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佔全國總量90%的海南胡椒產業為何大而不強?專家建言增強競爭力

2022年06月18日16:56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海南通過產業規模化描繪更多的胡椒新“錢”景。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海南通過產業規模化描繪更多的胡椒新“錢”景。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人民網海口6月18日電 (李學山)6月17日,在由海南農墾熱作產業集團和中國經濟信息社海南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技術提升  價值挖掘”——胡椒產業高質量發展沙龍會上,與會專家建言,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視野謀劃和推動海南胡椒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中國胡椒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海南農墾是我國最大的胡椒生產單位。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海南農墾是我國最大的胡椒生產單位。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佔全國九成產量的海南胡椒產業“大而不強”

胡椒是海南重要熱帶作物之一,民間廣泛流傳著“一金二銀三胡椒粒”的說法。海南胡椒種植面積33萬畝,產量4萬噸,佔全國 90%以上,是海南省農業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胡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對於貫徹落實海南“十四五”規劃、做優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海南省金融監管局、海墾集團、銀河証券、人保財險等多家單位今年曾聯合開展調研,探索海南胡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調研結果顯示,海南胡椒產業大有可為,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比如市場空間大,國內每年需求7萬噸,約3萬噸需要進口,全球和國內胡椒市場需求也在增長﹔ 發展潛力大,胡椒不僅具有食用價值,而且在香水制造、醫藥和工業領域也有經濟價值﹔ 產業升級具備條件,從產業鏈分析,胡椒加工、銷售環節利潤率遠遠高於種植利潤率 4%,海南若補齊加工銷售短板,則胡椒產業產值將迅猛增長。

椒農在採摘胡椒。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椒農在採摘胡椒。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但與此同時,當前海南胡椒產業“小、散、弱”問題突出,存在著產業鏈基礎薄弱、種植集約化程度低、加工技術落后等方面的問題。譬如海南胡椒單產120公斤/畝,而國際上巴西單產高達200公斤/畝、越南單產達160公斤/畝:“對標國際水平,海南能否在胡椒品種、種植技術方面進行改進?”

當天參會的相關金融機構參會代表指出,目前海南胡椒主要是作坊式加工,生產組織化程度極低,導致產品品質難以保証,環境污染治理成本高。大力發展胡椒深加工,提高科技水平,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才是海南胡椒產業騰飛的希望。所以引導有資金、技術實力的國內外龍頭企業到海南投資胡椒深加工至關重要。

海南胡椒產量佔到了全國總量的90%以上。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海南胡椒產量佔到了全國總量的90%以上。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強化科技支撐 提升我國胡椒產業話語權

海南農墾熱作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豫說,海南農墾現有胡椒種植面積約9.383萬畝,總產量約1.17萬噸,佔全國胡椒產量27%左右,是我國最大的胡椒生產單位。胡椒行業盛傳的一個說法是“世界白胡椒看中國,中國胡椒看海南,海南胡椒看農墾”。

據介紹,近年來海墾熱作集團在海南全省胡椒主產區建設了佔地45畝的胡椒加工廠房,配套建設倉庫、冷庫和物流設施。為提升加工脫皮技術和解決產業環保問題,引進了新型胡椒環保脫皮加工生產線、黑胡椒加工生產線、白胡椒烘干、篩選、包裝生產線,改變了傳統胡椒主要以水浸泡方式及環境污染嚴重,解決了水污染和環境污染問題。自2021年他們開始積極與海南大學、海南農業科學院、香料研究所等科研單位開展深度合作,合作研發如胡椒湯底料包、胡椒足浴包、胡椒醬、胡椒餅干等一系列胡椒精深加工產品。

但李豫也坦承,盡管海墾熱作集團在胡椒產業資源整合、品牌打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海墾乃至海南省胡椒產業仍面臨散而小、胡椒品種有待優化、品牌知名度不高、產品特色挖掘不夠,市場競爭力不強,話語權弱、研發深度有限等問題。

海南大學教授、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院院長柯佑鵬也認為,從全球格局來看,我國胡椒產業仍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國內胡椒價格受到國際市場左右,應進一步強化胡椒產業的科技支撐,提升我國胡椒產業的話語權。

前述金融機構參會代表認為,海南胡椒產業需要強鏈、延鏈、補鏈,走一條精深加工反哺種植 , 做強加工帶動銷售的發展之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助力胡椒產業轉型升級。比如,引導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依法合規投向海南胡椒產業,為企業和項目提供長期發展資金,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申請 IPO 或者發行公司債券進行直接融資。

椒農在採摘胡椒。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椒農在採摘胡椒。海墾熱作集團供圖

產學研一體 描繪更多的胡椒新“錢”景

研究數據顯示,作為世界貿易量最大的香辛料,歐美等西方國家人均胡椒消費量在150克以上,在亞洲絕大多數國家,人均胡椒消費量也達50克以上,而我國人均胡椒消費量僅為10克左右。當前我國胡椒年產量約4萬噸,自給量約50%,市場缺口較大。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楊建峰表示,基於以上情況,海南省應立足自然資源稟賦,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穩定面積、提高單產、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大力推廣節本高效生產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拓展產品應用領域,以高附加值深加工產品拉長產業鏈,拉高產業集聚度﹔改造提升加工業,全力打造精品名牌,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逐步形成以高附加值產品和品牌貿易為主的產業發展格局,把海南建設成為世界優質胡椒原料生產基地、高附加產品加工基地和期貨交易中心。

他認為,下一步可以利用海南自貿港30%加工增值免稅政策,培育或吸引龍頭企業,開發多樣化初加工,發掘醫藥、日化等深加工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注重品牌塑造,打造高附加產品加工基地﹔同時技術支持“走出去”企業,解決今后可能出現的國內加工原料不足問題。

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設計研究所原所長吉建邦建議海南省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胡椒基礎研究十年規劃,成立海南省胡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海南省胡椒產業技術體系,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新視野謀劃胡椒產業新發展,系統性前瞻性解決產業發展問題﹔同時加強胡椒加工平台和創新團隊建設,提高胡椒加工創新能力,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李豫表示,海墾熱作集團未來將繼續聚“椒”精深加工方面,面向中高端市場,推出高附加值、高認可度的胡椒拳頭產品,實現產業規模化發展。同時,通過政府政策支持引導,企業發力轉型,科研機構提供科技助力等舉措,共同打造產學研一體的全產業發展鏈,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描繪更多的胡椒新“錢”景。

(責編:蔣成柳、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