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部署保障瓊州海峽停航不停服務不停保障

國慶黃金周結束,正值返程高峰,但來襲的今年第17號台風“獅子山”讓瓊州海峽封航。面對歸心似箭的旅客和著急過海的司機,全省上下沉著應對,海口全城動員,通過用心用情的服務、精細智慧的管理,讓被堵的路途少些風雨,多些溫暖。
停航考驗部署
10月6日,當大家還沉浸在國慶假期的輕鬆氛圍中時,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傳來:熱帶低壓逐漸靠近海南,強度緩慢增加,瓊州海峽海面出現陣風9級的大風。
“瓊州海峽客滾船最大抗風能力為8級,9至10級風已經超過了瓊州海峽客滾船抗風能力。”海口海事部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為保障旅客司機生命財產安全,依據相關規定對瓊州海峽客滾運輸實施航行管制。
面對考驗,“停航不停服務不停保障”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
面對群眾滯留,壓力最大的是海口市。多年來,在旅游旺季交通疏導中形成的迅速集結、有效管理和精准指揮意識,使海口在解決問題時沉穩高效。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海口迅速啟動《瓊州海峽車客滯港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並組織海事、交通、氣象、應急、交警和港口企業等部署應急調度工作。
面對考驗,及時、快速、通暢的信息發布尤為重要:海口每隔3個小時發布預判信息、停航信息、復航信息,廣泛推送“網上預約出島”流程,提醒過海車輛暫不前往避免造成擁堵。
面對考驗,精准指揮各部門通力配合尤為重要:海口公安、城管、交警以及環衛等部門連日來徹夜參與支援,毫不鬆懈﹔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迅速成立了“三港”過海車(客)滯港應急處置指揮部,增派警力在“三港”開展24小時的路面執勤﹔海口市水務局出動290名排水人員開展排水設施巡檢……
面對考驗,全市各方力量眾志成城尤為重要:海口發動酒店、商場、景區有針對性地為旅客群眾提供個性化服務,組織志願者到一線提供必要幫助,展現出全國文明城市良好形象。
愛心傳遞溫暖
長時間滯留,群眾難免產生焦躁情緒。海口全力以赴疏導、做好服務保障,用真心實意換來群眾的理解支持。
“您好,這是給您的早餐,感謝理解。”10月8日一早,在海口新海港等候過海的貨車司機趙琛就聽到了敲窗的聲音。車窗外,港口工作人員正在為滯留的貨車司機發放早餐。
一罐八寶粥、一瓶礦泉水、一盒牛奶,雖然簡單,但也足以滿足早餐需求。“太感謝了,解了燃眉之急!”趙琛打開八寶粥,不忘對港口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聽工作人員說停航會持續到9日晚上,好在港口准備很充分。”在車上對付了一夜的趙琛雖有些疲憊,但並不焦躁。
除了免費派送早餐,海口新海港和秀英港還開放了港口食堂,15元的套餐不僅葷素搭配而且加量提供,等待過海的司機們可以在這裡吃到實惠的熱乎飯。
一群群身著各色馬甲的志願者們,也在這場等待中溫暖著滯留的群眾。
“師傅,進來喝杯熱水吧!再耐心等待下,風小了就能返程了。”10月8日下午,在海口新海港,志願者鄧麗娜正站在流動志願服務點內,提著保溫壺為滯留的貨車司機們送上熱茶。在粵海大道,年近六旬的志願者趙同偉、宋曉華冒著風雨,穿梭於一輛輛貨車間,為滯留的司機送上食物和礦泉水……
“這些志願者每天早上8點到崗,晚上6點才離開。除了發放物資,他們還為滯留群眾提供暖心咨詢、情緒安撫等服務。”秀英區志願服務聯合會工作人員韓放表示,在現場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的通力配合下,滯留的貨車司機基本情緒穩定,並為海口提供的周到暖心服務點贊。
管理見証提升
這兩天,有很多來海南自駕游的旅客在接到停航通知后沒有再前往港口,而是選擇在港口周邊的賓館住下。
“海口不僅停航消息發布得及時,還給我們推送了港口附近的酒店房間剩余數量和價位,考慮得非常周到。”來海南自駕游的廣西游客胡先生說,他們夫妻倆已和公司請假,待風停雨歇后再踏上歸途。
為了讓滯留游客和司機及時掌握港口通行狀況,海口每隔3小時更新一次停復航信息。依托港口企業推出的以海南省為中心面向全國辦理的轎車多聯式托運服務,急需出島的群眾還可選擇人車分行,人員乘飛機出行,車輛則採用托運服務。
對於在2018年春節大霧“封鎖”瓊州海峽期間提供過志願服務的趙同偉而言,他明顯感受到海口的城市管理水平在不斷提升。“經過那場‘硬仗’,海口積累了大量經驗。推出了網上預約過海等服務,出現停航也會提前通知司機,同時為滯留人員提供各類保障服務。”趙同偉說。
22時50分,台風“獅子山”在瓊海市潭門鎮登陸,而在海口新海港和秀英港,沿途道路通暢,部分路段設置的引導牌有效分流了過海車輛與市內車輛。多個路口均有交警現場執勤,對過往車輛進行指揮疏導,並未出現因車輛積壓造成的道路擁堵。
管理的精細化還不止於此。考慮到港口滯留人員以大貨車司機為主,且很多司機往往晚上也要在車上“堅守”,海南海峽航運股份有限公司除了提供實惠的熱飯熱菜和生活用品外,還在港區內設置了熱水室和淋浴間,讓大家的日常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一次應急,一場“大考”,海南省對瓊州海峽應急機制的積極謀劃,期待書寫優異答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