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七坊鎮因地制宜打造竹編制品基地助農增收

曾毓慧 通訊員 陳權

2020年08月06日09:04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竹掃把掃出小康路

“別看咱這竹編工廠不算大,但能制作竹掃、芒花掃、竹耙和竹筐等,以后還要培訓聘請更多本地村民來增加收入。”8月4日上午,在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南洋村的竹編基地,工人們嫻熟地編制著竹編產品,海南富竹環衛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陸紀成很欣慰。

近年來,白沙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和“四愛”衛生健康大行動,各鄉鎮及村庄都需要耐用的竹制掃把,市場需求不小。七坊鎮敏銳地抓住這一機遇,結合該鎮南洋村竹林多、竹子質量好的優勢,在南洋村南洋三隊發展竹編產業,把勞作之余的婦女動員起來從事制作掃把等竹編工作,陸紀成趕上了這一新產業的“快班車”。

“竹編掃把的市場需求大,但目前全省沒有專業生產基地,白沙甚至全省的竹編制品幾乎都從外地採購。”陸紀成介紹,2019年4月,他注冊了海南富竹環衛制品有限公司,並在當地扶貧部門支持下,以“政府+公司+農戶”模式走上了發展竹編助農增收的創業路。

扎個掃把,自家用沒問題,但要想扎得美觀,賣出好價錢,還得好好琢磨竹編技術。為此,陸紀成採購了一批專業的竹編產品加工機器,還從市場上購買了不同款式的掃把,把大家聚到一起琢磨如何把掃把制作得更耐用更美觀。“這在咱村可是新鮮產業,大家坐在一起學編織,一天下來每人能編到四五把掃把,每把賣6元,行情不錯!”南洋三隊脫貧群眾麥亞翁說,他早上收割完膠水就與大家利用閑余時間結伴學習編織竹掃,如今大家的技術越來越嫻熟,他也尋思著平時勤快編織掃把,多一條增收渠道。

南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馬亞起介紹,南洋村擁有百余畝竹林,竹子年產6萬根左右。以往,這些竹子主要賣給芭蕉種植戶以及建筑工地企業,即便每根竹子賣2元至3元,全村的竹子年產值也只是剛過20萬元。而今合理利用起來制作竹掃把,每根成材的竹子就能制作出8把至11把掃把,竹子的“身價”翻了好幾番。

經過1年多的發展,陸紀成的廠房設備不斷完善,人手也持續增加,工廠已能同時生產竹掃、竹耙和竹筐等。在工廠務工或兼職的脫貧群眾也已有近30人,每人每月收入至少上千元。正是這些小小竹掃把,既掃清了道路上的灰塵,也掃開了農戶們小康路上的障礙。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