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海南制度創新推進營商環境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

記者 陳雪怡 劉夢曉 李夢瑤
2022年01月23日09:31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改革聚合力 發展更有力

“解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和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有一把“鑰匙”——制度創新。

制度創新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關鍵一招,其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增添動力,也為公平、透明、可預期注入活力。

商事登記“全省通辦”制度、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省統一化、標准化、信息化……海南正以制度創新推進營商環境建設,以改革賦能營商環境優化。

農民工不再憂“薪”

“一個窗口對外”形成根治欠薪問題合力,以制度優化營商環境

“多虧了工資糾紛服務中心的介入,讓我們拿回工資的速度比想象中快了很多。”2021年10月21日,在海口市美蘭區拖欠農民工工資糾紛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美蘭區糾紛服務中心)的介入下,曾在海口市三江博鴻項目工作的工人張雙全和工友順利拿回共計31.96萬元的工資。

去年9月,美蘭區在全省率先設立糾紛服務中心,海口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美蘭分局社會保障行政執法大隊、區法院、區司法局、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聯合進駐辦公,通過“一個窗口對外”,解決當事人投訴無門、多頭跑路,各部門重復受理、推諉流轉等堵點問題。

“遇到拖欠工資的事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政府主動把服務送上門的還不多。”工人潘金州說,施工方共拖欠了包括他在內40名工人的工資,本以為要回這筆錢是件難事,但美蘭區糾紛服務中心得知此事后,主動對接,並通過普法宣傳、協調解決等多種手段,最終協調施工總承包方發放了工資。

美蘭區糾紛服務中心設立的背后,實為制度的創新——“中心充分發揮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化解矛盾糾紛的作用,形成根治農民工欠薪問題的合力。”美蘭區糾紛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各部門信息共享、無縫對接,實現調、裁、訴高效銜接,大大節省了時間、人力和資源成本。

更多的制度創新正在形成更強的改革合力——海南多舉措根治欠薪,2021年累計為2萬多名農民工追回工資近4億元。“通過制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相關制度,既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又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了市場公平競爭,將為加強我省勞動力市場監管、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健全的制度保障。”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審批服務“送上門”

服務做“加法”,流程做“減法”,拉近與企業、群眾的距離

“根本不用我們跑腿,証照全辦齊了。”去年,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鎮的一處苗圃基地前,基地負責人王毅接過嶄新的《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証》,難掩興奮神情。

王毅在當地從事林木育種工作。正當他准備與部分客戶簽訂種苗銷售訂單合同時,才意識到自己還未辦理相關証照,無法開展銷售經營活動。“平時業務繁忙,再加上沒經驗,確實不懂如何辦理。”無奈之下,王毅聯系瓊中行政審批服務局農林水利審批室尋求幫助。

獲悉辦事群眾的困難后,瓊中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攜帶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驅車10多公裡前往該基地,現場為王毅核發《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証》。考慮到苗圃基地的標准化建設管理工作,該局還主動對接林業部門,一同為王毅提供靠前指導服務。

享受到如此貼心服務的並不隻有王毅。去年,瓊中行政審批服務局了解到,瓊中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股份有限公司需要申報烏石信用社辦公樓項目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証,隨即主動將服務窗口前移,讓企業負責人足不出戶便領到了所需証照。

“從坐等審批到上門服務,拉近的不僅是與企業、群眾的距離,更是服務理念、工作作風、審批效能的根本性變革。”瓊中行政審批服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成立了工程建設項目服務專班,抽調精干力量組建“上門審批小分隊”,通過“事前服務指導、事中加速審批、事后跟蹤推進”的工作協調機制,力求實現政務服務與企業、群眾需求的無縫對接。

政務能效做“加法”,審批流程做“減法”。目前,瓊中已將食品(含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証核發等11個事項納入“1+1”審批組合服務,形成“變更+延續”“補發+變更”等系列組合,實現一次申請、並聯審批﹔在10個業態31個行業實現“一單告知、一表申請、一並審批、一証准營”﹔推出“三合一”模式,讓外線工程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由25個工作日縮減至3個工作日,進一步為項目“鬆綁”、為企業“減負”。

(責編:潘惠文、陳海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