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 本書系《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視頻書版。總書記一向高度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視其為治國理政的思想文化資源。他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國家治國理政的戰略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支撐。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別是“7·2”重要講話精神是共青團組織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在引導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員廣大青少年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勤奮學習、努力工作中,要注重引導青少年勇當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先鋒隊和主力軍,切實擔當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2、《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永葆朝氣(增訂本)》 本書全方位解讀中國共產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探尋中國共產黨成功之道,深入回答國內外讀者關注和困惑的重大問題:中國共產黨永葆朝氣活力的“秘訣”是什麼,有哪些“看家本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為什麼能獲得人民的認同?西方的政治制度真比中國的好嗎?中國共產黨如何避免蘇共覆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共產黨如何引領中國新時代?
3、《中國共產黨人的戰略思維》 本書系統回顧了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面對重大歷史課題,正確判斷戰略形勢、進行戰略謀劃、做出戰略決策、實施戰略指導的歷史進程﹔提煉總結了我們黨90多年來形成的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戰略思維理論和方法。
4、《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 《廉政准則》在禁止“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等8個方面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了52個“不准”,規范了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從政行為,並充實完善了相應的實施與監督制度,是一部規范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行為的基礎性法規。
5、《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國家治理模式及改革》
本書從國家治理、行政組織、公務員制度、行政文化、政治治理多個維度,結合改革開放和十八大以來的中國改革實踐,全面探討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以及現代國家建構和行政發展課題,為讀者理解現代國家和國家治理提供參考,加深讀者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遠意義的理解。
6、《中國智慧: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外交領域的成就。內容包括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外交的表現和特點、中國積極維護大國關系、中國重視發展周邊國家和地區關系、中國構建全球伙伴關系網絡、中國大力推動全球治理以及對中國外交的再認識等專題。
7、《資治通鑒啟示錄》
作為一部網羅宏富、體大思精的重要史書,《資治通鑒》記載了宋代以前1000多年治國理政的得失和豐富的社會、人生經驗,是重要的思想文化資源。本書立足當代,結合現實需求,對《資治通鑒》進行深入解讀,在厘清歷史事實與歷史脈絡的基礎上,對重要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加以梳理,並挖掘總結出關於治國理政、為人處世、修身養性的122條啟示。
8、《史記精講》
《史記精講》實際是一本“《史記》精華錄”,入選中紀委推薦書目、入選中央國家機關讀書活動推薦書目。它從《史記》的“本紀”、“世家”、“列傳”112篇作品中選出了100個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生動,而又在兩千多年來的歷史上傳播極廣,對中華民族教育、感染極深的故事段落,這一百個故事段落分別來自《史記》原文的60個篇章。這些選入的篇章仍依《史記》的前后次序編排﹔每篇選入的故事段落,或一個、或兩個三個,另加小標題,在各自的篇題下前后列出。在每個故事段落的原文后,有簡要的注釋,有流利的譯文﹔在每個篇章的*后,有對於該篇全文與對該篇所選故事段落的扼要評述。讀者於此既能客觀地掌握歷史,又能理解司馬遷的個性與文章。
