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東方黎族獨特的“牛節”海南東方黎族獨特的“牛節”
    • “牛節”是為牛慶祝的意思“牛節”是為牛慶祝的意思

東方黎族“牛節”——呼朋喚友感恩耕牛

在海南島西部東方市的山區黎村,比如玉道村、玉龍村,至今還保留著一個特別的傳統節日——“牛節”。“牛節”是為牛慶祝的意思,因為耕牛犁地非常辛苦,所以豐收時節人們就舉辦“牛節”以示感恩。

  據《東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名錄》記載:牛節,美孚方言叫“撈者堆”(也有譯做“勒者對”),“撈者”是節日,“堆”是牛的意思。每年農歷九月第一個牛日,這一天,黎族同胞免除牛的勞役,讓牛好好休息一天,不准打牛、罵牛,還要用糯米酒來喂牛,好好款待。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大家舉杯喝酒,唱山歌,感謝耕牛一年來的勞作,讓人們過上好日子。附近沒有“撈者堆”習俗的村庄親戚朋友,也早早趕來一起慶祝節日。“牛節”這一天,黎族女子還會穿上傳統的美孚方言支系服飾,唱山歌,跳打柴舞,織黎錦,擺長桌宴。節日薈萃傳統文化,是外地人感受黎族文化的好時機。

探尋“牛節”起源

  • 熱熱鬧鬧歡聚一堂 以表達對牛的崇拜和感激熱熱鬧鬧歡聚一堂 以表達對牛的崇拜和感激

過‘牛節’就是為了感謝牛的辛苦

牛是黎家人的財富,黎族對牛愛惜有加,每天不論刮風下雨,必須趕牛去放牧,家裡不論有什麼急事,都得派一個人去牧牛,問起“牛節”,村民人人都可以說上兩句。但說到過“牛節”,是一代代相傳,傳了多少代不知道了。總之這一天家家戶戶都過,村裡外出務工的青年也會盡量趕回,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也是邀請朋友慶祝歡樂的日子。

  “牛節”是每年農歷九月的第一個“牛日”,選在這個時間是因為到了八月底的時候犁田、插秧都結束了,九月就閑下來。所以,這時候,村民就過“牛節”感謝牛的辛苦,慶祝勞作的完成。玉道村和玉龍村流行的過“牛節”的習俗,緣起何處,今已無法考証。《東方黎族民俗文化》所載道,牛節主要是為了酬謝一年到頭辛勤勞動的耕牛,是一個獨具特色的敬牛活動。

“牛節”風俗的變遷

  • 如今,兩村已經不再依靠牛來耕作如今,兩村已經不再依靠牛來耕作

黎家人備酒過節是不變的習俗

過去“牛節”那一天,孩子們們要出去放牛,把牛喂得飽飽的。爸媽在家裡慶祝“牛節”。那天一大早爸媽就給孩子的腰簍裡放上肉和飯,會比平常多些好吃的。上午9時去,下午6點回。這些孩子還會把棍子砍成一節一節的,綁在樹上,像床一樣可以躺下的,小伙伴們邊吃邊聊邊看牛。

  對兩村來說,如今過“牛節”,更多的只是沿襲“歡慶”的習俗。“快要到‘牛節’,村民們就會通知親朋好友來過節,微信群、朋友圈,不發一聲不相邀,都覺得不好意思。朋友來的是越來越多,‘牛節’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牛節”灶火旺習俗多

  • 節日薈萃傳統文化,是客人感受黎族文化的好時機節日薈萃傳統文化,是客人感受黎族文化的好時機

“牛日”過“牛節”的習俗多多

“牛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開足馬力忙著切菜剁雞,准備美食,有的人家為了方便喝酒,干脆就用盆裝著,放在餐桌旁邊的椅子上,隨喝隨倒。村庄時不時飄來陣陣酒香和肉香,餐桌上都會用一道乳豬菜待客,只是不是烤出來吃,是用大鍋煮出來吃的。這一天,是比春節還隆重。

  玉道村和玉龍村都屬於黎族美孚方言支系,當地女性的筒裙長過膝蓋,一般長為1.1米,她們還在頭上系黑白相間的頭巾。過“牛節”這天,黎族女性會穿上傳統的美孚方言支系的服飾。玉龍村的男女黎歌對唱可是出了名的,村裡的民歌手都是無需特別准備,張口就開唱。村裡面的老人也會把他們各自的黎錦拿出來比一比,讓客人們看一看,這一天也是感受黎族文化的時節。

歡慶“牛節”

  • 感受黎族文化感受黎族文化
  • 大家聚在一起唱山歌大家聚在一起唱山歌
  • 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

東方市的玉道村和玉龍村過去世代相鄰,且周圍並沒有其他村庄,兩個村落自古交往密切,相互影響。1992年建設大廣壩水庫,玉道村作為庫區移民被整體搬遷至大田鎮314省道旁邊,從此安居在大田鎮。玉龍村依然在東河鎮繁衍生息。兩村雖然遠了,但是共同過“牛節”的風俗卻代代相傳下來,並且近年來這個節日越過越旺,知名度越來越大,成為東方市獨特的地方文化節慶。

【專題內容來源】文字:海南日報 圖片:海南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