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消費市場開啟“新賽道” 海南如何釋放更多經濟效益?

在文昌市“東郊寶椰”加工廠,工人在搬運加工后的椰子。記者 袁琛 攝
在文昌一家毛椰處理車間,工人在挖椰肉。記者 袁琛 攝
海南島嶼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的椰汁生產線。記者 袁琛 攝
文昌椰子大觀園內的特色椰子產品。記者 袁琛 攝
記者 袁琛 攝
12月20日下午,在位於海口市的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一樓展示大廳裡,除了展示春光品牌的椰子加工產品,還擺放著三十多種來自全球各地的最新椰子加工類產品。
“泰國IF品牌的100%純椰子水、美國Vita Coco的椰子水、國內企業菲諾的零糖椰汁、元氣森林的元氣早餐椰汁……”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黃春光雖有自己的專屬辦公室,但是他喜歡在這種開放的環境下辦公,在這裡和員工、同行聊聊全球椰子市場的最新變化。
黃春光早已察覺到:全球企業瞄上了“椰生意”,“椰子+”加出了許多新猜想。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理念加深認識,越來越多的椰子加工企業打出“健康牌”,天然、無添加、低糖等成為椰子消費市場的關鍵詞和流行風向標。
椰子,素來是海南的一張特色文化名片,在海南已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種植面積居全國之首。面對市場格局出現的新變化,在自貿港建設的背景下,海南產“椰”鏈面臨哪些新挑戰,又將如何釋放出更多經濟效益?
A
尋找“椰密碼”
消費市場出現新增長點,本土企業迎風而上
市場瞬息萬變,跨界催生網紅爆款。今年以來,瑞幸咖啡的“生椰拿鐵”成為爆品,上市一個月便賣了1000萬杯﹔一些國內外知名的飲品連鎖店,如奈雪的茶、喜茶、蔻蔻椰、COSTA等也紛紛推出椰子類飲料產品……
一時間,椰子的“美味密碼”再度被市場打開,開啟全新風口。
位於文昌市龍樓鎮的春光集團椰子產業加工園區內,一批全新的加工設備正在抓緊調試。黃春光說,今年3月,春光集團投資2億元對椰子加工產業鏈進行升級,一批新產品將在明年上市。“我們將通過提高加工環節科技含金量,贏得市場新的增長點。”
“我們的椰汁清補涼、椰子汁等產品開始布局國內市場,已與永輝超市、螞蟻商聯、北京美菜網等行業品牌建立合作,銷售額近2億元。”海南島嶼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郝偉表示,瑞幸生椰拿鐵的爆紅打開了椰子消費新通道,椰元素成為消費新引擎。“原來市場上銷售的都是純椰子汁,現在椰子芒果汁、椰子麥片汁等復合型椰汁,同樣廣受歡迎。”目前,該公司打造的“海南島”品牌椰汁產品已遠銷美國、日本、德國等海外市場。
在椰元素受熱捧的背景下,肯德基、瑞幸、喜茶等一些品牌也在海南尋求新的合作。
“肯德基等品牌已經和我們接洽,希望我們提供標准化的椰汁配料。”郝偉說,“目前我們正准備投入一套全新的無菌冷灌裝加工設備,能夠保持椰子的原汁原味,供應椰汁原料市場。”
新的椰子“美味密碼”帶來新市場、新合作,也給本土企業帶來新的成長機會。
海南椰語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玉明表示,椰子產業近年來頻頻得到資本青睞。“今年6月,上市公司九毛九注資椰語堂,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客流、現金流,還有寶貴的連鎖門店的管理經驗,加速企業成長提升。創業7年以來,椰語堂門店已經開設30多家,近期計劃再開5個門店。”
B
提升“椰引力”
在產業升級“十字路口”,需提升創新意識和能力
新的市場變化帶來新機遇,也讓不少本土椰子加工企業倍感壓力。
“國內椰子加工企業越來越多,尤其是省外企業用工、包裝和運輸等成本都比海南企業低,加上國內椰子加工食品行業標准不統一,海南椰子加工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海南文昌綠果島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裕超說。
“海南近年來椰子加工產品基本上仍停留在‘老三樣’——椰子糖、椰子汁、椰子粉。”王裕超表示,隨著健康消費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消費者認為糖果等不利於健康,產品需求量一直上不去。“如何研發新產品、開辟新市場,是海南椰子加工企業要直面的問題。”
長期研究椰子加工產業的海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陳衛軍直言,長期以來海南椰子加工企業面臨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難題,導致省內椰子加工企業對產業鏈的掌控力不強。
從種植環節來看,據省林業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省椰子林面積達51.79萬畝,佔全國種植面積的99%,僅佔全球的0.29%﹔我國目前年產椰子約3億個,佔全球產量的0.42%。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國內近九成的椰子靠進口,目前椰子市場需求變大,供小於求,原材料市場更加緊俏。
相關受訪企業表示,海南加工企業主要從印度尼西亞和越南進口椰子原料,但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椰子原料進口船期延長,原本從印度尼西亞到海南的椰子16天可到達,現在長達1個月。這個過程中,椰子破損率大大提高,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同時,也打亂了加工節奏,不利於企業去庫存。
提升海南企業“椰引力”,做精做深做長椰子加工產業鏈是關鍵一步。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如果一個椰子能產生6元的附加值,那麼深加工環節能獲利1.5元。“最頂端的利潤被有實力的龍頭企業拿走,海南大多數的小微企業隻能分得極少部分的利潤。”
在文昌市東郊鎮的一家毛椰處理車間,50歲的黃啟泰和妻子正在挖椰肉。“挖一個椰子能掙3毛錢,我們夫妻倆一起工作9小時,一天可掙250元左右。”
肉水分離、挖椰肉、削種皮,這只是椰子加工環節中最薄利的初加工環節。