9、《大國重器:中國火箭軍的前世今生》
本書以宏大的視角、激情澎湃的語言,梳理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這支戰略部隊從無到有、從低端到尖端的發展歷程,對其發展史上的節點予以了濃墨重彩的關注與描述,充分証明了火箭軍的前世今生是中國過去幾十年歷史的縮影,也是中國國家意志的強力展示。
10、《國家相冊——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家國記憶》 該書從《國家相冊》第一季100期節目中精心選出包括《高考四十年》《白菜的味道》等13期觀眾耳熟能詳的微紀錄片,化視頻為圖書,選出170余幅照片,輔以主創講述、採訪實錄等內容,生動展現40年來家國巨變,為改革開放40周年獻上一份獨特的紀念。
11、《古典今譯》 書中余秋雨先生將中國古代歷史上十篇風格迥異的古典美文,以詞美意達、文氣飽滿貫通的文字翻譯成現代散文。這其中有屈原、庄子、司馬遷、陶淵明、韓愈、柳宗元、蘇東坡等大家喜愛和熟悉的作家和作品。
余先生在譯文中,不拘泥於具體詞匯、句式的對應,重在氣質接近、氣韻相合,達到了與古人心靈相通、精神交融的境界,讀來確有美感洋溢、酣暢淋漓之感。 可以說為普通的閱讀者遞上一根拐杖。
12、《1919,一個國家的青春記憶——重返五四現場》
五四前后是中國近代史上群賢咸集,大師輩出的年代,各種思想像山崩川涌,匯聚成滔滔巨流,相激相蕩,引領風騷。那是一段激情迸發、永不復返、令今人無限神往的光輝歲月。本書再現了這個新舊政治、新舊文化交鋒的大時代,細述民國政界與學界的風雲往事。
13、《中國歷代名人家風家訓家規》
全書分為修身篇、齊家篇、為政篇、立志篇、勸學篇、處世篇6個部分。每一部分包括5個人物的相關故事,採取以人物為中心、以歷史為線索的編排方式。在編寫的過程中,注重選取每個人物典型的歷史故事,充分借鑒了當今學者有關家風家訓的研究成果,系統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的家規、家訓和家風。
14、《新時代領導干部必備的八大本領》
在新時代,增強執政本領,重點是增強“八大本領”,即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這是新時代領導干部必備的“八大本領”。本書對於如何理解“八大本領”的科學內涵,以及“八大本領”的重要性和必備性,領導干部如何提升“八大本領”,結合重要論述、實際案例進行解答,是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升“八大本領”的簡明教程。
15、《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16、《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俄羅斯人在訴說(大字本)》 該書從六個方面記錄了20年前那場劇變的親歷者、當事人和普通民眾對那場劇變及其后果的訴說,特別是對戈爾巴喬夫時期六年多的“改革”所做出的反思。誠如普京所說,“蘇聯的崩潰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對俄羅斯人民來說,它是一場真正的悲劇”。外交部原副部長、中國駐俄羅斯原大使劉古昌指出:“這部片子很好,資料翔實,且很多第一手資料,說服力強,應當讓更多的人看看這個片子。”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確認識和科學總結蘇聯亡黨亡國的慘痛教訓,對於搞好這一活動,對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大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7、《故宮記》 《故宮記》是祝勇關於建筑的一本散文,內容包括《故宮記》、《乾隆花園記》、《長城記(節選)》、《圍屋記》、《戲台記》、《碉樓記》、《德格印經院記》、《布達拉記》、《古堡記》。此書語言朴素,可是卻有濃重的歷史感,可能和描寫的建筑有關。通讀全書,你會有一種錯覺,覺得是在看《舌尖上的中國》,亦或者是《風味人間》。因為全書在敘事手法上和《舌尖上的中國》很像,無論是從天時、地利還是人和,《故宮記》都有涉及到。
18、《.中國文化的精神》 我們為什麼說自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的根底在哪裡?我們中國人安身立命、生生不息的精神資源是什麼?
歷史的顛簸和挫折,使得中國文明丟失了不少本來有的好傳統。許倬雲先生把中國人的精神生活看作一種多元互動的秩序,重新反省“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中國文明,從天、人、群、己各個角度呈現中國文化的精神,希冀在文明的土壤發掘養分,追尋和喚醒那些被遺忘的精神余瀝,滋養和灌溉當代中國人的內心。
19、《大國復興》
本書從全球視角,在理論與實踐基礎上闡述了中國民族復興的經驗,同時對比德法俄印日等國家的復興之路,強調了中國復興對世界的意義,對“中國模式”的認識誤區、爭論做以辯証解讀,中國復興應該建立在大國自信基礎上,在國際社會有話語權,中國的復興不僅不會重蹈西方“國強必霸”的覆轍,還將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人類美好家園。
20、《如何閱讀一本書》 這是分享閱讀方法和技巧的名著。作者把閱讀分為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等四個層次,將諸多類型圖書的閱讀方法娓娓道來,引導讀者入書山攬勝而不至迷失於途中,以期提高讀者的閱讀質量和能力。我相信在作者循循善誘之下,讀書將成為一種豐富心靈的習慣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