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迎接垃圾分類!海口,你准備好了嗎?

【查看原圖】

鳳翔社區居委會義務輔導員王賢梅給入戶給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人民網海口7月31日電(樊歡迪、李浩蓉)《海口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兩年行動方案(2020-2021)》明確,2020年8月1日起,對黨政機關、醫院、學校(包括大中小學校、幼兒園)、大型商超、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試點街道實行強制垃圾分類,2020年10月1日起對所有區域開展強制垃圾分類。面對即將施行的垃圾分類政策,市民們的接受程度如何?分類后的垃圾怎麼進行循環利用?垃圾分類又會給生活帶來哪些便利?近日,記者走訪海口市垃圾分類的各個環節,實地探訪各處的准備情況。

鳳翔社區居委會義務輔導員王賢梅告訴居民怎麼利用手機小程序進行垃圾分類(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源頭

垃圾分類宣傳入戶 居民普遍接受度高

得知垃圾分類即將在小區內施行,鳳翔街道金科嘉園小區的皮大姐早早就做好了准備,“往后的生活垃圾要分四類了,家裡打算再多買幾個垃圾桶。” 沒等到皮大姐出門購買,鳳翔社區居委會義務輔導員王賢梅拿著“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貼紙和垃圾分類宣傳冊上了門,“把這些貼紙貼到垃圾袋或者沒用的紙箱上,就可以少買垃圾桶,節約成本。”

在垃圾分類屋,王賢梅給現場普及垃圾分類知識(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王賢梅還拿出宣傳冊,為皮大姐介紹起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這是垃圾分類的基本分法,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手機掃描冊子上的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進行查詢……”這是王賢梅和同事們近來的工作常態,為更好地開展8月的垃圾分類工作,鳳翔社區從6月底開始做准備,張貼垃圾分類宣傳圖解、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對工作人員開展相關培訓等工作陸續鋪開。

居民家裡准備好四類垃圾桶(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對垃圾進行分類是有點麻煩,但我們都知道,垃圾分類對自己生活的環境很有好處,家裡5口人都很支持!” 社區居民唐大爺說。唐大爺不僅在自家做好了垃圾分類,還打算讓自己的小孫子也開始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分類的好習慣。

“意識需要潛移默化的培養,垃圾分類的宣傳到位了,居民們的接受度就高了。” 鳳翔街道鳳翔社區書記周春燕說。

金科嘉園小區內,垃圾分類宣傳隨處可見(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轉場

垃圾站成“智慧屋” 加大轉運成本投資

記者發現,在鳳翔街道金科嘉園小區的智慧垃圾屋格外醒目,垃圾屋一層設置兩個投放口,分別投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兩類垃圾,旁邊還放置了有害垃圾以及可回收垃圾桶。“每天,在早晨傍晚兩個集中丟垃圾的時段,督導員會在這裡檢查居民的垃圾,幫助居民進行正確垃圾分類。”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

海口儲運小區,居民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同樣作為試點小區,位於秀英區的儲運小區在入口處張貼了垃圾投放固定時間圖示,呼吁居民們按時分類正確投放。“每天,環衛工作人員會來清理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運走,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因為量較少,兩三天清理一次。” 海口玉禾田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建偉介紹,公司在海秀街道的所有“三無”小區的26個點位投放了四類垃圾桶,共106個。

為防止收集后混在一起的狀況,垃圾轉運在時間空間上進行改進,在不同時段用不同垃圾車轉運,“垃圾分類在物力人力上增加了成本,但考慮到未來環境的發展,改變勢在必行。” 張建偉說。

儲運小區規定每天定時定點投放垃圾(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原來的混裝垃圾車進行改造后,成為其他垃圾轉運專用車(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小區收運的可回收物進行定點存放,積攢到一定數量將被運往分揀中心進行處理(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環衛工人將垃圾分開收運(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重生

分類鏈條初步形成 末端處理變廢為寶

分運后的垃圾,將進行怎樣的末端處理?記者了解到,可回收物將會運往再生資源利用企業,有害垃圾將會運往危險廢物處理企業,廚余垃圾將會運往餐廚垃圾處理廠,其他垃圾將會運往焚燒發電廠或者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

海南澄邁一家餐廚垃圾處理廠正進行改擴建,增加了廚余垃圾預處理線,為海口市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做准備。據了解,目前海口市每天的餐廚垃圾可生產2萬平方天然氣,可供750輛出租車或者200輛公交車運行一天。“廚余垃圾和餐廚垃圾一樣,是一種再生資源,通過一系列的處理,可以轉化為清潔能源和有機肥料。” 餐廚垃圾處理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海南綠保分揀中心,工人們正挑揀從海口運來的可回收垃圾,“這些垃圾看著不起眼,但把它們按類分開就有價值!”海南綠保再生資源產業園區主任梁軍介紹,“園區每天接收從海口運過來的塑料、紙箱、廢舊金屬、廢舊橡膠等垃圾至少有350噸,經過園區的分類、壓縮、粉碎處理后,最終可成為各類產品的原料,真正實現資源循環再利用。”

“在2018年出台《海口市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裡,明確了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在整個流向鏈條,都會有相應的責任人進行管理。” 海口市園林和環衛局固廢科科長劉曉華表示,從源頭到末端,海口市四類垃圾都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流向鏈條,整體流向有完整的監督責任機制,可從每個環節進行無縫監管。

在海南綠保分揀中心,工人將廢棄紙箱分類打包(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探索

正視垃圾分類難點 蹄疾步穩完善體系

記者在走訪發現,部分試點小區還存在經費投入不到位和管理體制不完善等問題,“由於雇佣督導員的經費還未到位,現在小區的督導員暫時由社區的工作人員兼任。” 社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一般來說,每三百戶居民要配備一位督導員,但實際上督導員數量還遠遠達不到規定的人數。”

除此之外,在實際生活中,幫助分辨垃圾類別的小程序也存在問題,“小程序目前能分辨大部分垃圾的類別,但像核桃殼、骨頭棒等垃圾,還無法進行很好地辨別屬於哪種垃圾,希望后續能有所改進。”居民李女士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困惑。

“開展工作中所產生的問題,我們都會收集整理加以改進。” 劉曉華介紹,在資金方面,將會繼續增大適當的投入,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第三方機構以多種形式參與到垃圾分類的環節中來﹔在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方面,將會引進專業機構對督導員、志願者等相關單位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增強社會各界對垃圾分類的處理能力﹔在監管方面,明確各單位小區街道等責任主體,在垃圾投放源頭採取勸導到整改再到懲罰的方式,逐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金科嘉園小區的垃圾分類宣傳還在持續進行中,環衛公司也計劃招聘更多環衛工人,廚余垃圾處理廠正在加緊時間改造升級……“垃圾分類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長期堅持去做的事情,隻要大家都認真去落實了,垃圾分類工作就能持續向前走。” 劉曉華說。 

廢棄易拉罐(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工人將廢鐵進行分類(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工人將易拉罐進行壓縮成型,方便運輸(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分類好的垃圾成堆存放,等待進一步處理(人民網海南頻道樊歡迪 攝)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0年07月31日08:40
分享到: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