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今年以來組織36期就業培訓 提升農民工就業競爭力
2021年07月28日18:25 |

今年以來,昌江黎族自治縣以穩定就業為導向,結合本地特色產業發展需要,根據脫貧群眾和農民工的就業意願,以及培訓需求制定精准培訓計劃,在各鄉鎮、各村委會先后開設36期實用型技能培訓班,將一技之長送進門、送到手,提升農民工就業競爭力。
晚上8點,七叉鎮尼下村200多名村民陸續來到籃球場。室內裝修和皮膚護理2個技能培訓班的學員們分列在兩側,跟隨老師練習課程內容。
“現在學到一門技術,給我很多的幫助,工資待遇也高。比如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出去打工老板都不認可,還是有手藝比較好。”七叉鎮尼下村村民何成理說。
昌江技能培訓班以皮膚護理、家務操持、電動車維修等實用性工種為主。每位脫貧群眾和農民工可免費選擇三個不同工種參與培訓,培訓結束后通過考核即可獲得昌江就業局頒發的職業資格証書。
“如果拿到証就可以去美容院打工,或者也可以學嬰兒護理,還可以去當保姆,收入可以高一點。”七叉鎮尼下村村民林玉蓮說。
據介紹,今年以來,昌江已在七叉、石碌等鄉鎮開展職業培訓36期,受訓達3124人次,其中脫貧勞動力受訓2344人次。
“還會陸續開設培訓班,比如老人養護看護、建筑砌牆、室內裝修等實用型的班。希望他們能掌握職業技能,能夠促進他們實現務工和增收,鞏固我們的脫貧成果和促進鄉村振興。”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楊卉說。(昌江縣融媒體中心 譚立志 任夢瑩 符明典)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