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龍華區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以來,政務服務效能大幅提升

辦事隻進一扇門 進門一次就辦好

記者 郭萃

2020年05月11日10:16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海口龍華區政務服務大廳實行“前台綜合受理、后台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全鏈條閉環管理模式。圖為工作人員在后台處理審批事項。 特約記者 劉偉伯 攝

“憑這張承諾書就可以辦理嗎?”“是的,請在這裡簽字蓋章,您的審批就完成了。”寥寥數語、短短幾分鐘,所有審批手續辦結,需要的承諾証明材料后續再補上。

“這也太方便了,不需要跑多個部門,在一個窗口就能辦結,給我們省了不少流程和時間。”5月9日上午10時,前來海口市龍華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立登記手續的謝俊儀嘖嘖稱贊道。

今年1月,龍華區正式實施“一枚印章管審批”,截至目前累計受理事項4040件,已辦結3481件。

海南日報記者在龍華區政務服務大廳看到,入門的顯眼處擺放著原審批專用章封存展示櫃,裡面整齊陳列了24枚印章,吸引前來辦事的群眾不時駐足觀看﹔大廳內,受理區、審批區、制証區緊密結合、環環相扣,實現無縫對接。

“這24枚印章是原來分散在發改、住建、環保等24個原有審批職能部門的審批專用章。”龍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曹獻平告訴記者,按照“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要求,龍華區將分散在上述部門的205項行政審批事項,全事項、全流程劃轉至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實現工程建設領域、社會事務、民生事項等集中審批。

“全新的行政審批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審批難、群眾辦事多頭跑路等問題。”曹獻平說,原來群眾和企業辦事需要“多頭對接”,現在變成“一個主體審批、一個窗口辦理、一套報審材料”,減少了重復的審查環節和申報材料, 實現了“前台綜合受理、后台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全鏈條閉環管理模式。

改革后的審批服務是否方便快捷,企業最具發言權。

“對於政府投資項目,在申報可行性研究報告時都需要財政部門出具的資金閉合文件,但因疫情影響尚未召開區人大常委會會議研究年度預算,財政部門無法出具資金閉合文件。”海口市秀峰實驗學校教學綜合樓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急著開工,前期手續辦理卻遇到困難。

得知該情況后,龍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申報需要的資金閉合文件進行容缺辦理,將該項材料后置到初步設計及概算審批階段,加快推動該項目辦理下一步手續。“容缺后補方式掃清了因材料不足而遇到的審批阻礙,幫助我們解決了大難題。”該負責人表示。

5月10日下午,在龍華區的坡博棚改工地現場,起重機正在搬運物料。“大型機械的順利進場離不開行政審批手續的簡化。”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按以往流程,使用工地所需的建筑起重機,在到龍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辦理使用登記等手續后,審批人員還要花費2個工作日現場踏勘方可投入使用。“我們申報材料齊全,相關部門取消現場踏勘直接進入審查階段,將辦理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

“大量工地已經開始復工復產,有大量起重機產權備案、使用登記辦件申報,如按以往做法,每個工地都進行現場踏勘,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影響審批速度。”龍華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該局對該事項辦理流程進行了優化,取消了現場踏勘環節直接予以審批,並同步將審批結果通過審監互動系統推送給區質監站進行監管。

記者了解到,針對辦件等待時間長、申請材料多、體驗感差等問題,龍華區推出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立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變更登記、獸藥經營許可証核發、房屋租賃登記備案等15個承諾事項,以及單位、個體工商戶從事出版物零售業務年度核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証,城市道路佔用、挖掘許可(應急搶修)等7個容缺后補事項。

據介紹,接下來龍華區還將繼續創新審批服務模式,擴展“容缺受理”“告知承諾”范圍,逐一優化再造各事項流程,精簡審批環節,整合多事項推出“主題式服務”,如“我要申辦民辦非企業機構”,1項服務就涵蓋了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預先核准、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消防驗收以及民辦學校籌設等8個事項,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責編:劉楊、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