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保稅港區內企業怎樣免稅?30%如何判定?請看政策解讀

人民網海口7月12日電 (李學山 符武平)7月12日,《海關對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征管暫行辦法》政策解讀和招商說明會在海口舉行,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省商務廳、海口海關、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就海關總署上周出台的《海關對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征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進行了解讀說明。根據這一《暫行辦法》,洋浦保稅港區的企業使用保稅進口料件,隻要加工增加值達到或超過30%,在國內(包括島內)市場銷售時,就視同內貿交易,不征收進口關稅。
那麼,《暫行辦法》出台后,洋浦保稅港區內適用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的企業如何才能享受到政策紅利?下一步海南和洋浦將如何用好政策,引進培育市場主體,服務好項目落地……海口海關、海南省商務廳、洋浦開發區等有關部門就企業和社會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一、《暫行辦法》第三條提到適用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的企業需經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備案。請問備案的流程和要求是什麼?
洋浦開發區管委會:當前,對於適用加工增值政策的企業是有條件限制的,那就是必須是洋浦保稅港區鼓勵類產業企業。
《暫行辦法》明確,鼓勵類產業企業是指以海南自由貿易港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且主營業務收入佔企業收入總額60%以上的企業,而且需是在洋浦保稅港區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暫行辦法》第三條提到的備案,就是對企業政策適用資格的一種管理方式。企業通過洋浦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向洋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報送數據,海關與海南省相關部門可共享備案數據和監管信息。
針對企業具體的備案流程,洋浦管委會已出台並公布《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政策鼓勵類產業企業備案機制》,企業可以根據文件要求申請備案。
主要流程是備案企業通過洋浦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填寫營業執照信息,勾選同意《備案企業承諾書》。填寫企業主營業務歸屬於鼓勵類產業目錄中的具體條目、產品名稱以及描述(如主要料件、加工工藝概述等)。接到企業提交的備案申請后,洋浦經濟開發區市場監管局、稅務局、經濟發展局將進行並聯審核,在一個工作日內給出是否同意備案的意見。然后,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局根據上述三個部門的備案意見,一個工作日內作出企業是否通過備案的意見。企業可在洋浦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上查詢備案結果。
備案審核通過的企業,其相關信息將由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局通過海南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台、洋浦公共信息服平台推送至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稅務局、海口海關、省外匯管理局等部門。各部門將對備案企業適用加工增值政策情況進行事中事后監管,發現違規操作行為的,依法予以查處。
二、《暫行辦法》第五條提到,對洋浦保稅港區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的含有進口料件且加工增值超過30%的貨物,出區內銷的,免征進口關稅。請具體介紹一下如何判定加工增值超過30%?
海口海關:加工增值實行計算公式核算,具體公式為:(貨物出區內銷價格-Σ境外進口料件價格-Σ境內區外採購料件價格)/(Σ境外進口料件價格+Σ境內區外採購料件價格)×100%≧30%,即貨物出區內銷價格扣減國內和進口這兩種料件的價格后,剩余部分佔兩種料件價格的比率。
出區內銷價格,以企業向區外島內或內地銷售貨物時的成交價格為基礎確定。料件價格中,應包括相關運輸費用、保險費。加工增值30%的比率,由區內鼓勵類產業企業按照上述公式自主進行准確核算、如實申報,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海關將在事中事后環節根據風險分析對企業核算和申報情況進行抽查審核,一旦發現存在弄虛作假的現象,將依法予以查處。
加工增值比率不足30%的貨物在出區內銷時,可享受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企業可以申請按成品或按其中的進口料件部分征收關稅。
為落實《暫行辦法》,方便廣大企業享受政策,海口海關制定了實施細則,將很快以公告形式發布,詳細指導企業規范辦理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業務。
三、《暫行辦法》第七條提到,在洋浦保稅港區內深加工結轉總體增值超過30%的貨物內銷適用該政策。請介紹深加工結轉的相關規定要求。
海口海關:《暫行辦法》規定的深加工結轉,是指在洋浦保稅港區內經備案的鼓勵類產業企業,在洋浦保稅港區內進行生產加工,其成品或半成品結轉至區內其他經備案的鼓勵類產業企業進行進一步加工,最后一家企業生產的加工產品,加工增值超過30%的,出區內銷時享受免征關稅。形象地說,有一個累加的過程。
例如:洋浦保稅港區內的甲公司使用進口料件加工成A產品,結轉給區內乙公司生產成B產品,乙公司再將B產品結轉給區內丙公司生產成C產品。C產品出區內銷時,對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的所有進口料件價格和境內區外採購料件價格進行累加,其最終加工增值超過30%的,出區內銷享受免征進口關稅。
即:計算公式上,進口料件價格為區內各加工企業在加工過程中所分別投入的境外進口料件價格之和﹔境內區外採購料件價格為區內各加工企業在加工過程中所分別投入的境內區外採購料件之和。相關核算公式,海口海關將在即將發布的實施細則中予以細化明確。
洋浦保稅港區內深加工結轉貨物內銷適用加工增值政策,有利於延伸洋浦保稅港區上、下游企業的加工產業鏈條,增加產業鏈的粘性,提高產品附加值,助力洋浦保稅港區產業鏈做大做強。
四、《暫行辦法》第十條列出了不能享受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的情形。請問哪些情形不適用這項政策?可否作具體的解釋說明?
