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客服書記”的創新路:咱們辛苦一點 群眾就方便一點

人民網海口11月23日電 (李學山、孟凡盛)9日到崗,16日就要啟動“一枚印章管審批”的改革,隻有一個星期時間,面對的工作千頭萬緒,而自己對審批業務還是個徹頭徹尾的“小白”……這是2020年11月留給剛剛調任海口市秀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吳丹最深刻的印象。
但一年后的今天,吳丹說起自己分管的業務領域時已經是了如指掌,而她帶領下的秀英區政務中心這一年全力打造的“進一扇門+到一個窗口+交一套資料+辦成一件事”的秀英審批服務模式,推行的“審批監管執法三向反饋機制”“周末不打烊”政務服務在讓基層群眾和市場主體交口稱贊的同時,也讓海口市政務服務系統對這個入選“最美公務員”的“85后”刮目相看。
但吳丹並不滿足於此,她還有著更大的“野心”:“我們正在整合12345網格化管理指揮中心、城市管理數字化指揮中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社區網格管理中心、應急服務保障中心五家單位的社會治理職能,優化為秀英區城市運行聯動指揮中心,打造秀英區政務‘總客服’,通過12345熱線一個端口,讓群眾反映問題時不再‘找不到人、摸不著門’。”
“人都還沒有認熟,就要開始干活了”
2020年11月9日,吳丹調任秀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時,秀英區“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也到了關鍵階段,通過這項改革,秀英區20家單位的291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一次性劃轉至區行政審批服務局, 事項集中辦理率高達97%,著力打造“進一扇門+到一個窗口+交一套資料+辦成一件事”的極簡審批服務模式,旨在破解審批壁壘和企業群眾“多頭跑、往返跑”問題。
“人都還沒有認熟,業務還沒有完全掌握,就要開始干活了。”吳丹這樣形容自己當時的狀態。
為了盡快實施“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她把全局的人按照不同業務領域分成三個小組,派到各個職能局跟班學習,記錄整理后再在業務交流會上分享給大家。她自己則帶頭抱起一堆政策法規和專業書籍進行鑽研,遇到不懂的就到原審批單位請教。從審核材料到現場核查,把每一個事項、每一個准則、每一個准入條件都學得很透徹。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吳丹的帶領下,秀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興起了“比學趕幫超”的業務鑽研熱潮,僅用了一周時間,就在全區正式啟動了“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
容缺審批、承諾即辦……2020年12月,秀英區持續推進第二輪審批制度改革集成創新,推行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和即辦制,壓縮審批流程至當日辦結,從區級291項行政審批事項中梳理出104項進行改革,涵蓋政府項目投資、住建、教育、衛健、民生保障等多個領域,涉及13個部門,持續優化審批流程,成熟一項完善一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實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
吳丹榮獲海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陳鳳貞供圖
“咱們辛苦一點,群眾就方便了一點”
一場硬仗打下來,吳丹算是基本摸清了業務領域的情況,所推出的一些審批制度改革創新措施也深受好評,但她深知,“群眾滿意”是“改革創新”的落腳點,是檢驗一切工作的試金石, 因此在工作中,她特別注意吸收各方意見,並及時在工作中改進。
今年上半年,在開展“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中,吳丹和她的同事們通過走訪市民和企業,發現大家對“上班時間沒空辦事、休息時間沒處辦事”的意見較大,為此,秀英區政務中心主動延長服務時間,通過優化調整內部工作安排等途徑提升服務效能。從今年7月1日起推行“周末不打烊”政務服務,在周末(法定節假日外)按照正常上班時間(8:30-12:00,14:00-17:30)和工作標准,受理辦件量大、辦事頻率高且緊密關系民生的30個行政審批服務事項辦件。
