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土披上了“綠衣”,成為游客眼中的美景。沙土披上了“綠衣”,成為游客眼中的美景。

海南裸地披“綠”的村庄實踐

為持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升,把海南農村打造成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樣板,助力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海南省委、省政府於今年5月至12月集中對全省農村裸露土地開展種草綠化專項行動。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將投入950萬元,支持全省19個市縣(區)創建農村裸土種草綠化示范村,堅持以綠化為先、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短期行動與長期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在每個市縣創建3個以上示范村。

  各市縣積極開展裸露土地種草綠化行動,通過種草綠化來保護、修復農村生態系統。海南啟動農村裸露土地種草綠化半年專項行動,全省農村有多少裸露土地亟待整治?各市縣有哪些值得推廣借鑒的方法?來看這一幅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是如何在各村庄徐徐展開……

一場覆蓋全省的行動

  • 全省農村約2.4萬畝裸露土地將披“綠”,已完成1.66萬畝全省農村約2.4萬畝裸露土地將披“綠”,已完成1.66萬畝

各市縣涌現出一些值得借鑒的做法

裸露土地種草綠化專項整治,基本解決村庄土地裸露、塵土飛揚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農村綠化水平,改善農村空氣質量和整體景觀。此次綠化行動‘見縫插綠’,對鄉村振興有重要意義,同時,實施綠色鄉村振興能夠進一步助力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全省農村裸露土地種草綠化半年專項行動是民生工程,要著重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由鄉村振興工作隊、村“兩委”班子凝結社會力量,一起參與種綠、復綠,與產業振興、發展休閑農業相結合。

  行動中,各市縣涌現出一些值得借鑒的做法:如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成立村庄綠化、村道綠化、技術指導、督促督導4個工作專班﹔海口市三門坡鎮共發動全鎮1115名黨員、3100余名農民參與行動﹔瓊海市創建了4個種草綠化示范村,通過移植本地草種,提高種草存活率,花小錢辦大事……

因地制宜“一村一策”

  • 優選本地草種,套種經濟林木,讓土地“復綠又生金”優選本地草種,套種經濟林木,讓土地“復綠又生金”

花小錢辦大事、不追求“高大上”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花小錢辦大事、不追求“高大上”、因地制宜,是很多村庄對裸露土地種綠、復綠的共識。潭門鎮日新村下轄的排港村就地取材選擇了本地容易種植、成活的野草走馬藤,在海邊面積大的裸露上移植本地野草大大節約了復綠成本﹔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長征鎮潮村,則根據土地特性,選擇易存活、有一定藥用價值的金錢草進行草籽播種,同樣降低了綠化成本。

  白沙黎族自治縣細水鄉白水港村則號召村民在裸露土地上種植地瓜藤和山蔞。長出的地瓜葉、山蔞葉不僅葉大、濃密,還可以作為餐桌上的美味野菜﹔而海口市雲龍鎮長泰村、海口市瓊山區三門坡鎮福興村,不約而同的借助種草綠化行動套種經濟作物,在草地間種植,裸露土地復綠又生金!

裸地復綠之后

  • 吸引多方參與管護,結合休閑農業旅游開發更多價值吸引多方參與管護,結合休閑農業旅游開發更多價值

管護環節該如何做呢?

在全省加速推進農村裸露土地種草綠化半年專項行動過程中,一些村庄也遇到了難題,有的種草成活率低,有的后期管護難以持續。這一難題,在多方討論后逐步得到解決,市縣充分發揮黨員帶頭的作用,把村裡新種下的綠草劃分為“責任田”,由各個黨員管護。

  專家建議,種草綠化專項行動的難點在於綠草的維護和管理,要廣泛提高村民保護農村環境的意識,建議村庄開發一些公益崗位,對脫貧戶進行技能培訓,既可以將責任分配到人,有利於管護,也可以促農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此外,專項行動可以結合休閑農業的需求來開展,對一些面積大的草地,採取“校村合作”的模式,運用手繪、綠草花卉造型等藝術手法,展現本土農村文化,兼顧藝術性,推動休閑農業旅游的發展。

下一步,海南將把農村裸露土地種草綠化半年專項行動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以及促農增收結合起來,統籌推進,科學實施種草綠化工作。堅持短期行動與長期治理相結合,加強對已種植草籽、草皮等已復綠土地的后期管養,確保治理長期有效,逐漸形成長效管護機制。同時強化督導,確保農村地區裸露土地應綠盡綠,為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作出貢獻。

專題內容文字、圖片: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