海口海關:《暫行辦法》第十條中列出了三種不能享受政策的情形。
第一種情形為進口料件屬於關稅配額管理商品的。2021年我國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商品共有8類,其中1類為化肥,7類為農產品。商務部明確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農產品有7類,包括:小麥、玉米、大米、食糖、棉花、羊毛、毛條。關稅配額管理是國家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對部分商品的進口或出口實施的數量或金額上的控制,對於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而言,使用上述8類進口商品作為料件加工制造的產品,即便增值率超過了30%,在出區內銷時,也不能享受免征關稅政策。
第二種為微小加工或處理的情形,包括簡單的摻混、更換包裝、分拆、組合包裝、削尖、簡單研磨或簡單切割等初級加工情形,具體的要求,海口海關將在即將發布的實施細則中予以明確。做出這一限制的目的,主要是鼓勵更多的技術含量較高的深加工生產性企業落地洋浦保稅港區,在洋浦保稅港區進行實質性加工制造,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打造中高端產業集群。
第三種情形為兜底條款,這裡就不再細說了。
五、《暫行辦法》出台后,請問海南方面將如何用好政策,引進培育市場主體,服務好項目落地?
海南省商務廳: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有利於海南自貿港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中發揮積極作用,有利於海南自貿港在RCEP簽署背景下,更好發揮區域價值鏈重要連接點的作用,對利用內外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升海南產業鏈配套能力、獲取先進技術溢出具有重要的意義。政策備受市場主體關注,省商務廳將從以下方面積極做好投資促進工作,協助洋浦引進高水平企業,更好發揮政策效應。
一是對照海南自貿港鼓勵類產業目錄,謀劃適用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的產業招商方向。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和自貿港相關政策疊加,催生“化學反應”。在符合海南自貿港鼓勵類產業目錄的前提下,可以衍生出“加工增值+先進制造業”、“加工增值+冷鏈物流”、“加工增值+設計研發”等多種產業形態。例如,充分利用自貿港人才就業自由便利和個人所得稅政策,引進研發人才、創意設計中心,可以通過研發設計環節增值推動達到30%的門檻。我們將會同洋浦管委會,重點對接引進高端消費品加工、進口食品深加工、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高新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類企業,在洋浦保稅港區布局研發、生產、組裝等產業鏈。
二是為項目落地營造良好的環境。省商務廳將牽頭落實好《商務部等20部門關於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取消進出洋浦保稅港區“一線”的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和機電產品進口管理,提升進口料件進入洋浦保稅港區的便利化水平。省商務廳(口岸辦)、海口海關已指導協助洋浦,依托中國(海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洋浦保稅港區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即日也將同步上線加工增值申報辦理功能應用,為企業提供便利的服務。同時,省商務廳(口岸辦)也將進一步完善海南國際投資“單一窗口”,為落戶洋浦保稅港區的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套餐式”投資服務。
三是建立聯合招商工作機制,服務好項目落地。省商務廳將積極暢通招商渠道,借助各類投資促進平台,為洋浦引薦全球企業資源﹔與洋浦方面聯合在國內外開展項目推介、招商路演等活動,為其與國內外發達地區、產業園區的交流學習牽線搭橋﹔健全重點企業服務工作機制,通過高層定期對接溝通、工作專班跟蹤服務、量身打造合作策略等方式,做好加工增值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協助洋浦管委會與國家相關部委、省直相關部門溝通,協調解決項目落地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推動項目建設落地。
六、《暫行辦法》出台后,洋浦將主要聚焦哪些產業進行重點招商引資?
洋浦開發區管委會: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是洋浦保稅港區招商引資的核心政策之一,目前很多有意享受、利用這一政策的企業都希望到洋浦保稅港區投資建廠。洋浦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高質量高標准建設洋浦保稅港區”“當下把流量做起來是頭等大事”和“將洋浦保稅港區打造成為自貿港‘樣板間’”的要求,以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匹配度為導向,聚焦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環保產業,開展重點招商、精准招商。
一是聚焦以進口高關稅原料為主的大健康食品藥品保健品生產產業。包括“四特一標”:即特需、特醫、特許、特產類別的高端食品、保健品、配方食品等。
二是聚焦服務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的高端旅游消費品制造產業。洋浦目前已經集聚了一批玉石、琥珀、游艇等跨境消費品加工制造類頭部企業。接下來,洋浦還將充分利用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面向國內市場發展高端旅游消費品加工制造產業,將產業鏈從零售消費向生產研發設計加工制造延伸,打造國內高端消費品生產制造的新平台、新高地。
三是聚焦部分料件需要進口、技術含量高的先進制造業。例如智能制造、醫療器械生產、新能源汽車組裝生產等,積極利用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這項特殊政策,重點引進原料或料件依賴進口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同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交匯節點和產業平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