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安居房配套設施要有啥?怎樣布局?提建議
海南省安居房套型面積擬分為5種,不大於120平方米

近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於征求《海南省安居房建設技術標准》(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安居房套型建筑面積擬不大於120平方米,要配備租賃式養老住房、共享設施、垃圾收集、健身場地、老幼活動場地、健身步道、智能信包箱、AED等配套設施。
征求意見稿表示,安居房應按套型設計,滿足安全、舒適、衛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套型面積分為5種:最小套內建筑面積49平方米至53平方米的,套型建筑面積區間為65平方米至70平方米,可分居住空間數2人至3人,使用人數為1人至3人﹔
最小套內建筑面積56平方米至60平方米的,套型建筑面積區間為75平方米至80平方米,可分居住空間數3人,使用人數為2人至4人﹔
最小套內建筑面積64平方米至68平方米的,套型建筑面積區間為85平方米至90平方米,可分居住空間數3人至4人,使用人數為3人至6人﹔
最小套內建筑面積71平方米至75平方米的,套型建筑面積區間為95平方米至100平方米,可分居住空間數4人,使用人數為4人至6人﹔
最小套內建筑面積83平方米至90平方米的,套型建筑面積區間為11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可分居住空間數4人至5人,使用人數為5人至7人。
安居房套型的建筑面積不應大於其中的規定,最小套內建筑面積不宜小於其中的規定,可分居住空間數宜符合規定。
征求意見稿要求,安居房建設規劃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配套建設、綜合開發。規劃布局應與周邊環境、道路、綠地系統相結合,並充分考慮當地氣候特點、地形地貌條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宜銜接周邊城鎮空間,體現城鎮風貌和文化特色。
在配套設施方面,要求安居房居住街坊宜按2%至5%的比例配置租賃式養老住房。同時,安居房居住街坊宜適當配置公共客廳、公共食堂、公共廚房、共享農場、共享果園等增強鄰裡交往的公共設施。每個居住街坊宜設一處共享種植綠地﹔五分鐘生活圈內宜設一處公共食堂。
在室外環境方面,征求意見稿特別提出了要有防疫空間,居住街坊入口處宜設置防疫緩沖空間,場地應滿足消毒測溫、救護車停放及運輸病人的需要。在全齡友好方面,提出了無障礙住房安居房應設置方便殘疾人、老年人使用的無障礙住房套型,無障礙住房比例不應少於2%﹔要設置無障礙出入口、無障礙電梯、兒童托管場所。
征求意見稿明確安居房交付時,配套設施同步竣工,安居房的市政公建配套應按照相關要求同步竣工。安居房的供水、供電、燃氣、供熱、排水、道路、照明、通信、有線電視、綠化、消防、安全防范等配套基礎設施工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完成建設。
此外,由運維團隊負責安居房的建筑及結構主體、系統及設備設施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重點部位或功能空間進行運行維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