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裡素有“南粉北面”的說法,這點在地處祖國南端的海南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海南各市縣的早餐似乎都離不開一碗粉,腌粉、湯粉、打起邊爐吃粉,海南人吃粉的方式可謂花樣百出,但海南早餐又不僅僅隻有粉,溫潤暖胃的粥、濃香軟綿的粽子、醬汁鮮香的包子……在各種食材的碰撞和風味的交匯中,吃出了海納百川的飲食包容性。
清晨走在萬寧市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主售后安粉的早餐店。后安粉是萬寧最受歡迎的早餐之一。
北方盛產麥,南方盛產稻,因此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便有“南粉北面”的說法。地處祖國南端的瓊島,各種粉制品在海南人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大街小巷的食店都有酸粉銷售,味道大都不錯。每天早上,許多陵水人會選擇就近走入一家酸粉店,點上一碗酸粉,用鮮香滋味激活一天。
說起早餐,瓊海人的選擇比較豐富,有當地比較有名的“原味鍋巴”、雞屎藤粑仔等特色小吃,也有可口的南瓜餅、玉米烙、香煎菜包等粗糧點心,還有充滿海南特色的粉湯、腌粉、五谷雜糧面等。
在定安人看來,吃一碗美味可口的粉條,如定安腌粉、粉湯等,是個不錯的早餐選擇。
海南粉、伊面、腸粉、牛腩腌面、辣湯飯、老爸茶點心……要說海口的早餐,可不是一兩句就能說得完。
老文昌人偏愛米食,日日早起必“上市食粉”,走進巷口一家小店,來一碗粉湯亦或是腌粉,唇齒間有了鮮甜的滋味,一天才算真正開始。
小巷深處的一碟炒海南粉,鄰家阿嫂小火慢燉的面湯,車站邊的一碗稀飯配酸菜炒小腸……每當思鄉情涌上五指山小伙王加逸的心頭時,藏匿於山城街頭巷尾市井食店裡的一抹抹煙火氣,便會朝他扑面而來。
位於五指山市海榆南路的“南文早餐”是當地的一家老字號了,不太起眼的店面裡有著一道令人垂涎三尺的招牌餐食:大骨粉。新鮮的豬頭骨燉得軟爛脫骨,鋪滿一碗細滑的米粉,澆上兩勺濃白的高湯,再撒些香菜和蔥花,一碗熱騰騰的大骨粉便被端上了桌。
王加逸偏愛加一勺店家自制的辣椒,辣裡帶著酸,咸裡帶著鮮,幾筷子下去,一碗粉很快見了底。店家阿婆說,慢火熬制的高湯是他們家大骨粉的“靈魂”,為了保証味道,一天隻煮一鍋,賣完了就是賣完了,想吃這口,隻能明日請早。 [詳細]
湯粉是海南早餐的一大特色,在屯昌縣城一處嘈雜的農貿市場裡,有一種湯粉被稱為“海南第一早餐”,深受市民及游客的青睞。
早上7時許,海南日報記者沿著昌盛三路行走,進入中興路的水口農貿市場內,穿過幾間民房,一家家大排檔的黃綠紅相間的廣告招牌引人注目,市場尾處有一家麗雅飯店,此店的湯粉做法講究、吃法獨特、味道鮮美,故被人稱為“海南第一早餐”。
一入飯店,老板便熱情招呼,飯店外擺放七八張大圓桌,每張桌子能坐十來個人,桌子中間放著一個燃氣爐,如同北方的“火鍋”宴,讓人們對吃早餐的概念有顛覆性的認識。 [詳細]
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是有名的美食鎮,其中黃流酷粉是人們早餐的重要選擇之一。
一個“酷”字,就像吃早餐時品味黃流酷粉那樣——酷味悠遠,回味綿長。謂之酷味悠遠,是因為黃流酷粉在滄桑變遷中,見証和延續著久遠的歷史。
“黃流酷粉歷史很長了,我小時候就常吃,那是陪伴黃流人一生的味道……”年逾七旬的當地人陳鴻漢感慨地說。 早在清朝道光年間,黃流酷粉就已成為當地人的早餐必選種類之一。不過,彼時,此道早餐卻不叫“黃流酷粉”,而是被稱為“黃流亨粉”。這個名稱是如何演變的呢? [詳細]
說起海南的早餐,粉佔得大半席,后安粉、港門粉、抱羅粉,或是直接一大碗粉湯,大都滋味濃郁,熱氣騰騰。未吃完,人已汗濕青衫。到了保亭,一座山環水抱的小城,晨起,夏日清涼,不喜滿身的汗漬,早餐自然也得寡淡些。曉市喧鬧間,一碗地瓜粥,最是清歡味。
地瓜粥賣得不貴,一份才3塊錢,但晨起的人多了,或是趕著入曉市賣東西的村民,或是在這裡頤養的外來客,亦或是提著公文包的上班族,老板娘也賺得很開心。她不停從鍋中盛出地瓜粥,分到各碗裡,在風扇的吹拂下,熱氣漸去。“大伙都忙,放涼了方便吃。” [詳細]