“周末也可以過來辦理業務,以后不用特意請假過來了,‘周末不打烊’服務太貼心了,為他們點贊。”海口市民翁先生對於秀英區政務中心的“周末不打烊”政務服務連連點贊。市民張先生也說,他平時工作忙,事情往往會一拖再拖,影響時效,而“周末不打烊”切實解決了他的“煩心事”。
秀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在赴企業開展“我為企業辦實事”優化營商環境大走訪活動中,海口市尋嘗裡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譚開越提出,希望進一步優化“舉辦商業、公益性宣傳活動臨時佔用道路或公共場所搭建臨時構筑物或其他設施”的審批申報流程。遠大購物中心總經辦經理王淑華則提出,每次舉辦商業活動的投入成本較高,批3天許可時間較短,難以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希望能夠延長許可時間。
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吳丹迅速召集工作人員進行研究,並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了一年一審制,企業可根據全年舉辦商業活動的需要,對在戶外搭建臨時構筑物的計劃做全年方案,由行政審批服務局對全年方案進行審查。在合法合規基礎上,一年進行一次呈報即可。若一年中有臨時增加的活動,可單獨再做審批。
譚開越說,從“次次審批”到“一年一批”,審批程序的優化將為企業節省大量時間成本,讓企業有更多的時間來從事經營工作。
“咱們辛苦一點,群眾就方便了一點。”這是吳丹在和同事們交流時經常說的一句話。她說,“群眾滿意”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政務中心能做的就是讓各事項辦得了、辦得下和辦得好,打通便民“最后一公裡”。
海口市秀英區政務服務中心。青雲攝
“我們將是秀英區的政務‘總客服’”
今年10月份,為構建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形成快速響應的“直通聯辦”工作體系,秀英區整合12345網格化管理指揮中心、城市管理數字化指揮中心、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社區網格管理中心、應急服務保障中心五家單位社會治理職能,優化為秀英區城市運行聯動指揮中心,實現“統一模式、統一標准、左右協調、上下聯動”,讓各類民生問題形成發現—研判—調度—反饋—辦結的高效閉環,以主動作為解決問題代替被動應付敷衍問題。
吳丹說,“黨建引領 直通聯辦”工作體系旨在打造秀英區政務“總客服”,通過12345熱線一個端口,有關職能部門加入“12345直通聯辦釘釘系統”平台,各類問題按職能劃分、按首問負責等原則精准快速派至責任部門進行處理,確保實現接訴即辦,讓群眾反映問題時不再“找不到人、摸不著門”。同時明確辦理時限,緊急類辦件30分鐘響應或到現場解決,非緊急類辦件30分鐘內簽收辦件,咨詢和建議類24小時內回復,投訴類48小時內回復。
“作為五源河公寓業主,要求在私家車位上申請報裝充電樁,為何遲遲不能解決?”西秀鎮長濱社區居民黃先生多次留言並於今年10月7日再次來電12345熱線反映了上述情況。
以往,面對這樣的咨詢,社區網格員犯了難,屬地政府沒少在各部門間做溝通協調工作,但地下車庫自有車位充電樁安裝仍遇到重重阻礙:小區建設前期未統一規劃電路,物業擔心改造鋪設線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敢貿然簽訂四方協議﹔電路改造、電樁管線布線和管線材質購買需要專業指導……鑒於此種情況,業主一直無法在自有車位上安裝充電樁。
“黨建引領 直通聯辦”工作機制試運行后,這樣的難題不再無解。在接到黃先生投訴后最短時間內,西秀鎮委、鎮政府,區住建局、區住保中心、長濱社區、長流供電所、小區物業公司等部門經實地考察、現場聯動等一系列工作后,在最短時間內簽訂了四方協議,2名業主成功安裝了充電樁。
吳丹表示,秀英區直通聯辦工作在試運行期間,通過梳理難點,為轄區居民辦實事、解難題,持續補充完善前期各項方案,有效把社會矛盾和隱患化解在基層。下一步,她們將繼續堅持以改革的姿態、創新的思路、務實的作風、一流的標准,以黨建引領“直通聯辦”工作為契機,以系統智治為支撐,推進基層治理數字化、精細化,繼續全力建設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為海南自貿港創一流營商環境和海口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