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連中國]6城"限塑"調查:消減"白色污染"還有多遠?

於新怡 孝媛 李進媛 李洋 王蕭蕭 樊歡迪 李浩蓉 劉怡 李申

2020年12月04日14:04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網連中國]6城"限塑"調查:消減"白色污染"還有多遠?

  雲南昆明。11月26日上午10點半,74歲的楊奶奶來到農貿市場選購食材。付過款后,楊奶奶習慣性地把挑好的食材放進隨身攜帶的藍色無紡布袋,“我出來買菜都自備無紡布袋,環保又輕便,挺好!”

  中國政府網截圖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目標。隨后,多省份出台地方版“限塑令”,限制和減少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

  臨近年底,記者赴沈陽、長春、杭州、深圳、海口、昆明等6城實地探訪發現,市民購物自備環保袋、外賣選擇“不需要餐具”、商家使用環保袋打包逐漸普及,正形成環保新風潮﹔但在城中部分農貿市場,由於可降解制品的成本較高、購買渠道不暢等問題,“限塑”效果不佳,仍待優化。

  “家裡有袋子,再買就浪費了”

  11月25日上午9點,家住遼寧沈陽於洪新城的王阿姨,拖著拉杆車走進家附近的生鮮超市。“給我來十塊錢的雞蛋,用我自己的口袋裝。”說著,王阿姨從拉杆車裡掏出一個用得有些褶皺的塑料袋遞給賣菜小哥。

  遼寧沈陽,王阿姨將買完的東西放入拉杆車內。人民網 李進媛攝

  “一般像蘿卜、蘋果這種比較硬的果蔬,我就直接放進拉杆車裡﹔像雞蛋、葡萄這種怕壓的果蔬,我就先裝進布兜子或者可降解塑料袋,再放進車裡。”王阿姨從賣菜小哥手裡小心地接過裝好雞蛋的塑料袋,指著袋上的生物降解標識對記者說,“這個可降解塑料袋我都用了五六回了,臟了就擦一擦,隻要不破我就一直用下去。咱也不是心疼買塑料袋那幾毛錢,就是家裡有袋子,再買就浪費了嘛!”

  記者在該生鮮超市停留約10分鐘,發現一半以上的購物者都像王阿姨一樣自帶拉杆車或購物袋。

  在廣東深圳福田區的一家沃爾瑪超市,收銀台備有大、小號可降解塑料袋和環保購物袋。記者觀察了20多名顧客,隻有4人結賬時購買小號塑料袋,其余顧客或將商品直接拿走,或隨身攜帶環保袋。

  在百姓環保意識不斷增強的同時,商家也通過多種方式鼓勵顧客使用環保購物袋,共同減少“白色污染”。

  走進浙江杭州的世紀聯華慶春店,一眼就能看到服務台的“我是減塑行動派”宣傳海報。結賬處,30個收銀台也都張貼著“溫馨提示”,提醒顧客使用環保購物袋。

  浙江杭州,世紀聯華慶春店服務台醒目位置擺放的“減塑行動派”宣傳海報。人民網 王蕭蕭攝

  世紀聯華慶春店收銀台張貼著提倡顧客使用環保購物袋的溫馨提示。人民網 王蕭蕭攝

  “我們店早在2009年初就全部換上了可降解塑料袋。”慶春店值班經理謝蘭告訴記者,超市還通過積分兌換、聯合社區街道或其他志願服務機構免費派發環保購物袋等活動,培養消費者使用環保購物袋的習慣。“在剛結束的聯華‘雙十一’活動中,可降解塑料袋購買率下降了5%,使用環保購物袋的顧客更多了。”

  自2009年起,世紀聯華慶春店開始有償提供可降解塑料袋。人民網 王蕭蕭攝

  “在家點外賣,我都會選‘不需要餐具’”

  趙家婷的奶茶被商家裝在環保袋裡。人民網 李申攝

  11月24日下午,點好的奶茶被店家貼心地用環保袋打包好,深圳大學生趙家婷拎走奶茶時,隨手又拿了兩根紙質吸管。“我最初還不習慣使用紙質吸管,覺得比塑料吸管體驗差一些。后來用多了,就發覺,紙質吸管更干淨、環保。現在,我喝奶茶都用紙質吸管了。”

