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40歲男子突發呼吸心跳驟停 ECMO讓他“起死回生”
5月25日上午,海口市東山鎮的吳先生(化名)出院了。他握著醫生的手感謝道:“我覺得我還是幸運的,非常感謝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感謝家人毫不猶豫的選擇,也感謝自己頑強的意志。”就在前不久,40歲的正當壯年一向身體健康的他因“呼吸心臟驟停”生命垂危,剛剛與死神擦肩而過。
上下聯動,拯救突發惡疾
5月5日晚八點,吳先生在家休息時突然出現胸痛,在其愛人的陪同下到當地衛生院就診,就診過程中,伴隨著一陣抽搐,吳先生失去了意識。當地醫師立即進行了胸外按壓,同一時間當地衛生院立即聯系了醫聯體上級單位——海醫二院。接到電話后,海醫二院立即派出急診科醫務人員跟隨救護車一同趕往當地衛生院共同展開救治,並同步啟動醫院ECPR(體外心肺復蘇)流程。
“我們一趕到東山鎮衛生院就立即為吳先生進行搶救,經過將近1小時的持續心肺復蘇及多次電除顫,患者終於恢復自主心率。”海醫二院急診科醫生林家聰回憶,但恢復自主心率的吳先生循環仍不穩定,隨時有再次出現心臟驟停的風險。經過與醫院ECMO團隊充分溝通評估后,緊急轉回海醫二院救治,啟動胸痛中心救治流程。
爭分奪秒,挽救瀕死心肌
吳先生到達海醫二院急診科后,經快速評估及緊急處理,請心內科團隊進行會診,經過多學科共同商議后,立即將吳先生送往導管室行冠脈血管造影術。術中可見吳先生的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隨即心內科團隊為吳先生植入1枚支架。
術后患者血管再通良好,可是又出現了再灌注心律失常。緊急搶救進行電除顫后,吳先生的心跳恢復了竇性節律。為了更好的治療,對吳先生給予留置主動脈球囊反搏機械支持,隨后將其轉入急診監護室繼續治療。
柳暗花明,搶救一線生機
可是吳先生的病情並沒有預料中的好轉,進入監護室后,雖然進行了積極救治及強有力的支持治療,多種血管活性藥物不斷加量。但吳先生的循環仍難以維持,反復出現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等多種心律失常,隨時可能再次心跳驟停的危險。在這一情況下,海醫二院急診科王日興主任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后,決定啟動ECMO支持。
5月6日上午,在海醫二院ECMO團隊共同努力下,VA-ECMO成功啟動。在ECMO支持下吳先生循環逐漸好轉,血管活性藥物逐漸下調。盡管救治過程中患者出現流量下降、惡性心律失常、急性腎損傷、急性肺水腫、血小板減低、消化道出血、麻痺性腸梗阻、血栓形成、ICU譫妄等多種疾病並發症,但在多學科的共同努力及家屬的積極配合下,吳先生心臟功能逐漸恢復,在ECMO運行102小時后,吳先生各項指標達到了撤機指征。
撤機后4天內,患者計劃性陸續撤離IABP、有創呼吸機、CRRT等支持。期間,吳先生神志清楚,遵囑活動,對答流利,也逐漸恢復自主進食。5月16日,由急診監護病房轉至心血管內科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海醫二院急診科王日興主任表示,吳先生的成功救治,從院前急救-院內搶救-導管室及ECMO團隊生命支持,急診重症醫學科生命體征監護、各器官功能支持到后期重症康復,環環緊扣,是海醫二院ECMO團隊與多學科協同合作的結果。
ECMO,全稱體外膜肺氧合,是目前國內頂尖的醫療急救技術之一,即用人工設備來替代心臟或肺臟來維持生命,也稱終極救命神器。這項技術的出現,挽救了許多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重症患者,體現著一家醫院危重症救治的最高水平。
2019年起,海醫二院陸續派出多名醫護人員外出進修學習ECMO技術,組建ECMO團隊,開通了ECPR快速通道,制定了相關制度、流程,多次組織進行操作流程和應急演練,不斷優化流程和應急預案。2019年至今,已成功實施近100例ECMO。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