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昌江“教育扶貧移民”16年 越來越多山裡娃走出大山走向遠方

記者 劉婧姝 張文君 特約記者 黃兆雪
2022年04月15日10:42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4月11日,在昌江思源實驗學校,學生們在大樹下討論習題。

4月11日,在昌江思源實驗學校,學生在體驗田園課程。

4月11日,盤芝菊在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昌江礦區中學給學生上課。 馮定坤 攝

  “咱們的孩子,不能一輩子困在大山裡頭……”這是電影《穿過雨林》中,村干部的一聲吶喊,道出了16年前昌江黎族自治縣偏遠貧困山區的教育狀況:王下鄉連續十多年沒有高中生,七叉鎮大仍村連續12年沒有出過一名大學生……

  為解決王下鄉等貧困邊遠地區學生上學難問題,2006年來,昌江實施融扶貧、生態保護、公共教育均等化為一體的“教育扶貧移民”工程,投入9600多萬元集中建設昌江職業教育中心、民族中學、思源實驗學校、王下鄉中心學校,整合教育資源,實行“三包”惠民政策即包吃、包住、包入學,費用基本全免,提高當地教育水平。截至目前,“教育扶貧移民”共惠及貧困學生11581人,其中王下鄉、大仍村共走出241名大學生。

  一所學校的變遷

  4月12日上午,走進海南昌江思源實驗學校,干淨整潔的道路、干淨舒適的學生食堂、寬敞明亮的教室映入眼帘,學生們正在教室裡上課,接受文化的熏陶。

  今年14歲的八年級學生唐美鶴,是七叉鎮七叉村人,和母親、姐姐生活在一起,一家人主要靠著母親務農維持生活,家境困難。她曾經就讀於七叉小學,在小學4年級通過入學考試,來到昌江思源實驗學校上學。

  昌江思源實驗學校是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寄宿制教育扶貧移民學校,2008年8月1日奠基開工,2009年9月1日投入使用。在這所“特殊的學校”,學生主體由貧困、孤兒、殘疾等家庭子女構成,其中黎族學生佔全校學生總數的80%。

  “學校主要接收全縣偏遠地區、生態核心區的貧困少數民族學生,目前已接收了七叉鎮、烏烈鎮、石碌鎮、海尾鎮等鄉鎮9個移民村的學生。其中,七叉鎮大仍村一年級適齡兒童因為村庄整體搬遷而享受教育扶貧移民政策,”昌江思源實驗學校校長陳靜說:“這裡的學生基本家庭比較困難,他們更需要關照。”

  “能在這所學校上學很幸福。學雜費、住宿費全免,每月還有生活補助。這個學校的學習氛圍非常好,學校有晨讀、晨跑,還培養了我在書法、種植方面的興趣愛好。” 唐美鶴說。

  陳靜介紹,為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還新建學生宿舍樓、讀書亭、地理園,改造學生宿舍和擴建學生食堂等,完善學校辦學條件。

  在升學率上,學校教學成績保持每年低進高出,高中升學率已從2010年的7.3%提高到84.1%。學校綜合評價指數最好成績為全縣第二名。其中,直到2021年,大仍村通過學校升入高中並考上大學人數為95人,極大地改變了大仍村12年來沒有大學生的情況。

  昌江思源實驗學校2011屆學生盤芝菊說,她的母親身體殘疾,家裡一貧如洗,原本計劃盡早出去工作養家,但是初三的一次轉學改變了她的命運——盤芝菊轉學到昌江思源實驗學校后,接受了政府的貧困生活補助,順利完成學業並考上高中,最終考上海南大學,現如今是首都師范大學附屬昌江礦區中學一名代課教師。

  “這些年,這些貧困學生的變化很大。剛開始不少學生基礎差,性格內向,孤僻,很難穩下心來學習,還適應不了學校封閉式管理,不少學生還回鄉了。通過學校落實關愛體系、加強控輟保學,學生慢慢習慣,並喜歡上學校學習生活。接著,我們教師從增加學生識字量入手,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還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現在這些學生不僅變得更加積極、自信,成績越來越好。”昌江思源實驗學校語文教師鄧進秀說。

  一個村庄的改變

  七叉鎮大仍村全村358戶1683人,距離縣城30多公裡。2009年昌江思源實驗學校建校以前,村裡還存在一個小學。因附近燕窩嶺採礦,影響學生安全,便將一至六年級的學生全部遷移至昌江思源實驗學校就讀。

  “早年間,村裡的小孩能讀完小學就不錯了,能讀完初中的都是佼佼者。”大仍村黨支部書記米麗珍告訴海南日報記者,由於大仍村離七叉鎮中學距離較遠,過去上學需要步行一個多小時才到,很多學生覺得辛苦,書讀到一半就輟學了。最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輟學不以為意。

  這是在“教育扶貧移民”實施前,大仍村面臨的實際問題,最初的遷移也遭到了村民的一致反對,原因是:孩子太小,縣城太遠,怎麼能離開父母呢!

  但在事實面前,村民的態度逐漸發生轉變。米麗珍分享了這樣一個趣事兒:以往村裡的小孩不會講普通話,一聽到外人講普通話就搖頭示意聽不懂。可自從到思源實驗學校上學后,孩子們都開始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跟家長交流,而且行為舉止非常禮貌,還主動幫家長承擔部分家務。

  孩子們喜人的變化讓村民認識到,教育能改變人的命運。村民吉立君是村裡的脫貧戶,由於單目失明,家裡就靠妻子種甘蔗維持生計,如今他家卻讓村裡人羨慕。“我家裡3個小孩都是大學生,有出息著呢!”每逢有人上門,吉立君總要“炫耀”一番,最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大女兒吉麗娜自大學畢業后,成為村裡的村務專員,工作收入穩定,還能就近照顧家庭。

  “要不是‘教育扶貧移民’,我可能都沒機會上大學,更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吉麗娜說,出生於貧困家庭的她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畢業都享受“三包”政策,這讓家裡減輕了負擔,也讓她的妹妹與弟弟都上得起大學。

  一項真正的民心工程

  2006年,昌江實施“教育扶貧移民”政策,十多年來,通過“教育扶貧移民”整體解決王下鄉、七叉鎮等貧困邊遠地區學子上學難的問題,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共贏,為全國提供可復制、推廣的實踐經驗。

  如今昌江民族中學教研室主任符明強是王下鄉“教育扶貧移民”的參與者與見証者。“校舍簡陋、缺師資、缺教學設備,地方偏遠,教育落后。”這是符明強回憶起1997年剛到王下鄉中學任教的第一印象。

  直至2006年8月31日,作為“扶貧先扶志”的民心工程,“教育扶貧移民”將王下鄉中學271名學子帶出大山,整體搬遷至縣民族中學就讀。

  符明強說,這是一項真正的民心工程,不僅基本費用全免,看病都能報銷,還補助往返車費,減輕了貧困家庭的教育負擔。孩子們來到縣城上學后,享受了好的教育資源,開始意識到知識能改變命運,對未來有了渴望﹔學習態度有了改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扶貧移民’的主要意義在於解決邊遠山區困難學生上學難的問題,讓教育公平、公正惠及每一個家庭。”昌江教育局局長邱紅光說,下一步將不斷完善“教育扶貧移民”工作,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加大教育改革、投入及創新,引進全國優質教育資源合作辦學等舉措,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昌江將立足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新形勢,以永不停頓、永不止步的決心,繼續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努力在鞏固拓展教育扶貧成果上,形成一批典型經驗、昌江模式。”昌江縣委書記陳儒茂說。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