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來自海南自貿港的三個故事

記者 王曉櫻 陳怡
2022年04月13日16:4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項目的選址先后三次變更,政府還能為企業提供支持和服務嗎?

   企業出現巨額資金缺口,項目面臨停建,政府會伸出援手嗎?

   拖了10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政府還能解決嗎?

   這些問題,三家企業用他們在海南的真實故事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凸顯了海南自貿港的營商環境正在加速優化,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正在不斷上升。

  企業三易選址 政府全程服務

   張慧是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回憶起項目落地初期的曲折過程,她說:“可謂一波三折,但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洋浦工委管委會的誠意和決心,感受到政府部門的‘店小二精神’。”

   被海南自貿港政策吸引,張慧來海南投資。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項目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后,洋浦引進的首個適用加工增值政策的重點項目。最初,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與洋浦工委管委會組成聯合選址工作組開展前期工作,考慮到項目吞吐量較大,貼近碼頭區域有利於降低企業物流費用,提升周轉效率,第一次項目選址在保稅港區最南端靠近碼頭一線600米左右的黃金地段。

   可是在現場踏勘以及周邊走訪過程中發現,企業投產后可能涉及夜間生產運營,對周邊居民生活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為保障老百姓權益,選址隻能另作考慮。

   第二次項目選址在洋浦保稅港區西北側地塊,貼近即將啟用的新卡口,進出保稅港區交通十分便利。在現場踏勘過程中,卻又發現以前的蒸汽管道將地塊一切為二。

   “區內部分企業已經生產,更改蒸汽管道將給區內企業造成停產停工,方案不可行﹔探討又發現廠區分割后,將大大降低工廠整體布局的生產效率,選址工作隻能另作考慮。”洋浦工委管委會負責人介紹。

   第三次項目選址在保稅港區的東北側,地塊規整,貼近擴區后的主干道,后期項目展示度較好。“地塊雖然距離碼頭稍遠,但工委管委會協調碼頭公司與我們企業共建了傳送裝置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十分滿意。”張慧說。

   張慧表示,項目從接洽到三次更換選址再到最后開工,通過極簡審批,僅用了兩個半月。在加工許可等備案審批環節,多部門加快前置審批,僅用4個月就完成審批手續。從開工到首個車間投產僅用時6個月,相比公司在另一省份投建的項目,海南洋浦這個項目是它的6倍,建成投產時間卻提前了21個月。

   在試生產僅3天后,洋浦港海關受理放行澳斯卡加工增值內銷大豆油500噸,進口貨值455萬元,免征關稅41萬元。這是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首票內銷出區享受免征關稅貨物,標志著海南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先行先試的加工增值內銷稅收征管政策落地實施。

  企業生死關頭 政府伸出援手

   吳漢陵是海南漢地集團董事長,望著廠區內林立的反應塔和大小縱橫的管道,他說:“要是沒有政府扶持,我們在洋浦的這個項目估計就擱淺了,很難起死回生。”

   原來,漢地集團投資40億元在洋浦建設一家流體材料工廠,生產高端基礎油、白油等流體材料。項目原計劃分為兩期建設,但自2017年開工后,因各種因素疊加,企業出現約6億元的資金缺口,面臨項目停建、產業鏈斷裂的危險。無奈之下,企業將求助的目光投向洋浦工委管委會。

   接到漢地集團的求助后,洋浦工委管委會組織專家評判,分析行業市場,認為項目技術先進,產品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能夠帶動洋浦流體材料產業鏈的發展,於是決定著力解決項目資金難題,全力扶持項目建成投產。

   為此,洋浦除了通過園區控股公司向項目增資2億元外,還及時向省裡匯報,通過省級工信產業基金向項目增資1.63億元,並帶著企業跑遍了省內所有銀行,積極協調銀行不抽貸、不壓貸,爭取到省內銀行授信3.4億元。

   在洋浦工委管委會的扶持下,海南漢地流體項目在2021年年底順利建成投產。投產2個月就實現6.7萬噸的加工量和4.53億元的營業收入。吳漢陵將一封特殊的感謝信送達海南省委。他在信裡寫道:“項目一期順利成功投產。在這個令人激動的時刻,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感謝省委省政府對我們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

  實事求是依法依規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文昌市昌華公司副總經理周紅東最近心情不錯,因為他所在的企業和政府之間拖了10多年的土地問題終於快解決了。“海南的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還真能辦成事!大大增強了企業信心。”他說。

   據介紹,2010年12月,昌華公司受讓的位於文昌走馬園村東側的2宗土地,因文昌建設火箭發射場設備運載碼頭項目需要,規劃用地性質改為港口用地,文昌市政府同意以等價置換土地的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權。

   但自2011年11月起,文昌有關部門因無法完成征收的原因,連續兩次未能完成土地置換。2016年10月,文昌市又將該2宗土地認定為因政府原因造成的閑置土地並計劃有償收回,可昌華公司不同意有償收回方案,堅持以置換土地方式處置,問題懸而未決。

   直到2021年7月,周紅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通過剛成立的海南省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投訴。他沒想到的是,接到企業投訴線索后,海南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辦公室第一時間將該投訴問題轉給文昌市辦理。接著專班又多次前往文昌進行核查督辦,並召開“政企面對面”座談會,文昌市政府與昌華公司有關負責人面對面溝通,雙方就2宗土地重新置換達成一致意見。目前企業已選定地塊,隻待下一步依法依規辦理土地置換手續。

   這三家企業的故事背后,是海南一直聚力打造的一流營商環境。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加速的一大標志,2021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從全省抽調100多名優秀干部,組建工作專班,實行集中辦公、清單管理、挂圖作戰,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戰全面打響。現在成效已初步顯現:開通問題受理平台,邀請企業來“吐槽”,截至2022年4月8日,海南省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共收到問題線索4338件,經梳理屬於營商環境問題線索3285件,70%已辦結﹔積極推動解決了50多個久拖不決的問題,有的長達10~20年,有望釋放約30億元項目投資﹔已辦結40余件政策兌現和政府欠款問題,解決欠款金額約6.14億元,近5000家企業受益。

   目前,隨著自貿港建設的蓬勃展開,政策措施不斷落地見效,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重大風險防控務實有效,海南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2021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歷史性地走在全國前列。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