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記:蔡甸“小湯山”動工 除夕解放軍空降

記者王欲然 崔東 丁濤

2020年01月25日17:10  來源:人民網
 

1月24日,農歷大年三十。我們在武漢的第二天。

一早醒來,除了家人的叮囑和親朋好友的問候,手機中堆積更多的,是同事發來的各式各樣、有待核實的信息和需要解答的問題,而我們也必定會竭盡所能。

圖為武漢臨時醫院建設工地。人民網記者 王欲然攝

熱火朝天的蔡甸 情真意切的暖男

疫情的中心在武漢,而今日武漢的焦點在蔡甸。

武漢將建武漢版“小湯山”臨時醫院,曾在北京經歷“非典”疫情的我,深知“小湯山”這三個字背后的力量:這絕不僅僅只是一所醫院,它更像是一劑向疫區和全國人民宣告我們必將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決心和信心的強心針。

臨時醫院建在蔡甸火神山附近,這也是我們今天外採的第一站。30分鐘路程,道路通暢。即將抵達時,我們與一條由數十輛物資貨車組成的“長龍”並行,一輛輛黃色“鄂A”貨車在指揮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駛入施工現場。這一輛輛滿載物資的“鄂A”,既是雪中送炭,也是對“鄂A車都是病源毒瘤”這種謠言和中傷的無聲回擊。

離施工現場還很遠,我們耳朵裡已全是機械的轟鳴聲。

圖為武漢臨時醫院建設工地。人民網記者 王欲然攝

現場,上百台挖機同時開工,數不清的渣土車進進出出……作業設備和車輛上不同的顏色,代表它們來自中建三局、武漢建工、武漢市政、漢陽市政四家施工單位,工程將在2月3日前整體完工。10天之內,這兒要建成一座佔地面積25000平方米、可容納1000名患者的收治救助醫院。

武漢市民汪國軍的家就在工地附近,網上得知工地招募志願者后,他曾踴躍報名。因不能操作機械設備,汪國軍不能參與一線作業,但眼巴巴地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工地,他急。

工地外,汪國軍拉著我說,他很想出把力,就給工人們買了一些面包和飲用水。“看著他們忘我工作,我心裡非常難受。此時此刻,我相信每一名武漢人的心情跟我是一樣的。越是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要團結一心,共渡難關。”他眼中的急切和這番朴實的話,很暖。

圖為醫療隊員們正在整裝,准備入住中南花園飯店。人民網記者 王欲然攝

除夕夜“神兵天降” 解放軍醫療隊抵漢

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一天。我們盼著雨停,不僅因為可以減少施工難度,也希望能有一束光,照亮江城的天空,溫暖人心。

每逢大災大難,總有一群人仿佛自帶光環,無論面對的是什麼,他們總是一句鏗鏘有力的“我們已完成集結,隨時奔赴前線!”喜出望外,卻在情理之中:23時44分,“神兵”天降!

經中央軍委批准,解放軍派出3支醫療隊共450人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三地乘坐軍機出發,已於24日23時44分全部抵達武漢機場。大年初一起,他們將正式加入到武漢地區指定接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較多的地方醫院開展救治工作。

醫療隊分別由陸軍、海軍、空軍軍醫大學抽組,每支醫療隊150人,分指揮組、普通患者治療分隊和危重症患者救治分隊,配備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醫院感染控制科、重症監護室等醫學專家。最重要的是,他們中有不少都參加過小湯山抗擊“非典”以及援非抗埃。

得知消息后,我和崔東迅速趕往醫療隊入住的酒店。當我們趕到時,他們正在列隊整裝、搬運物資。因有任務在身,醫療隊並未接受我們的採訪。可即便如此,在看到他們的那一刻,我們、武漢市民、全國人民的心情肯定都是一樣的:望著這些筆挺的身影,就仿佛看到了定海神針。

回到下榻的酒店,我與崔東匯總今日進展、合計明日規劃,並在臨別互道祝福。大年初一0點20分,人民網官方微信發出了2020庚子鼠年的第一條信息。這條僅有40余字、15秒短視頻的推送,不到1分鐘就突破“10萬+”,並引發朋友圈刷屏,它的標題隻有5個字:解放軍來了!

我們相信,白天火神山上熱火朝天、緊張高效的工地現場和晚間解放軍醫療隊“天降神兵”,定能給患者帶來希望,定能為武漢注入力量,定能給全國人民傳遞必勝的信心與信念。 

(責編:劉楊、陳海燕)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