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躍居全國第二
6月1日,記者從海南海事局獲悉,《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兩周年以來,海南海事對標國際一流海事管理經驗,聚焦制度集成創新,先后創設高效便捷的國際船舶登記程序,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條例》頒布實施、允許外國籍船員在“中國洋浦港”籍船舶上任職,發布《海南郵輪海上游安全管理特別措施》等,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海事特區建設,初步構建適應海南自貿港發展的海事政策制度體系,海南國際航行船舶總噸位已躍居全國第二。
作為航運服務鏈上的高端業務,國際船舶登記業務能有效吸引航運企業集聚海南。為服務“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海事部門致力於國際船舶登記制度集成創新,牽頭起草《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條例》,該條例中具有創新性、突破性條款達20余項,並於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
2020年,海事部門建立國際船舶登記“一事通辦”機制,壓縮審批時間約86%。2021年,海事部門聯合海關、交通、船檢等部門實行“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聯辦”,大幅提升船舶移籍效率,節省船舶轉籍時間及營運成本。同時,海事部門還制定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工作規程》等,進一步簡化層級、縮減材料,推薦使用統一的格式文本,使國際船舶登記申請材料減少60%。今年3月份,海南海事局還率先向外國籍人員簽發外籍船員適任証書承認簽証,實現了允許外國籍船員在“中國洋浦港”籍船舶上任職的歷史性突破。
2020年6月1日至今,海南新增航運企業400余家,新增船舶運力1000余萬載重噸。兩年來,得益於“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政策影響,海南新登記國際船舶89艘,載重噸累計820萬噸,60余艘船舶享受“零關稅”進口﹔在此之前,海南登記的全部國際船舶數量僅47艘,載重噸僅267萬噸。目前,入籍“中國洋浦港”的國際船舶達33艘,總載重噸超過510萬噸,海南國際船舶總噸位歷史性躍居全國第二﹔其中,“中國洋浦港”共登記有10艘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佔比達30%,成功加入“30萬噸級巨輪俱樂部”,一躍成為國內排名前列的國際船舶注冊港。
海員管理方面,2021年10月份,海南海事局頒布《外國籍人員參加海南自由貿易港船員培訓、考試和申請船員証書管理辦法》等4項創新制度,出台全國首創的外國籍人員在海南參加船員培訓考試和發証、特定水域船舶實行“彈性配員機制”、游艇操作人員培訓機構實行分級管理等多項創新舉措,優化海員監管模式﹔全面履行《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推動建立海南船東船員聯合會,建立海南省海上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完善船員權益保障制度。
此外,海南海事部門創新發布《海南郵輪海上游安全管理特別措施》,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產業促進條例》出台,配合制定《海南省游艇租賃管理辦法(試行)實施細則》,6次辦結境外游艇臨時進出海南省東營等8個非開放水域的審批工作,落實瓊港澳游艇自由行實施方案,簡化港澳游艇入境手續、推進瓊港游艇及駕駛員証書互認工作。
修訂發布《瓊州海峽船舶定線制》《瓊州海峽船舶報告制》,並於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加速釋放瓊州海峽“水上高速路”的黃金效益,助力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建設。創新保稅燃料油海事監管便利通關模式,實施告知承諾制,開辟船舶燃油使用信息報告便捷通道,實現船舶“即加即走”管理模式,兩年來累計完成監管600余艘次船舶加注保稅燃油,約35萬噸,為企業減少約30%的燃油成本。聯合海口海關、海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發布《海南口岸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程序》,在實現口岸無紙化審批查驗和“即停即檢”的基礎上,優化協調機制,壓縮工作時限,實現口岸無紙化審批查驗和“即停即檢”,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效率。
海南海事局黨組書記、局長吳輝表示,海南海事下一步將以海南自貿港海事特區建設為抓手,持續聚焦主責主業,發揮海事專業優勢,統籌創新與發展,著力防范化解海上安全生產重大風險,全力服務國家戰略和海南自貿港建設。
(海南海事局 石俊、呂東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