  近年來,生態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配合著各地“限塑令”的實施,越來越多的人在外賣點餐時也傾向選擇“不需要餐具”或環保餐具。

  海口市民李先生將外賣奶茶瓶改造成花瓶。人民網 王碩攝

  “我隻要在家點外賣都會選擇‘不需要餐具’。”海南海口市民李先生在生活中長期點外賣,對於外賣塑料包裝盒的處理,他有一套自己的再利用方法。“比如我書桌上的小花瓶,就是用外賣奶茶瓶做的,家裡一些收納袋是用外賣袋子改造的,外賣餐盒清洗后也可以當作儲物盒循環利用。”

  昆明的餐飲小食店主胡俊美則為顧客外帶准備了紙質和塑料兩種材質的打包盒。如果顧客選擇一次性塑料盒打包,就加收一塊錢打包費﹔如果顧客選擇紙盒,就不再額外收費。

  昆明餐飲小食店主胡俊美為顧客提供紙質和塑料兩種材質的打包盒。人民網 劉怡攝

  由於店裡的小吃基本都帶有湯水,距離較近的顧客大多選用紙盒打包,距離較遠的顧客隻能使用一次性塑料盒打包。胡俊美一邊麻利地把打包好的外賣遞給外賣員,一邊無奈地說,“我在進貨時沒看到可降解塑料打包盒,也不知道應該去哪裡進貨。”

  “塑料袋再收錢,就沒人來買菜了”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與城市商超、餐飲等行業落實“限塑令”已取得一定成效相比,部分農貿市場受限於可降解制品成本較高、購買渠道不暢等,“限塑”效果不佳。

  在長春某農貿市場,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商家也較少,還有一些商家並不清楚可降解塑料袋究竟是何物。

  在雲南某農貿市場內,攤主為消費者免費提供一次性塑料袋。人民網 劉怡攝

  在雲南某農貿市場,不少商販還是習慣用一次性塑料袋包裝蔬菜。做了21年蔬菜批發零售生意的李阿姨有些無奈地告訴記者,“賣菜基本上都是幾塊、十幾塊錢的生意,如果裝菜的塑料袋再收錢,慢慢就沒有人來買菜了。大家給的也都是一次性塑料袋。我不知道哪裡可以買到可降解塑料袋,而且聽說價格比一次性的更貴些。”出於成本考慮,李阿姨打消了尋找、購買可降解塑料袋的想法。

  今年9月,浙江省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實施辦法》,明確到2020年底,杭州市、寧波市、紹興市建成區的集貿市場將規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杭州文三路農貿市場水產區已統一使用綠色可降解塑料袋。人民網 王蕭蕭攝

  11月25日傍晚,記者來到杭州文三路農貿市場,發現負一層水產區的所有商家已經統一用上了綠色的可降解塑料袋﹔位於一層和二層的蔬菜水果區,部分攤主繼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市場規定12月15號以后要統一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我的一次性塑料袋還是兩三個月前批發來的庫存,現在隻想趕緊用掉。”在市場一樓經營水果攤的王阿姨說,“農貿市場和超市商場不一樣,我們提供的塑料袋都是不收費的。顧客買根蔥、買把蒜都得用塑料袋裝好,有些顧客還會一次性多拽幾個走。”王阿姨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天賣水果基本要消耗掉50個塑料袋,一次性塑料袋的批發價是2分錢1個,可降解塑料袋是4.5分錢1個,一個月下來得多花30多塊錢。王阿姨希望,未來可降解塑料袋價格能更優惠一些。

  走訪中,不少商家都有王阿姨類似的成本顧慮。對此,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土壤處副處長公磊坦言,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作為從無到有的產品類型,其供銷渠道尚未通暢,給消費者和用戶採購使用帶來一定難度。同時,一次性塑料替代品的價格是傳統塑料的2~4倍,對於農貿市場、小商品市場、街邊小店等場所,推廣一次性塑料替代品確實有一定難度。公磊建議,“未來要在保障一次性塑料替代品供給的條件下,進一步擴大禁塑目錄,提升禁塑效果,並加大可降解材料研發力度,開發出更多新型可降解材料和制品。”

(責編:陳海燕、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