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經濟新方位·下半年工作怎麼干)

本報記者  王  觀  曲哲涵  歐陽潔

2020年08月04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經濟新方位·下半年工作怎麼干)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指出“要確保宏觀政策落地見效”。一方面,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准導向。另一方面,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促進財政、貨幣政策同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應。

  專家們認為,此次會議進一步強調政策實效性,就是要求將已出台的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實施到位、充分發揮功效。

  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注重質量和效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注重質量和效益。“財政政策更加注重實效,就是要進一步凸顯‘提質增效’的要求。”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認為,重大項目建設是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不啟動或啟動慢了,或者資金使用效率低,補短板、惠民生、穩投資、促發展的效果不明顯,不僅會浪費有限的資金,也有可能貽誤寶貴時機。“財政部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合理把握專項債券發行節奏,優化新增專項債券資金投向,並重申堅持不安排土地儲備項目、產業項目以及房地產相關項目,為地方政府提供了指引,能夠進一步提高專項債資金使用效率,就是把財政政策‘注重實效’制度化。”楊志勇說。

  “上半年,累計約41億元的各類財政資金為深圳市做好防疫抗疫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目前,63億元專項債資金和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已經到賬,用作醫療衛生固定資產投資建設,為我們強化全市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深圳市衛健委副主任吳兵說。

  數據顯示,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已於7月30日全部發行完畢。截至7月29日,抗疫特別國債資金中已有5105億元落實到24199個項目,主要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此外,截至7月中旬,經全國人大批准的3.75萬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已發行2.24萬億元、支出1.9萬億元,用於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1.86萬億元。

  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超過90%,對應對疫情影響、擴大有效投資、穩住經濟基本盤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認為,財政政策既要立足當前,也要放眼長遠,強化政策的跨周期調節作用,做中長期戰略謀劃,有針對性地支持重大規劃、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合理擴大有效投資。

  同時,要繼續在“精准”上下功夫。今年財政預算收入下降,必須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一方面,做好“補短板”,以抓“六穩”、促“六保”,穩住經濟大盤﹔另一方面,要盯住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鍛長板”,做強做大優勢產業,以更好應對新挑戰、迎接新機遇。“加強預算績效管理,跟蹤專項債、抗疫特別國債等財政資金的使用,要問績、更要問責。”白景明說。

  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新增融資重點支持實體經濟

  這幾天,在杭州衡利稱重設備公司廠區,高科技自動化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年初受疫情影響,年前銷售資金沒能正常回籠,採購原材料需要支付的貨款沒了著落。”公司負責人陳建康說。

  一籌莫展之際,中信銀行杭州分行找上門,介紹了支持復工復產的線上信用貸款產品:無需任何抵質押物,全線上辦理,還支持隨借隨還,信用貸款金額可達100萬元。陳建康立即線上申請貸款,很快貸款就到賬了。

  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截至5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4.28萬億,同比增長19.6%,增速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40.9%,延續了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態勢。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要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制造業、中小微企業。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准導向,是指貨幣政策要根據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的實際需要,靈活、適度調整。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擴大內需提供合適的貨幣政策環境,滿足實體經濟需要,引導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同時,也要考慮物價等因素,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分析,未來貨幣政策在流動性總量靈活適度的基調下,將實施更多定向性組合政策。預計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將更加傾向於非金融企業,尤其是要保証制造業、中小微、“三農”等信貸資源增速逐步提升。直接融資方面,預計也將對企業發債、上市等提供便利性。

  “應加快落實前期各種政策措施,確保中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感明顯增強,首貸率、續貸率顯著提高。”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還要深化金融科技應用,大力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提高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效率。

  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配合,促進形成集成效應

  “稅務部門幫忙聯系貸款銀行,線上提交申請,10分鐘后就收到了預審批通過短信。”湖北樂金電氣公司財務人員張克蘭說,受疫情影響,公司一度遇到嚴重資金困難。為幫助更多中小微企業引來金融活水,武漢市稅務局5月20日聯合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工商業聯合會以及6家銀行機構,開展銀稅互動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活動,現場為簽約貸款企業授信2.8億元。

  上半年,武漢稅務攜手17家銀行通過銀稅互動服務,授信87.7億元,8174戶企業獲得貸款81.8億元,其中小微企業獲得貸款53.4億元,佔比68.28%。

  圍繞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宏觀經濟政策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集成效應”。

  對此,曾剛認為,宏觀經濟政策制定要更具系統性,要和就業、產業、區域等具體的、結構性的政策協同配合,讓宏觀經濟政策更具實效,落地見效,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一般情況下,不同政策出自不同部門。如果這些部門只是各自獨立決策而不能協調配合,宏觀經濟政策就不能實現最佳政策目標。”董希淼說。

  “形成合力,可以產生1+1>2的效果。相反,有些政策如果單兵作戰,效果可能會小於1甚至為零。”楊志勇說,比如財政貼息貸款,對重點行業和小微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就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機協調配合,有效解決資金供應問題。這兩項政策與就業、產業政策等配合,則能更好實現各類公共政策目標。

  白景明認為,財政政策要通過轉移支付、調整支出結構等手段,為產業布局、區域戰略等提供資金保障。此外,財政赤字、發債等手段的應用,也要和貨幣政策協調,考慮貨幣供給量、資金利率等因素。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4日 02 版)

(責編:陳海燕、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