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中小學校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海口旅游職業學校“瓊崖黨史宣講團”學生宣講員宣講黨史。資料圖
“傳承紅色基因 講好英雄故事”海口市龍華區2021年首場青少年黨史課堂活動在中共瓊崖一大舊址舉行,學生們聆聽黨史故事。記者 袁琛 攝
日前,在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五年級8班的教室內,85歲的老黨員、退休教師王秀凱為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講台上,他用鮮活的事例和通俗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解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少年先鋒隊的發展史。講台下,學生們聽得聚精會神,不時好奇提問。
舉辦紅色主題班會、讀書會、宣講會﹔打造黨建活動中心,組建學生講解員志願服務隊﹔觀看紅色電影、唱紅歌,舉辦書畫展、攝影展、音樂會,開展紅色研學活動……近年來,海南省中小學校依托特色平台通過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黨史學習教育,讓學生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創新學習方式 黨史學習教育進課堂
讓紅色教育深入學校課堂,利用特色平台開展多彩活動,引導少年兒童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是我省中小學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做法。
丹青書盛世,翰墨頌黨恩。日前,海口實驗中學初中部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學生書畫作品展,展出該校學生繪畫作品312幅、手抄報作品416幅。這些作品以謳歌建黨百年豐功偉績、弘揚紅色文化精神、展現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果、展現海南文化特色和風土人情為主題,充分展示了該校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6月26日,2021年“童心向黨 家書傳情”三亞市中小學生書信征集活動頒獎儀式在三亞市圖書館舉行。三亞市第七小學學生俞又嘉在信中講述了其曾祖父16歲參軍入黨,多次死裡逃生,變賣家產支持抗日的家國情懷。“我的曾祖父是一名地下黨員,因為身份特殊,哪怕是一張相片都沒能留下。”這封充滿真情實感、閃耀著家國情懷的信令人動容。三亞市婦聯主席張利介紹,該活動以書信小切口折射時代大主題,引導中小學生學黨史、學國史、寫家書,講好家庭故事,獻禮建黨百年。
近日,海口市濱海小學舉辦“禮贊建黨百年,歌頌偉大中國”活動,700余名學生擺出數字“100”的造型獻禮黨的百年華誕,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引導青少年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牢了根基。
拓展學習陣地 學生黨史講解員“上崗”
“大家好,接下來我為大家講解中共瓊崖歷史的第一篇章······”近期,海口旅游職業學校黨建活動中心又迎來一批參觀者。該校瓊崖黨史宣講團成員用聲情並茂的講解,帶領觀眾回眸海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生的滄桑巨變。
據介紹,海口旅游職業學校積極打造黨建活動中心,同多家單位開展黨組織共建,成為海口市教育系統重要的黨史學習教育場所。為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實效,該校挑選優秀學生組建“瓊崖黨史宣講團”,建立宣講人員培養“傳幫帶”機制,通過老生帶新生的方式完成學習和初選,再由教師進行選拔和培訓。
“我最敬佩紅色娘子軍敢為人先、堅貞不屈的精神。”該校宣講團成員靳海玲說,在學習宣講的過程中,她深受瓊崖革命精神鼓舞,“我要繼續再接再厲,認真學習紅色黨史,將最精彩的內容講給觀眾聽,把黨史故事講出時代新內涵。”
近年來,海南省中小學校充分利用本地紅色資源,不斷拓展學習陣地,讓學生黨史講解員“上崗”開講,讓紅色文化基因“種子”在學生們心底“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無獨有偶,上海外國語大學三亞附屬中學從初一年級學生中選拔“紅色基因教育館講解員”,利用課余時間對他們進行培訓。小講解員們為學校黨史館的參觀者宣講黨史。
母瑞山紅軍小學組建了定安縣首支紅領巾講解員志願服務隊。小講解員們利用周末、寒暑假時間為人們講解紅色歷史,在服務他人的社會實踐中傳承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
凝聚榜樣力量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海南省中小學校注重發揮榜樣的力量,帶領學生們回顧革命先輩的崢嶸歲月,聆聽老黨員的先進事跡,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今年3月底,海口市第十四中學的學子們端坐在操場上,聆聽“國旗下的微宣講”,了解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當天活動的主講人、海口市第十四中學校長李安平為廣大師生講述了革命烈士趙一曼的英勇事跡以及她寫給兒子遺書的故事,師生們認真聆聽,感觸頗深。
該校初二學生符珈溢激動地說:“革命先輩拋頭顱、洒熱血,才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倍加珍惜,努力學習,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長大后為祖國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今年4月底,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開展“黨員家長志願者進課堂”活動,為93名來自不同工作崗位的黨員家長頒發聘書。他們走進課堂成為黨史宣講員,與學生們重溫紅色歷史,學習革命前輩不怕艱苦、不怕犧牲的精神。
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通過家校合力的方式,凝聚家庭和學校的紅色資源,讓紅色文化代代傳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