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2022際會“楓”雲看海南

記者 郭暢
2021年12月29日08:37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尖峰嶺雲海。 孫諾 攝

  眾多游客登上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尖峰嶺景區主峰看日出。記者 李天平 攝

  五指山紅葉迎來最佳觀賞期。 特約記者 蒙鐘德 攝

  編者按

  海南除了碧海藍天,還有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眼下時節,既可登高觀山海一線的日出雲海,又可看層林盡染的滿山紅葉,在紅藍詩意中迎接新的一年。生機盎然,“楓”雲際會,寓意2022年一個美好的開始。

  別說你不解楓情

  在詩意世界裡,楓葉大都與送行、遠行有關。

  “楓葉荻花秋瑟瑟”,是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送客的傷感﹔“西風吹老丹楓樹”,是納蘭容若對“千古興亡”發出的長嘆﹔“江楓漁火對愁眠”,蘊含了唐人張繼浪跡天涯的悵惘。但人們最朗朗上口的,依舊是杜牧《山行》中的名句“霜葉紅於二月花”。

  詩人為何歌頌楓葉?如果你還不解“楓情”,那就在辭舊迎新之際,帶上家人到五指山一睹“紅顏”吧。

  “楓”景無限

  12月末,當北方已是冰天雪地,不用穿羽絨服的海南人,喝完早茶換上厚衣服,沿著中線高速一直走,悠然地到山裡看紅葉。散落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片區的成片楓林早已換上“紅妝”,等候著各位了。

  五指山上的紅葉,主要是楓樹和銀杏等樹科,長在山腰,那連綿不斷的山巒,層層疊疊的火紅楓葉,與詩中的描述如出一轍。小路旁、溪水邊、叢林裡、山谷間,那紅艷艷、美燦燦的片片山林,楓葉傲笑其中,隨著欣賞角度的不斷變化,令人陶醉,給人以美的熏陶。

  進入冬季,叢林寒氣、天氣多變,在夕暉晚照下,五指山麓楓葉流丹,泉水中漂浮的楓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晶瑩剔透。背光賞楓,瑪瑙花紋又是楓葉一絕,層林盡染,如爍彩霞,竟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

  楓葉為什麼那麼紅?小時候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楓葉是烈士的血染紅的。在瓊崖孤島奮戰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歷程中,五指山革命根據地升起了海南島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建立了孤島奮戰最后一個敵后根據地。實際上,楓葉變紅是楓樹對自然界壓力反應的結果,與楓葉的結構和五指山的氣候變化有關。

  所謂秋山如醉,主要是指進入秋季后,各種落葉林性的樹葉、植被由於氣溫下降、光合作用減弱和水分的逐漸失去,而呈現出不同顏色所構成的一幅萬紫千紅、滿山紅遍的景觀。而五指山的秋天似乎來得慢一些,每年12月到次年1月,當你走進神奇的五指山,漫山遍野,楓葉紅的像火,燦的似霞,它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冬天五指山的熱烈歡快。

  追“楓”攻略

  常年追“楓”的攝影師都知道,天氣愈冷,楓葉愈紅,要想拍到漫山遍野如同火燒的楓葉,還得往海拔相對較高的山腰上去。

  今年,幾次寒潮過后,生長在五指山水滿鄉一帶的楓樹,於林濤中托出一片片彌散的紅雲,堪稱海南“香山”。越向上走,視野漸漸開闊,放眼望去,一抹抹楓葉紅由一叢引燃一溝,從一溝蔓延到一山,最終不可遏制地紅透半邊天,催生出色彩斑斕的賞楓盛景。

  五指山楓葉景觀是我國最南端的紅葉景觀地區,楓樹以三角楓為主,長勢良好,色彩艷麗,從山腳到山頂,景觀層次分明。

  當地人告訴我們,這裡的楓葉景觀之所以持續時間長,是因為五指山地處海南中部山區,海拔較高,氣溫比低海拔地區低3℃-5℃,故而楓樹變色時間較長。

  專業攝影師不一會兒就拍了一組航拍大片。換了俯視的角度,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確實是調色盤,漫山遍野的楓葉與周圍其他常綠樹種,構成一幅大氣雄渾的自然景象。

  每年11月底至次年2月為五指山楓葉觀賞期,每日下午16時至18時為最佳觀賞時段。氣溫越低,楓葉越靚麗,加之地處山區,溫度差異讓山間的楓葉變色層次感更加明顯。

  准備離開時,地上掉落了幾片楓葉,彎腰撿起來,它們像是印著時間的明信片,每一片都是獨一無二。回到開頭那個問題:詩人為何歌頌楓葉?大概因為這是一種生命價值的體現,楓葉把整個綠色青春獻給太陽后,也使自己有了太陽的色彩。

  雲在天涯等你來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山水畫和水墨風,是中國人獨有的與天地往來的方式。在海南,見藍色海洋,不難也不新奇,但要是想看“日出雲海”,還是得下點功夫。尖峰嶺的雲海,使得群峰若隱若現,在虛幻的意境中,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感油然而生。

  熱帶雨林裡的藍色雲海

  尖峰嶺位於海南島西南部,北部與東方市接壤,西部和東部與樂東黎族自治縣相鄰,森林覆蓋率達98%。尖峰嶺主峰海拔1412米,因形似尖刃而得名,是我國唯一山海相連的熱帶雨林公園,其熱帶雨林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可與南美亞馬遜熱帶雨林相媲美。

