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文昌市深化農村“三塊地”改革 強力助推鄉村振興

2021年07月28日09:50 |
小字號

近年來,文昌市堅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改革底線的前提,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蹄疾步穩推進各項改革試點工作。在“三塊地”改革的帶動下,共享農庄、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項目逐步落地開花,這些項目不僅直接為村集體帶來入市收益,還有效推動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力“助推器”。

2015年3月以來,文昌市通過就地入市、異地調整入市、租賃入市等多種入市途徑,成功入市土地58宗共942畝,成交總價6.8億元,村集體及農民直接獲得收益5.48億元。其中,2020年成功入市土地20宗共500畝,成交總價3.66億元,2021年已成交15宗共253畝,成交總價1.85億元,增強了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用地的保障能力。

2016年9月以來,文昌市探索出的“通過增設平均每畝3.5萬元的生活補貼資金,以及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征地多元補償方式,有效改善征地矛盾”的改革內容被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予以採用。改革至今,已完成36個征地試點項目面積2.27萬畝。2021年已啟動征地試點項目48個,面積1.28萬畝。

在“三塊地”改革工作中,文昌市聚焦制度集成創新,形成了高效便民的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制度,推動“三塊地”改革試點取得實效。文昌市建立了“一站式”辦理和“多審合一”的宅基地審批管理制度,為探索農房報建“零跑腿”打好堅實基礎。在“三塊地”改革紅利的釋放下,文昌市龍樓鎮好聖村發展航天太空民宿、航天餐飲等多種業態,建成航天共享農庄,被評為“海南省首批五星級美麗鄉村”,獲得《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點贊。文昌市潭牛鎮大廟村將閑置農房租賃給企業打造精品民宿,既增加了農民財產性收入,又帶動了村內農業採摘項目發展,其中“鹿飲溪”民宿成為網紅店,並獲得法國“雙面神”等三個國際大獎。

在村庄規劃編制中,文昌市通過土地高效利用、鄉村產業資源稟賦、農村居民點布局、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歷史文化傳承、基層黨建工作等“七個結合”,注重在空間上統籌整合農村閑置宅基地以及廢棄的集體建設用地,通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式,用於全域旅游、農旅結合等鄉村產業發展,將產業鏈最大化向鄉村延伸,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同時,文昌市還將“三塊地”改革試點與共享農庄創建相結合,助推鄉村振興。目前,全市累計申報創建共享農庄11家,其中航天好聖共享農庄、潭牛吾鄉大廟共享農庄、三文共享農庄已結合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及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在村庄中落地並運營。航天好聖共享農庄項目通過競得14畝集體土地發展鄉村旅游產業,輻射帶動了航天瓜菜種植、文昌雞和黑山羊養殖等多種業態,解決了16戶貧困戶77人的就業和收入問題﹔吾鄉大廟共享農庄帶動農戶30戶,直接經濟收入216萬元,並提供就近就業崗位17個,農產品銷售佔到整個農庄收入的35%,2020年村民年平均收入已達4萬元以上﹔三文共享農庄的三文“斑蘭”產業,直接帶動就業20多人,通過種植、管理等形式聯結帶動周邊136戶村民增加收入。

此外,文昌市還通過建立不同權屬、不同用途建設用地合理比價調節機制、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壯大集體經濟等方式方法深入推進“三塊地”改革試點,促使一批共享農庄、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項目逐步落地開花。目前,全市農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的村27個,佔比14.91%﹔100萬元以上的村5個,村集體經營性總收入達1165萬元。

2018年以來,文昌市“三塊地”改革試點案例陸續被《人民日報》等各大媒體宣傳報道,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共有七項條款採納了文昌市探索試點改革的內容,探索出“允許村集體有償收回農戶自願退出的宅基地,並轉化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式”的經驗,被作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文昌市“三塊地”制度改革綜合模式被列入全省第五批制度創新案例。下一步,文昌市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全面深化農村“三塊地”改革工作,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為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實現鄉村振興扛起文昌擔當。

(來源:文昌市廣播電視台)

(責編:劉楊、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