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新海港實現貨車“一站式”過海
登船不下車 省時更省心

在海口新海港,貨車有序排隊過安檢。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汪承賢 攝
“現在隻需在手機上操作,就可以繳納貨車過海船票費和通行附加費,簡單方便,節省了我們的時間。”11月24日下午,在海口新海港待渡的貨車司機陳海波對新海港優化過海流程連連稱贊。
陳海波說,以前過海先要排隊駕車上磅過安檢,然后把車停放在待渡場,再到售票大廳領取過磅IC卡,隨后前往征稽窗口辦理通行附加費業務,最后到自助機上一次性清繳過海船費和通行附加費,才能上船,整個流程需要排3次隊,大概需要30多分鐘,“有時候我們買完票了但前面的車還沒買,那就堵得大家都走不了。”
頻繁的排隊苦了貨車司機們,大家都希望能有所變化。
改變始於今年7月。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以“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為契機,多次深入調研、連續到新海港現場辦公 ,跟隨出島貨車司機走流程,深度體驗貨車司機過海的症結堵點。
“我們走訪發現,貨車司機辦理過海手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到不同的業務窗口辦理手續。此外,還要根據相關要求在不同的點位分別接受農業、交通征稽、公安、港口企業等多個單位的檢查。”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副局長庄華東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貨車司機多窗口、多流程、多手續辦業務的堵點,根源在於一直以來港口企業和駐港各單位各司其職,但從未意識到要將多部門的業務進行統籌,從未徹底打破政府和企業之間、政府部門之間的體制壁壘,為過海貨車司機打造“一站式”過海模式。
對此,海口市交通港航局協調省交通規費征稽局和港口企業,著力在解決車輛安檢繳費環節繳費不便、流程煩瑣方面下功夫。“在市交通港航局的大力推動下,我們在新海港推行合署辦公模式、增設自助繳費設備、取消提供車輛通行附加費繳費憑証、實施出島車輛全預約過海等舉措。”海口新海輪渡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超說,今年8月初,新海港實現了“一窗通辦”,司機隻排一次隊、隻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好過海手續,初步解決了貨車過海繳費環節多、程序煩瑣等問題。
推行“一窗通辦”模式效果顯著,得到了廣大貨車司機的認可。隨后,海口市交通港航局繼續為民辦實事,不斷優化貨車過海流程,分步驟實現司機不下車辦理手續。
“我們先將農業部門農產品檢測等信息推送至港口企業信息平台,於10月1日實現了綠色通道車輛司機不下車辦理手續。隨后又繼續推動公安、農業、交通征稽、林業、動植物檢疫等多部門數據聯通,搭建了貨車過海‘一站式’平台,於11月1日實現了新海港貨車司機全程不下車辦理手續。司機過磅安檢后,可在微信公眾號完成繳費並登船待渡。”庄華東介紹,相比於原來繁雜的排隊辦業務程序,為司機節省辦手續環節時間30分鐘左右,司機過海體驗有了質的提升。
當天,陳海波駕駛的貨車滿載農副產品,准備運往湖北。“我來港口前,已通過‘瓊州海峽輪渡管家’平台預訂船票。”陳海波說,貨車完成安檢、過磅后,他收到了一條平台推送的訂單信息,提醒他繳納柴油機動車輛通行附加費,繳費后收到了第二條推送信息,是船票費的訂單,全部訂單均完成支付后,便可排隊登船,十分便捷。
庄華東表示,為民辦實事不會止步於此,“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快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支持港口企業打造高效過海模式,同時還將加快新海港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實現人、小客車、大貨車分流進港,提升進港效率,此外,省市還將協同開展航運功能區劃調整,優化船舶進出港通航方式,減少船舶進出港時間和海上航行時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