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儋州市學校積極開展課后服務 個性化課程實現學生興趣做主自由

2021年09月08日20:02 |
小字號

那大實驗小學七巧繪畫班上,老師在教學生色彩搭配。

那大實驗小學舞蹈班上,老師在教學生舞蹈基本功。

那大實驗小學籃球班的學生正在練習運球。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 符武月 攝

9月6日下午16時40分,記者在儋耳實驗學校看到,學生們有序開展書法、舞蹈、聲樂等課程,校園裡一派朝氣蓬勃的景象。這是儋耳實驗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場景,也是儋州市學校積極開展校內課后服務的縮影。

根據教育部、省教育廳、市教育局要求,結合“雙減”政策相關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儋州市各校開展了課后服務“5+2”模式。那麼,開學已有一星期,儋州市的課后服務工作開展得怎麼樣?學生課后都在干什麼,家長對此又有哪些看法?9月6日,記者走訪了儋耳實驗學校、那大實驗小學等校發現,儋州市各校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內容,不僅讓學生學到了更多知識和技能,也為家長們解決了不少后顧之憂。

個性化課程多樣 實現學生興趣做主的自由

“叮鈴鈴……”16時30分,放學鈴聲響起,這是儋耳實驗學校的學生最盼望的課后時光,校園裡到處生機盎然。學生沒有像過去一樣背起書包等待父母來接放學,而是在課間休息后回到教室,參加“課后服務”活動。

當天,記者來到書法班的教室看到,老師正細心傳授書寫的技巧,還進行手把手跟進輔導。學生們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大家都專心致志地聽著老師的講解,仔細看老師親筆示范,課堂氣氛活躍。

走進其他特色服務班級,也是一派熱鬧的場景。聲樂班上老師教學生們練習音樂發聲﹔美術班上老師組織學生畫畫﹔舞蹈班上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練舞……

“我們學校的課后服務主要是組織學生開展強基固本、自主閱讀、興趣拓展等活動,另外根據學生需要開設了書法、美術、聲樂、體育、舞蹈等興趣課程,鞏固學生學業基礎,重點培養學生興趣,拓展學生視野,健全學生心智和人格,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該校副校長梁木林介紹,學校根據國家省市關於“雙減”工作及做好課后服務工作的相關部署要求,結合實際,將周一至周五16時30分至18時設置為課后服務時間,方便家長按需安排時間接孩子。目前該校近1000名學生中約700名學生參加課后服務。

隨后,記者來到那大實驗小學。小雨過后的操場,空氣格外清新。操場上,籃球班的學生正拉開隊形,拍打籃球,鍛煉身體,享受運動的快樂。一位四年級男學生說:“我一直都很喜歡打籃球,學校開設了這個特色班我就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在七巧繪畫班上,老師正在借用七巧板的圖形,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發揮調色。

“目前,我們學校根據現有的場地、功能室和師資力量已經開設課后服務。設置的課程有基礎服務課程和特色服務課程,其中基礎服務課程主要以輔導學生完成作業為主要內容,特色服務課程有國際象棋、籃球、舞蹈、七巧板等13種。學生根據自己興趣愛好自願報名選擇參加。”那大實驗小學副校長陳孟熙告訴記者,下一步該校將繼續擴大覆蓋面,豐富課后服務的內容,創新課后服務的形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解決“時間差”難題 家長拍手叫好

“雙減”落地,對學生、家長以及家庭來說都是一種“減負”。

“感謝教育部門和學校,課后輔導確實減輕了家長負擔,簡直是太省心!”那大實驗小學家長黃志玲的孩子在該校五年級就讀,她告訴記者,作為雙職工家庭,孩子16時30分放學,但她經常18時才下班曾是她最頭疼的事情。誰去接孩子?孩子放學后該去哪裡?如果讓孩子自己回家或者在學校等,作為家長的她也不安心。而且等她下班回家做完晚飯吃飯再輔導孩子作業,時間就到晚上11點多了。但如今,孩子在學校作業做好了還學習了特長,她覺得課后服務對家長來說幫助特別大。

“我們兩口子平時工作比較忙,下班也較晚。每次放學接孩子,我們都很不方便。現在推行的學校課后服務,解了我們的大難題啊!在學校裡完成作業,又有老師可以教、可以問,對我們家長來說是一件極好的事情。”那大一小的一名學生家長陳義君感慨地說,在學校裡,他的兒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去學習,挖掘自身潛力,這非常好。

據介紹,課后服務工作是一項便民性服務措施和民生工程。它不僅解決了部分孩子放學接送困難和課后輔導作業問題,而且培養了孩子的興趣愛好,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此外,它還挖掘了學校的辦學特色,推進了學校的素質教育,推動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范整治。(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符武月)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