  尖峰嶺原始森林自然景觀有“臥佛仙山”“天池映月”“尖峰觀日”“黑嶺望海”“銀河飛瀑”“古道幽洞”“元軍下馬營”等。對於不少人來說,跨年不圖熱鬧,與家人、朋友去山頂一邊談天說地、一邊等待新年初升太陽,欣賞日出的美妙,無疑也是一大享受。

  與黃山相比,海南尖峰嶺的日出雲海不算出名,但在熱帶雨林中看此景,應該另有一番風味吧。

  看日出得“自我犧牲”一下起個大早,凌晨4點鐘左右,我們就沿著蜿蜒的山路驅車前往尖峰嶺主峰了。車程大約需要40分鐘,到山腳下停車開始爬山,大約1.5小時可以抵達山頂觀景台。如果中途感覺疲勞,可以在半山腰的平台上休息,山路上也有提醒海拔高度的路標,主峰海拔1412米。

  登山的毅力,大抵是來自雲海浮現眼前的那一剎。看到標志信號塔就証明已經登頂了。山頂很冷,需要穿著厚衣服,一些游人從露營的帳篷中鑽出來,裹著大衣,拿出相機,等待記錄雲海美景。

  這時,一大片白光從夜幕的邊沿泛出,遠山近嶺現出了模糊的輪廓,雲霧開始映入眼帘,像棉絮,似輕紗,飛來蕩去,盤旋繚繞在山峰間,把尖峰嶺點染得有幾分仙氣。

  游客們開始逐漸佔據“C位”,與身后的雲海合影留念,爭分奪秒的樣子,怕是雲海會稍縱即逝。大家凝視著東方,靜等日出,在這裡,伸手可觸雲端,隨意一捧就可以捧到滿懷的雲霧,人們完全沉浸在尖峰嶺的雲海中了。

  茫茫雲海中的日出魅力

  尖峰嶺曾是新中國第一個以熱帶雨林為類型的國家公園,擁有我國現存最為典型、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之一,如今被納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尖峰嶺分局管理。

  尖峰嶺主峰古稱“小黎騖山”,素有“南海仙山”的美譽,遠遠望去,像尖刀一樣直插雲端,巍峨矗立。山上常年雲霧繚繞,有林海、大海、雲海、霧海“四海”奇觀。

  在尖峰嶺主峰,可以清晰看到,有西部“龍抬頭”之稱的樂東龍沐灣,隻見遠處碧海浩瀚無垠,玉帶銀沙蜿蜒曲折,山海一色,恍若仙境。更難得的是,尖峰嶺主峰能見度很高,一年有200多天,可以清晰看到遠處的大海,是登山觀海的好地方。

  當東方吐出魚肚白時,激動人心的新年日出即將揭開神秘面紗。驀地,從海天交接處露出一個紅色的小光點。紅點很快變成了圓弧,這個圓慢慢清晰,豐盈。最后,在五彩繽紛的朝霞簇擁下,胭脂色的朝陽騰空而出,在橙黃色的天幕上徐徐上升,像一個懸挂在天空的瑪瑙盤,發出溫暖的光芒。

  “真是不虛此行!”游人們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的確,眼前景象告訴人們,新的一天就要開始了,太陽意味著朝氣蓬勃,告別昨日的陰霾。

  告別了日出雲海,下山路上,時間充裕,人們走走停停,可以去“天池”“鳴鳳谷”等景點。尖峰嶺天池面積很大,四周群山環抱,山色倒影在湖中,沿著蜿蜒的繞湖木棧道或騎行或徒步,可觀山色湖景,美不勝收。

  在天池的東側有一條山澗延綿幾公裡,山澗中巨石嶙峋,古樹參天,山泉奔涌,野趣橫生,紫荊瀑布位於這條山澗的高處,瀑布下面的水潭清澈無比。

  旅行小貼士

  海南熱帶雨林的“大家庭”

  無論是五指山還是尖峰嶺,如今,它們都是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成員”之一。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位於海南島中南部,地處東經108°44′32〞至110°04′43〞,北緯18°33′16〞至19°14′16〞,跨五指山、瓊中、白沙、昌江、東方、保亭、陵水、樂東、萬寧9個市縣,面積4269km2。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森林覆蓋率為95.85%,涵蓋了海南島95%以上的原始林和55%以上的天然林,擁有中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是世界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屬於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之一,是海南長臂猿在全球的唯一分布地。

  五指山、鸚哥嶺、猴獼嶺、尖峰嶺、霸王嶺、黎母山、吊羅山等著名山體均在其范圍內,被稱為“海南屋脊”﹔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海南主要河流均發源於此,被譽為“海南水塔”。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周邊地區,至今還保留著質朴的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如黎族苗族“三月三”、黎族苗族歌舞、黎家婚禮等。每年農歷三月三,各村寨未婚的黎族苗族男女青年會穿上鮮艷的民族盛裝,成群結隊到曠野上聚會,在鼓笛齊鳴中起舞同歡、對歌傳情。

  觀雲點

  五指山

  鸚哥嶺

  猴獼嶺

  尖峰嶺

  霸王嶺

  黎母山

  吊羅山

  賞楓地

  五指山毛道鄉牙日路段

  五指山毛道鄉政府周圍

  五指山毛道至保國路段

  五指山阿陀嶺森林公園

  五指山太平山水庫

  五指山水滿牙排

  五指山黎峒大觀園

  五指山雅賓熱帶雨林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