“以東郊鎮為例,目前文昌椰子初加工環節屬於‘自由生長’狀態,這種碎片化經營限制集約化發展,對整個行業十分不利。”黃春光介紹,目前,在東郊鎮一個家庭至少有2個人從事椰子加工,全鎮有120家小作坊做椰子加工,中等規模的有48家。
目前,全國注冊椰子加工企業有1279家,生產各類椰子產品260余種。海南椰子加工企業共359家,佔全國總數的28.1%,以中小微企業為主。年產值超過億元的企業有椰樹、春光、南國等,不超7家。另外,海南還有400多家未注冊的手工作坊,總產值約100億元。
前端的原材料依賴進口,后方也有“市場追兵”。近年來,江蘇、廣東、河北等地的椰子產業發展迅速,尤其是椰汁、活性炭等產品市場佔有率較高,產值過億的企業有蘇薩、華淨、歡樂家、木林森等10多家。
“中國的椰子加工產業規模很大,海南佔比不到1/5。”郝偉直言,省外企業研發新產品能力較強,引領市場消費的經驗值得省內椰子加工企業借鑒學習。我省中小微椰子加工企業佔比高,亟需政府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引導企業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
陳衛軍認為,擴大椰子種植面積是發展椰子產業的長期布局,而推動椰子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在於緊緊抓住海南椰子產業的優勢環節,即加大對第二產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培育、壯大海南椰子加工企業,突出優勢,引領整個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目前,海南的椰子加工企業正處在產業升級的‘十字路口’,需要政府、高校等根據產業發展特點進行可持續引導和支持,重點是培養企業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開發出更多附加值較高的新優特產品。”
C
打開“椰市場”
充分發揮“支點作用” 撬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事實上,今年以來,椰子產業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打開,直接積極地傳導在椰子產業鏈的供應端。
文昌市東郊鎮的鼎椰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崗坦言,原先鎮上隻有10家左右青椰子收購商,在今年夏天,這個數字突破了80家。椰子價格也有所上漲,淡季的採購價從2元錢/個漲到4元錢/個,高峰期甚至達到5元錢/個。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早期曾有企業採取“企業+農戶”的模式,引導當地農民種植椰子樹,但由於土地資源緊缺,椰子生長周期長,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另外,海南目前種植的高種椰子適合用於深加工,但很多高種椰子僅作為鮮食飲用,導致椰肉沒有合理利用造成浪費。“矮種鮮食椰子,周期短,收獲快,如果鼓勵農戶多種植,可在一定程度緩解加工市場的供給壓力。”該名業內人士說。
《海南省椰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到2025年,計劃新增椰子種植面積25萬畝,培育一批產值超過10億元椰子加工龍頭企業,建設一個國際椰子交易中心、一座椰子文化博物館,打造一批椰子主題旅游景區、休閑農庄、庭院經濟示范點,實現椰子產業總產值達到230億元。
“近年來,椰子所正在積極推廣‘文椰2號’‘文椰3號’等矮種鮮食椰子新品種。”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員孫程旭表示,接下來,椰子所將重點培育適應海南發展的高產、早結、高抗椰子優良品種,推廣豐產高效栽培技術、椰子產品綜合加工利用技術,提升生態高效理念等措施,切實提高企業和農戶種植椰子的經濟效益。
對於椰子依賴進口的問題,陳衛軍建議主動“走出去”,讓原料順暢“引進來”。“建議由政府部門主導,將現有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兩個國家進口椰子原料,擴大至菲律賓、斯裡蘭卡、印度等國家進口,通過擴大原料供應渠道,降低企業進口成本風險。”
陳衛軍表示,在海南建設自貿港的背景下,椰子產業要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充分發揮海南的“支點作用”,尤其是2022年1月1日起,RCEP協議即將生效,海南椰子產業應該提升產業格局,“一盤棋”統籌東盟原料市場、國內消費市場發展,用“支點”去撬動整個國際椰子產業。
《規劃》還提到,布局椰子加工產業園區。黃春光說,鑒於目前海南椰子加工產業整體存在“小弱散”的局面,建議制定行業標准,建設椰子加工產業園區,集聚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一批小微企業,抱團發展,建設國家標准化的產業項目,引領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讓小微企業沒有后顧之憂。
王裕超呼吁,椰子加工需要熟練的技術工人,以及配套的設備資源等,政府部門要慎重考慮椰子加工產業園區的選址,最好能選擇在加工產業已經有些規模,產業工人比較集中的地區,比如文昌市東郊鎮等。
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好“椰市場”,在自貿港機遇發展下,椰子產業將迎來新機遇。
“目前公司已開設FT賬戶,在跨境投資方面的現金利用率更加高效。未來,隨著海南自貿港政策陸續落地,將吸引更多的企業來海南投資,一起做大海南椰子這塊蛋糕。”黃春光表示,海南具有產地優勢,以及產業集聚、文化品牌等優勢,還有自貿港政策優勢,這都是海南做大做強椰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自貿港建設將帶來更多的人才、客流,有人氣才聚財氣,椰子產業未來值得期待!”趙玉明說。
2020年
海南省椰子林面積
達51.79萬畝
佔全國種植面積的99%
我國目前年產椰子約3億個
佔全球的0.42%
目前
全國注冊椰子加工企業1279家
生產各類椰子產品260余種
海南椰子加工企業共359家
佔全國總數的28.1%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