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全國愛耳日”:保養耳朵應從這六方面下手

2022年03月03日10:22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3月3日電 (孟凡盛)3月3日是第二十三個“全國愛耳日”,也是第十個“世界聽力日”。今年全國愛耳日活動的主題是:關愛聽力健康,聆聽精彩未來。世界聽力日的主題:謹慎用耳,耳聰一生。記者採訪到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簡稱:海醫二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吳湘明,請他為廣大市民帶來關於保護耳朵的健康科普。

吳湘明介紹,正常聽力者雙耳聽閾為20分貝及以下,聽力沒有這麼好的人就是有聽力喪失。聽力測試時,大於20dB的聽力閾值表示臨床聽力損失。

聽力損失如果得不到解決,會對生活的許多方面產生負面影響:溝通、兒童語言和言語的發展、認知、教育、就業、心理健康以及人際關系等。

聽力損失的影響不僅僅是由嚴重程度決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採取的臨床或康復干預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環境對聽力受損者的需求的反應程度。

吳湘明說,造成突發性耳聾主要原因有三點:

1.不良生活方式是致聾主因之一。年輕人因為學習緊張、考試壓力大,或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煲電話粥、K歌、通宵打麻將、熬夜加班,這是時下一些中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覺中,不少人的聽力嚴重受損,容易發生突發性耳聾。

嘈雜的噪音也是造成突發性耳聾的大元凶。噪音易奪走聽力,長時間置身噪音工作環境中,如果不注意調節和休息,很容易引發突發性耳聾。

2.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病毒感染,較多患者在發病前有感冒病史。

3.腫瘤因素,尤其是聽神經瘤或面神經瘤引起患者聽神經受壓,也會導致聽力突然下降。

還有部分發病人群的病因是內耳血運異常。供應內耳的是迷路動脈,比較小,容易造成痙攣或者血管栓塞,引起供血不足,造成聽力下降。

如何保養耳朵?吳湘明表示要從六個方面入手:

1.避免噪聲刺激

雖然耳朵有一定的保護機制,但是當聲音特別大或者長時間的噪聲刺激后保護機制會失效,從而對內耳造成損傷,進而就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所以應該改掉長時間戴耳機的習慣,更要改掉在嘈雜環境中戴耳機聽音樂遮擋噪聲的習慣。如果必須暴露在噪聲中應積極使用耳塞。

2.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

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就是氨基甙類抗生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慶大霉素等)。使用時應注意聽力或者耳鳴的變化,如果近親屬中有耳聾患者的更要注意,因為如果有遺傳性線粒體異常的話可以出現“一針致聾”,敏感者甚至使用相關藥物滴眼后就會出現耳聾。

3.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著急、生氣、疲勞、熬夜都是誘發因素。

4.孕期應積極避免病毒性感冒

特別是孕早期,正好是耳部結構發育的時期,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耳部結構發育的異常,從而出現耳部畸形或者聽力異常。

5.中耳有炎症時應積極治療

長期的炎症刺激會形成慢性中耳炎,炎性刺激會對我們的聽小骨造成破壞從而影響聲音的傳導﹔鼓膜表面的上皮可以通過穿孔進入我們的中耳形成膽脂瘤,而膽脂瘤會對中耳甚至內耳造成破壞,從而可能出現包括面癱、腦膿腫等一系列嚴重的顱內外並發症。

6.一旦有問題應該積極就診

醫生根據耳聾的情況及性質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因為研究表明“聽力下降越早治療,可能的效果越好”。

吳湘明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人感覺掏耳朵非常爽。其實,掏耳朵操作不當有很多危害,可能會造成耳道發炎,耳屎出不來反而越掏越深造成耳道堵塞而影響聽力,嚴重的情況還會造成鼓膜穿孔,甚至顱內感染。另外,耳道的皮膚很薄,比較嬌嫩,頻繁掏耳朵會接觸摩擦損傷耳道的皮膚,造成炎症﹔此外,用手或者不干淨的工具掏耳朵可能會把微生物帶到耳道內,造成耳道感染,形成濕疹。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