山林初醒,晨霧還朦朧,穿行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縣城的街巷,三五街坊聚攏在簡而不陋的店肆,點上一碗接地氣的粉湯,或幾籠精致的廣式點心,鮮活而平凡的一天便在水霧蒸汽中拉開序幕。
自北向南橫貫城區,海榆中線兩側食肆林立,一間緊挨著一間。“老瓊中”阿民會順著一條通向老車站的坡路往上,待到“榮興來飯店”的招牌在一簇簇濃蔭間乍隱乍現,這才進店尋一處空位緩緩坐定。
小店開了15年,阿民便在這裡吃了整整15年。不為別的,單單隻沖那碗豬雜粉湯而來。 [詳細]
海南人愛吃米粉,在昌江黎族自治縣也一樣,問一問昌江人早餐吃什麼,炒粉、湯粉、腌粉、腸粉……種類繁多,但都離不開米粉的滋味。
湯粉食材做法幾近統一,腌粉靠的是一勺鹵汁提味,腸粉也許能嘗到些粵式味道,但終究,這都不算是昌江的味道。可一旦問起炒粉哪家味道好、有特色,許多昌江人都會說:“那要去海尾試試。”
坐落在昌江西海岸的海尾鎮,是我省重要的漁港之一,漁業的興盛,也決定了當地人的口味,來自大海的饋贈,讓一份簡單的炒粉,有了海的滋味。 [詳細]
臨高乳豬名聲在外,但是許多人不知道,臨高人吃乳豬是從早餐開始的。乳豬之於臨高,不僅是一種地方風味,更是一種飲食方式,一種生活習慣。
“一碗蒸的或烤的乳豬,一碟酸菜,一杯糯米酒,一碗干飯,就是我們臨高最有特色的早餐了。”臨高人唐凱說。
文明中路的公園烤豬店已經開了15年了,店主名叫秦小琴,她的母親已經賣了32年乳豬。我們一行人早上8點多到,店裡已經坐了不少客人,大多是兩人對坐或三五成群。再看每張餐桌,大家點的東西幾乎都一樣。“這湯是蒸乳豬留下的湯,加點黃豆,很是美味。”本地食客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在客人的桌子上,通常還配有一杯糯米酒或地瓜酒。當地人說,這早上的一杯酒,是跟朋友慢聊生活時必不可少的東西。 [詳細]
東方的早餐種類豐富,從粥到面再到粉,可選項實在是太多,能讓人挑花了眼。這其中,一碗伊面湯,朴素又實在,是清晨暖心暖胃的清歡至味。
東方早餐的份量很足,伊面湯也不例外。不同的早餐店,伊面湯的風味更是不同。有的早餐店,注重湯汁的鮮甜,用海白、鮮蝦熬煮湯頭,一大碗伊面湯裡,滿滿海的鮮味。湯裡還有飽吸湯汁的豬肉絲、絲瓜片、荷包蛋,分量十足。根據不同的口味,店家還會提供酸菜提味,喜歡辣椒的食客,舀一點辣椒添進面裡。辣椒的紅、絲瓜的綠、酸菜的棕、荷包蛋的白、面的淡黃,一碗伊面的色彩,就因為幾種材料的搭配,碰撞出令人賞心悅目的食欲。 [詳細]
與海南大多市縣主打粉湯的早餐有所不同,白沙黎族自治縣有種早餐——酒糟煮雞蛋,保留了傳統的黎家酒釀味道,用調羹舀上幾口,淡淡的米酒醇香留於唇齒之間,本地百姓久吃不膩,外來客人越吃越喜歡。
據史書記載,北宋大文豪蘇軾在品嘗了黎家酒釀后詩雲:“小酒生黎法,乾糟瓦盅中”“凍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等,由此可見蘇軾對黎酒是推崇備至的。千百年來,古法孕育的酒釀酒糟成為黎族人滋補身體的佳品,延續至今。 [詳細]
“長坡米爛洛基粽,木棠歐饃永昌蔥﹔馬井紅魚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不知什麼時候起,儋州調聲裡就有了這幾句唱詞。這當中唱到的米爛,早已是儋州特色小吃的一張名片,也是儋州人最喜歡的早餐之一。
當清晨的陽光掠過瓊西大地,儋州人不慌不忙又開始了新的一天。在儋州市文化中路二街,一家名為“胖阿姨米爛”的店鋪門口食客絡繹不絕。有剛剛結束晨練的阿姨,有正要去上班的年輕人,也有特意驅車趕來的游客,吃米爛成為大家幸福一天的打開方式。 [詳細]
說起海南的粉,很多人會想到文昌抱羅粉和萬寧后安粉,其實,澄邁縣金江鎮也是喜食粉的地方。甚至有人說,金江粉就是最早的海南粉。不過,另一種公認的說法是,金江粉是海南粉的一個分支,兩者在味道和配料上略有不同。
海南粉以咸鮮味為主,而金江粉吃起來會有一些酸甜的味道,特別開胃。金江粉的配料多達十余種,主要有牛肉干、豬肉干、花生仁、蘿卜干、黃瓜、咸菜、香菜、芝麻等,再淋上各種配料精心熬成的秘制鹵汁,上桌即可享用。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