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海南短途近郊鄉村游受青睞 

劉夢曉

2020年03月30日08:51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久宅斗室裡 復得返自然

“春暖花開,窩在家裡時間長了,一家人出來走一走,感覺特別好!”3月28日,在瓊海市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游客路書雲坐在園區剛建好的旅游觀光小火車上,面對一望無際的花海,陶醉其中。

日前,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海南省出台《海南省旅游業疫后重振計劃——振興旅游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以下簡稱《重振計劃》),各市縣積極響應,助力旅游業恢復發展。

記者調查發現,眾多的旅游業態中,短途近郊的鄉村游頗受青睞。各地政府、企業也紛紛發力,通過鄉村游振興鄉村產業,促進鄉村休閑旅游消費增長,打造鄉村休閑旅游品牌。

人氣漸旺

鄉村游釋放消費熱情

“最近兩個周,來游玩的人越來越多。”3月初以來,龍壽洋村黨支部書記李樹的微信朋友圈,幾乎每天都在轉發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的《開園公告》。

李樹介紹,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作為瓊海市老牌“網紅”旅游目的地,已經頗具知名度,隨著《開園公告》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廣而告之”,游人也紛至沓來。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每天入園人數均超過千人。

鄉村游對鄉村和村民意味著什麼?在龍壽村就能找到很好的答案。

龍壽村位於嘉積鎮城區外圍,地理位置極佳。龍壽洋萬畝田野公園經過幾年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以“優氧農業+生態田園旅游+美麗鄉村”為核心,構建“田園+花園+樂園+學園”完整產業鏈的開發模式,鄉村旅游收入一直是龍壽村集體經濟收入及扶貧分紅的來源。“園區裡有農家樂、農產品銷售區、品茶區等消費項目,游客來了,就帶動了消費。”李樹說。

“除了位於魚良村的七星伴月鄉村景區,今年裕山村的千株櫻花盛開,進一步豐富塔洋鎮鄉村旅游產品,游客熱情很高,不僅能賞美景品美食,還能帶走農產品,帶動本地農產品消費,促農增收。”瓊海塔洋鎮委書記葉厲豪介紹,該鎮舉辦的“農夫市集”活動,通過創新活動內容,以發放代金券等豐富多樣的形式促銷,全力拉動旅游消費,也讓游客的鄉村游有更多的樂趣。

瓊海市旅文局有關負責人指出,《重振計劃》的出台對我省旅游發展來說是一股強勁動力,其中第十七條提出的倡導、刺激鄉村旅游,引發海南鄉村游的熱潮,促進消費扶貧,已經在瓊海多個美麗鄉村相繼顯效。

商機“久違”

宅家更渴望親近自然

日前,三亞市民王艷嬌自駕到吉陽區大茅村,帶著家人參加三亞市舉辦的“春意盎然·瓜果飄香”三亞鄉村旅游採摘節。活動現場開設了芒果、番茄、沙拉菜、百香果等採摘區,還有諸多體驗項目,如草地放風箏、參觀生態博物館、參與拓展項目等。

讓王艷嬌更為稱贊的是,活動主辦方專門開通了美麗鄉村旅游專線,安排了兩輛大巴車接送市民游客,在規定時間內抵達活動現場的市民游客,每人還可領取一份小禮品。

不僅是三亞、瓊海,當前我省多個市縣均推出鄉村游旅游活動。在澄邁縣,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9家椰級鄉村旅游點在政府引導下陸續開放,並迎來游客高峰期。當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激發旅游業復蘇,特別是支持鄉村旅游點完善各類設施建設。

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認為,疫情讓億萬國人變“宅”了,在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和內容及結構上也將發生變化,游客將更在意旅游景區、目的地的“健康”“養生”等元素。

山裡有樹,河裡有水,家裡有人,田裡有糧,園裡有菜,欄裡有肉……鄉村體驗所呈現出來的生活圖景,也將為更多人所喜愛。“這一切在未來或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契機與重要賣點。”王健生說,當前,各地政府、企業都看到了“久違”的商機,鄉村游或將成為疫情過后旅游業復蘇的“爆發點”。

熱度延續

升級與融合是大趨勢

“如今鄉村游,不僅要拼自然風光,還要拼硬件設施、拼服務體驗,讓游客真正能體會到鄉村游的‘硬核’產品。”龍壽洋萬畝田野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賢銘說。

為了讓游客有更好的旅游體驗,在今年2月,在政府牽頭下,龍壽洋園區做好防控,有序復工復產,優化園內旅游服務功能布局和環境設計,觀光小火車等全新旅游項目建設一刻不停歇,按照原有進度推出,使園區擺脫了僅有“賞花拍照”功能、服務單一的狀況,朝打造5A級鄉村生態旅游景區邁進一步。

過去,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博學村以高端民宿吸引了眾多島外游人,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春節過后民宿經營低迷。但博學村民宿的創辦人陳統奎並不急,在他看來,疫情過后的鄉村游有著巨大的生機。

早在前幾年,陳統奎已經意識到未來人們“久在樊籠裡”,會產生“復得返自然”的渴望,因而已經在民宿周邊種下荔枝、火龍果等果樹。如今,荔枝果實已經冒出了頭,“就等5月果子成熟,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好轉,屆時博學村將會迎來大量游人。”陳統奎對接下來的鄉村旅游發展十分看好,“疫情終將過去,春暖花開,未來可期。”

“如何讓鄉村游長期‘火’下去,產品提質升級、文旅融合是大趨勢。”業內人士認為,核心問題還是鄉村旅游產品的創新。這並非簡單圖新鮮、湊熱鬧、瞎創意,而是必須立足於當地特色資源,找准定位,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凸顯生態、文化內涵,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民宿、田園康養、鄉土體驗、創意農業、農耕研學、生態露營等新產品形態,進一步提升和完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