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海口秀英區實現十九所學校課后托管服務全覆蓋

記者計思佳 特約記者陳創淼 通訊員符志敏
2021年12月20日08:35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創意作業趣味多 家長滿意學生樂

  康安學校的學生在足球興趣班上踢足球。 記者 封爍 攝

  康安學校學生進行啦啦操表演。

  康安學校學生現場表演新式“座位操”。

  日前,根據海口市教育局要求,海口市秀英區6所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進校園,感受學校課后服務的工作與成效,見証“雙減”政策推行成果。

  當天16時30分,在海口市康安學校,下課鈴一響,整個校園就喧鬧了起來,同學們背著書包奔向自己選擇的課后服務課堂。在一樓的陶藝教室,聽完老師劉丹丹對於制作“虎頭鞋”的講解后,30多個戴著圍裙的小學生坐在拉坯機前開始拉坯制陶。在旁邊的桌子上,擺放著學生們親手制作的陶藝作品。

  “在康安學校的校內課后服務課程中,陶藝課是最搶手的,一共安排了3個班,100多個名額。幸運的是,這學期我幫孩子搶到了,”看著桌上的陶藝作品,三年級學生唐佳的爸爸一臉欣慰,“孩子的收獲很大,陶藝課培養了她的動手能力和對藝術的感知力。”

  同時,在學校操場上,參加了武術、合唱、舞蹈、啦啦操、足球課的學生們,也在向家長們進行匯報表演。看到女兒站在台上,和同學們一起唱出旋律優美的歌曲,家長李德超很是驕傲。“自從參加了合唱班,女兒學習專注度提升了,性格也變開朗了。雖然每周安排的課時隻有兩節,但她每天晚上都會按照譜子練習,根本不用我們催促,看得出來孩子非常喜歡這門課。”李德超說,開展校內課后服務,不僅解決了雙職工家庭放學后接孩子不及時的難題,也讓孩子們的課外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雙減”政策對學生每天的寫作業時間進行了限制,特別是明確小學一年級、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書面作業減少了,教學效果如何保証,這是很多家長的疑慮。對此,在當天的家長開放日活動中,海口市康安學校還向家長們展示了老師們設計的創意作業。

  “有一天,狼來了,想吃小豬。印第安人看見了,拿起斧頭把狼趕走了,小豬得救了……”在一年級的教室裡,學生李夢媛正在向前來參觀的家長們講述自己制作的“拼音小報”上的童話故事。

  據介紹,為了鞏固拼音學習成果,老師曾小君安排學生們把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商標、貼紙裁剪下來,在旁邊注明拼音,制作成“拼音小報”,並把小報上的每個元素串成一個故事。“和過去機械地抄寫拼音字母不同,制作‘拼音小報’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除了認識鞏固拼音學習成果,學生的創新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素養都能獲得提升。”曾小君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此次舉辦課后服務開放日,讓家長走進學校,就是向家長進一步宣傳‘雙減’政策,看到學生的收獲和成長,了解學校的做法,從而獲得家長的支持。”海口市康安學校校長王曉燕介紹,該校的校內課后服務分為基礎托管和特色托管兩種類型。其中,特色托管包含31個班級,13種類型的特色課程,除陶藝課由外聘老師授課外,其余特色課程均由本校老師教授。目前,該校有2296名學生,其中1900多名學生參加了課后服務。

  “海口市康安學校的做法,是秀英區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秀英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秋季,秀英區全面啟動校內“5+2”課后服務,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435萬元保障學校課后服務開展,用於改善環境和優化服務條件。經統計,秀英區直屬19所學校(村完小和教學點不納入計算)全面開展課后托管服務,學校覆蓋率達到100%,全區學生參加率達到98.9%,教師參與率達到99.28%。

(責編:潘惠文、陳海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