪活動,邀請來自36家新聞單位的74名資深媒體人員組成媒體採訪團,利用8天時間分東西兩線赴海南37個最具代表性的採訪點位,對海南各方面的發展成就亮點進行了詳細採訪。…
[中新社]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探求“特”之路不曾停歇 198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海南從“沒有一個紅綠燈”的落后邊陲島嶼,發展成為“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獨具優勢的國際旅游島,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回眸30年,海南在“特”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央廣網:特區海南,海南特色 “我們的房子就是草房蓋的,人家問‘你們去哪裡喝咖啡啊?’,就說‘去草寮喝咖啡’”。一句過去北仍村鄉親們間的招呼,變成了如今瓊海當地旅游業的招牌。…
媒體:海南日報海口日報三亞日報網南國都市報海南特區報國際旅游島商報証券導報海南農墾報
海南廣播電視台藍網海口電視台南海網新華網海南頻道中新網海南人民網房產頻道
合作伙伴:海南文明網海馬汽車海南農墾海南移動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門戶網站海南醫學院粵海鐵路海南省國家稅務局椰樹集團
海南省農村信用社海口經濟學院
海口招商網海南分界洲島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海口市水務局
三亞蜈支洲島旅游區
三亞天涯海角游覽區
海南火山口公園
政府網站: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口三亞三沙洋浦文昌瓊海儋州萬寧五指山東方定安屯昌澄邁臨高昌江樂東陵水白沙保亭瓊中秀英區政府天涯法律網海南文藝網 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創新世界
海口雙創:海口創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