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英區“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啟動一周年
海口秀英區:行政審批“馬上辦” 政務服務再提速

在海口市政務管理局、秀英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秀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嚴格按照相關文件部署要求,堅定一個方向、一個聲音、一個步調,成功啟動了秀英區“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如今,一年過去了,秀英區已整合各部門行政審批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形成“四個一”(一枚印章審批、一個大廳辦証、一支隊伍服務、一個平台保障)的行政審批和社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將全區291項事項一次性劃轉至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事項集中辦理率高達97%。目前經反復梳理,最新事項清單285項,已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實質性承接,並對外開展審批服務。
秀英區政務直通聯辦工作座談會。秀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供圖
推行告知承諾制“優化辦”。2020年11月27日,在相繼推出共計72項審批事項改革創新舉措,直接實行備案制和承諾制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第二輪審批制度改革集成創新,推行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或壓縮審批流程至當日辦結,從區級行政審批事項梳理出共計104項事項(其中即辦流程52項、承諾流程52項)進行審批流程改革。
推行工程制度改革“簡化辦”。代擬印發《秀英區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管理細則(試行)》,取消總投資50萬元(含)以下的區級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發布《秀英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准入正面清單》,清單內的建設項目符合准入條件即均免於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將以往需提供11項材料,法定辦理時限為20日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豁免。
秀英區“一枚印章管審批”啟動儀式。秀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供圖
SOP管理。審批流程“標准辦”對原先將每個事項在一體化平台系統中7個標准流程,制定統一的SOP流程圖和材料清單,審批階段申請人隻需提交一套申報材料,不同審批階段的審批組共享申報材料。目前區級285項事項審批環節平均類比減少30%以上,工程項目類39個事項審批環節共148個,類比減少45.79%﹔社會事務類63個事項審批環節共262個,類比減少40.59%﹔醫教文衛類183個事項審批環節883個,類比減少31.07%。
技術創新,審批事項“智能辦”。2021年2月4日,正式推出審監互動系統,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方式替代人工化原始手動開展監管信息共享,短信自動精准推送至轄區負責人,系統上線以來累計發送監管信息6472條,審批、監管、執法部門通過系統技術創新、信息協同共享的手段聯合行動,推動政府管理真正轉向“寬進嚴管”。2021年3月1日推出房屋租賃証自動備案系統,以“信息技術+制度創新”推動政務流程再造,實現房屋租賃証當場辦結取証,將復雜的人工核驗和比對工作替換為系統智能對比,大大簡化流程、縮短時間、解放人力,截止目前累計共發放房屋租賃証5105張。
為辦事群眾發放証件。秀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供圖
增速政務效能,審批服務“創新辦”。推進審批重心前移,增加授權25項政務服務事項受理辦理職責至政務大廳窗口,在原有84項即辦事項的基礎上,實現109項政務服務事項即來即辦﹔創新推行“1+8+N”上門幫辦服務工作模式,實現在殘疾類32項審批事項“零跑動”﹔上線69項“一件事一次辦”可辦主題服務,有效解決市民、游客、企業辦理各種事項需要跑多個部門,耗時長、程序繁的問題﹔根據秀英區企業的實際需求,簡化申報臨時戶外活動設置物材料及流程,推出“一年一審”服務﹔開通“12345+政務服務”電話咨詢熱線,與中國郵政合作開展“政務+郵政寄遞”郵寄結果物上門等舉措,實現服務定位、辦事咨詢、事項申報、進度查詢、服務評價、結果送達全過程“零次到現場”。
海口市秀英區政府服務中心。青雲攝
下一步,秀英區將重點開展三項工作:一是落實政務服務“零跑動+優服務”改革。通過全程網辦、掌上辦、自助辦、一件事一次辦等多種方式,實現申請人和審批人員不需要見面就能審批辦結的服務模式,推動政務服務再上新台階﹔二是落實“非禁即入”。通過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告知承諾制、優化審批流程等四種方式,推行“市場准入即准營”改革,備案即入、承諾即入,提高群眾滿意度。三是落實黨建引領通聯辦。撥打12345一線直通,實現接訴即辦、網投快辦、多向聯辦、未訴先辦的“一通四辦”,優化整合六大中心社會治理職能,打造秀英區“總客服”,提高基層治理水平。秀英區堅持以改革的姿態,創新的思路、務實的作風、一流的標准,推進行政審批和城市運行管理數字化、精細化,繼續全力建設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不斷增強市場主體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為高質量高標准建設海南自貿港和海口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秀英發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