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逝世

2020年06月29日14:45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送別!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逝世

  據人民日報法人微博消息,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於2020年6月28日凌晨在山西長治因病逝世,享年91歲。

  資料圖片:全國人大代表 申紀蘭

  申紀蘭出生於1929年12月,山西省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一生積極維護新中國婦女勞動權利,倡導並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入憲法。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改革先鋒”等稱號。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申紀蘭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9月,申紀蘭獲授予“共和國勛章”。

  為中國婦女撐起“半邊天”

  1953年,《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勞動就是解放,斗爭才有地位》的文章,講述了當年,申紀蘭在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西溝村推動男女同工同酬的故事。

  20世紀50年代初,新中國開始了農業合作化運動。1951年西溝村成立了互助生產合作社,申紀蘭擔任副社長。這對奉行“好男人走到縣,好女子不出院”古訓的山裡人來說,已讓人刮目相看。但在她心裡,有一個坎始終過不去:為啥婦女的勞動報酬要少一半?

  申紀蘭生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按照當時的分工計酬方式,如果男人干一天活計10個工分,那麼婦女隻能計5個。不平等的報酬挫傷了婦女的勞動積極性,很多婦女隻願意干“家裡活”,不願出門參加社會勞動,而這又成為阻礙婦女地位提高的關鍵。

  申紀蘭(左)和婦女們在一起勞動(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為了讓婦女得到真正的解放,倔強又聰慧的申紀蘭走家串戶,一邊向婦女宣傳“勞動才能獲得解放”的道理,一邊努力做男社員的思想工作,積極爭取男女同工同酬。為此,她還組織發起男女勞動競賽,帶領婦女取得勝利。經過多次爭取,西溝村婦女們終於能夠干一樣的活兒得一樣的工分,西溝村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男女同工同酬。

  申紀蘭當時沒有意識到,西溝村婦女取得的這場“勝利”,在新中國農村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由於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的巨大影響力,1954年,25歲的申紀蘭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出席了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這次大會上,男女同工同酬正式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為農民群眾鼓與呼

  從1954年開始,申紀蘭連續擔任了13屆的全國人大代表,見証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誕生與成長,成為共和國民主進程中的一個傳奇。

  “人民代表大會讓人民有了說話的權利。當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說話,代表人民辦事。”申紀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66年代表生涯,她盡心履職,在全國人代會上提交的關於山區交通建設、耕地保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教育等議案、建議,不斷得到採納和落實。

  資料圖片: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四位山西女代表,從左到右分別為胡文秀(劉胡蘭的母親)、郭蘭英、李輝和申紀蘭。

  “我是個農民代表,每天生活在農村,知道農民想甚、盼甚。”作為來自農村的人大代表,申紀蘭時刻關注著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變化。“中國人這麼多,土地是命根子。”2004年,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申紀蘭提交了保護耕地的議案。此后,她又針對耕地保護多次在全國人代會上提建議。

  “修通路,邁大步,帶領大家去致富。路修好了,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與交通相關的建議,申紀蘭也提過很多。1996年,在她的持續建言下,長治到北京的直達列車順利開通。2001年,她向大會提交推動山區交通建設的相關建議。2003年,她向大會提交加快修建林長高速公路的相關建議。2019年,她向大會提交一件“關於加快推進聊(城)邯(鄲)長(治)客專項目的建議”。

  2019年,申紀蘭向大會提交一件“關於支持平順縣創建中藥材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議”,並在閉會期間多方推動,助力平順產業振興、脫貧攻堅。她還就建設美麗鄉村、加大扶持貧困地區旅游開發等問題發表意見、提交建議。

  在今年5月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申紀蘭還建議將農村水電自供區盡快並入國家電網,對自供區的農網進行升級改造,滿足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雖然時代在變,但申紀蘭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百姓情懷從未改變。66年來,作為共產黨員的申紀蘭不忘初心,一直在切切實實地為農民說話辦事,將自己的足跡深深扎根在中國的鄉間,將農民群眾的呼聲傳遞到全國人代會上。

  為圓夢小康拼與搏

  新中國成立之初,申紀蘭帶領西溝人民,打壩造地500多畝,解決了全村人的溫飽問題。1973年到1983年,她擔任了10年山西省婦聯主任,始終遵循著“六不”的約定,即不轉戶口、不定級別、不領工資、不要住房、不調工作關系、不脫離勞動。

  1984年冬天,從山西省婦聯主任卸任回到西溝村后,年過半百的申紀蘭腳步不停,帶著幾名村干部一路南下考察,輾轉河南、江蘇、上海等地,開始為西溝村“找項目”,邁出創業步伐。1985年,西溝村建立起第一個村辦企業鐵合金廠,當年實現利潤150萬元。此后,又陸續建立起磁鋼廠、石料廠、飲料廠,村辦企業成了西溝村的經濟支柱。

  申紀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1986年9月與縣供銷社聯合辦起一座罐頭廠,投產后的第一個月就生產紅果、梨罐頭5萬多瓶。這是申紀蘭(左)和工人一起檢查罐頭質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但為了響應黨中央保護環境的號召,不把污染留給子孫后代,2012年,申紀蘭和西溝村民決定,關停村辦污染企業,重新尋找發展定位。在申紀蘭的帶領下,西溝村的紅色旅游基礎設施一一興建,香菇大棚、光伏發電、服飾床品等新產業基地拔地而起。

  “和西溝鄉親們一起為早日脫貧奔小康的理想繼續奮斗。”幾十年來,申紀蘭初心不變,奮斗不止,為當地脫貧和建設作出巨大貢獻。如今的西溝,兩萬畝荒山披上綠裝,干石山變成“花果山”,亂石灘變成“米糧川”,漸漸駛入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紀蘭精神代代相傳。”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申紀蘭的高度贊譽。申紀蘭一生對黨、對人民、對祖國無限忠誠,時刻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用一輩子的重量書寫“黨員”二字。她“勿忘人民、勿忘勞動”的話語,成了自己對人生的詮釋,她對黨忠誠、執著為民、甘於奉獻、改革創新的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著一代代人。

  (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新華網)

(責編:陳海燕、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