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昌江發揮“她力量”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 劉婧姝 特約記者 黃兆雪
2022年03月09日08:45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巾幗紅”扮靚山海黎鄉

  王炸村女龍舟隊訓練場景。 (受訪者供圖)

  保突村村民在制陶。 記者 陳元才 攝

  時代召喚巾幗,奮斗成就夢想。昌江黎族自治縣有一群巾幗,為推進昌江實現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重要力量。

  3月8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記者走進昌江,聆聽動人故事:她們或用小小龍舟,劈波斬浪為省爭光﹔或返鄉創業,在傳承與保護黎族制陶技藝的同時,成為帶領群眾就業增收的“領頭羊”﹔或走村入戶,關心婦女身心健康,將“兩癌”救助落到實處……

  王炸村女龍舟隊 賽場上的“王炸”

  賽龍舟是在民間廣泛開展的傳統體育項目,昌江十月田鎮王炸村有這麼一支隊伍,她們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全是來自農村的婦女,她們為省爭光,拿下了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的多枚獎牌。

  “姐妹們,起來跑步了,要時刻保持體能。”3月5日一大早,王炸村女龍舟隊隊長王海麗在訓練群發送集合信息,龍舟隊的隊員紛紛響應,組成一支晨跑隊伍,在村道跑動起來。

  今年40歲的王海麗在龍舟隊裡擔任舵手,個頭隻有1.53米,卻大步領跑在前。“雖然已經40歲了,但我的體能很好,希望可以一直劃下去,拿下更多的獎項。”王海麗說。

  2018年5月,昌江民宗委在全縣范圍內選派參加全省第六屆少數民族運動會的隊員,當時已是王炸村村醫的王海麗由於體能過硬、又有多次參加村內籃球比賽經驗,便應下了這一任務。

  “我們王炸村的婦女個個身強體壯,又熱愛體育運動,我沒有多想,既然接下了任務,就一定要取得好成績。”這是王海麗組建女龍舟隊的初心,但缺少隊員、訓練資金,甚至連教練都沒有,組建隊伍實為不易。

  王海麗在困難重重的情況下,找到了村裡的姐妹,挨家挨戶發動她們加入。“訓練和比賽是‘不務正業’,耽誤干農活,家人不支持。”隊員符連玉說,面對家人的反對,王海麗多次往返家中做思想工作,最后成功召集到14名姐妹,組建了龍舟隊。

  王海麗告訴記者,隊員自主摸索訓練,由於不專業,隻會用蠻力劃船,連方向都控制不好。她意識到,不經過專業訓練是無法走向賽場的。於是又幾經輾轉,找到了2位教練,讓訓練逐步走向正軌。

  2018年7月,僅訓練2個月的王炸村女龍舟隊亮相全省第六屆少數民族運動會,首次參賽便獲得了女子組250米和500米第一名的好成績,拿到了全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運動會的入場券,而后屢創佳績。截至目前,女龍舟共拿下近10項獎項,成為賽場上真正的“王炸”。

  “她們的勇敢、堅毅,讓我們所有人都動容,希望在未來的比賽中再接再厲,再創佳績。”王炸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浩說,第七屆全省少數民族運動會擬於11月在三亞舉辦,如今隊員們個個信心十足,靜候開賽。

  創業“娘子軍”帶動黎陶產業化發展

  黎族傳統制陶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黎族泥條盤筑制陶技藝傳承人劉梅珍,通過成立昌江保突黎陶制品專業合作社,促進黎陶產業化發展,帶動當地300多名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增加約1萬元,打造了一張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昌江文化名片。

  “合作社現在有50個品種,還有專業的研發團隊,可以根據需求設計產品……”3月4日,在昌江保突黎陶制品專業合作社,社長劉梅珍一邊忙著電話洽談合作,一邊指導黎陶產品生產。

  “保突村婦女擅制陶,過去村裡存有大量的精美陶器卻被擱置在角落,我們守著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卻沒飯吃,制陶的手藝也面臨失傳的危機。”劉梅珍因此有了創業的初心,在村裡創辦制陶館,把當地婦女召集起來,共同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為此,2012年劉梅珍放棄了原本在海口的高薪工作,回到了家鄉成立合作社。2015年,在政府的幫助下,具備規模化生產的制陶館建成了,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還有不少收藏家慕名而來,合作社先后獲得了“昌江農村婦女就業創業示范基地”“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等多項榮譽。

  “現在合作社尋求轉型,從傳統的制陶到生產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端產品或文創產品,在產品研發上還需多下功夫。”今年2月,合作社迎來了新年的第一筆訂單,生產1000件左右的茶罐、鹽罐等伴手禮。當前文旅融合發展勢頭強勁,劉梅珍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如何讓黎陶產品走向更大的舞台,是她為之奮斗的目標。

  讓劉梅珍欣慰的是,近年來除了帶動當地村民就業的同時,在合作社學了制陶技藝的學員紛紛走入星級酒店或校園擔任陶藝師,將制陶技藝進一步傳播出去。

  “從2017年開始,我就在棋子灣開元度假村做陶藝師,收入穩定,而且還能讓更多來昌江旅游的人了解我們傳統的技藝。”保突村村民劉拜英說。

  思想宣講春風化雨“兩癌”救助暖人心

  在昌江提起巾幗,人們耳熟能詳的是“植樹娘子軍”陶鳳交。3月4日,2022年“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之一巾幗事跡宣講活動走進昌化鎮昌城村,講述陶鳳交和她的姐妹植樹造林的先進事跡、最美志願者陳曉麗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奔赴涼山支教等先進女性典型事跡。

  “陶鳳交和她的姐妹們用最好的青春,凝固了流動的沙丘,讓昌江棋子灣萬畝沙漠變成綠洲,她們堅韌不拔的意志,永不言敗的決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宣講員吉家燕說。

  思想宣講春風化雨,關愛婦女見行動。

  “兩癌”(宮頸癌和乳腺癌)是35歲至64歲女性高發癌症類型,在昌江,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制約不少農村家庭發展的重要原因。近年來,昌江婦聯在全縣實施關愛農村婦女“兩癌”救助計劃,對患“兩癌”及癌前病變的原建檔立卡戶、農村低保戶和農村特困戶中的婦女給予每人每年2萬元資金救助,減輕患者家庭負擔。

  3月7日,昌江婦聯聯合海南恆基集團共同慰問20名“兩癌”婦女,將慰問金及慰問品送到她們手中,鼓勵她們積極面對生活。

  “感謝政府的關心和幫助,此前因家庭收入少,又怕給家人添麻煩,身體不舒服也沒有去檢查。”七叉鎮乙勞村村民洪玉珍坦言,直至2021年8月,她在婦聯工作人員幫助下去到醫院檢查,發現患有乳腺癌,可治療費用讓原本家庭收入微薄的她雪上加霜。“好在政府補助,治療費用節省了不少,做完手術后,生活又燃起了希望。”

  2021年,昌江婦聯積極爭取省婦聯“兩癌”救助金30萬元,救助18名農村低保戶、農村特困戶和建檔立卡貧困“兩癌”患病婦女,爭取到省婦聯中海油“同舟工程——救急難行動”救助金32.7萬元,救助34戶患病困難家庭,爭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7萬元,救助7名低收入“兩癌”患病婦女。

  “今年我們計劃將‘兩癌’救助列入2022年‘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申請省級資金20萬元,旨在切實減輕患病婦女家庭負擔,讓她們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愛,幫助她們重新樹立生活信心。”昌江婦聯主席符燕說。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