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才存村共享農庄:被返鄉年輕人改變的創業熱土
人民網澄邁7月10日電 “我從來沒有后悔過!”7月8日,熾熱的陽光下,看著不遠處“鄉村振興要實干,解放思想敢擔當”的話語,面對“走進澄邁看小康”活動的各路媒體記者、網絡大咖“返鄉創業有沒有后悔過”的提問,徐取俊的回答堅定而簡潔。
但其實,2002年,當徐取俊接到自己歷盡十年寒窗苦讀求取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向往大城市繁華生活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還會回到才存村。
澄邁縣才存村。 人民網 孟凡盛攝
所以,當2012年,徐取俊回到才存村,說自己要在村裡創業、並帶動村民發家致富時,迎接他的是驚訝和質疑的目光﹔因為在村民眼裡,考上大學便意味著跳出了“農門”。而走出鄉村融入城市,是許多農村父母對兒女的期盼。
“當時回家鄉主要還是有個情懷在這裡,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鄉的面貌﹔另外就是海南的一個發展大環境,當時是國際旅游島建設意見剛出來,所以當時我們年輕人覺得海南應該是有很多機會,所以當時就義不容辭回來了。”這是徐取俊多次對媒體描述的他返鄉創業的緣由。
但現實很快就澆了他一盆兜頭冷水:“我們一開始准備開發村庄周邊50畝荒地,原本已與村裡簽訂了租賃協議,不料,第二天該地塊竟有人種上了青苗。”徐取俊說,看到這樣的情景,手足無措的他差點打了退堂鼓,多虧村干部及時勸阻,帶頭向村民宣講政策法規,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拔掉了已經種下的青苗,幫助徐取俊打掉了創業初期的第一道路障。
“我們當時就是覺得這樣的大學生有熱情返鄉創業已經很不容易了,怎麼還能給人家設置‘攔路虎’呢?”幫助徐取俊打掉創業“攔路虎”的是才存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多群。他說,大學生的回鄉反哺,讓村裡的年輕人獲得了全新的工作思維與方式,逐步影響帶動村民轉變了落后思想意識和生產方式,提高了土地的經濟效益。這一點非常重要,鄉村要振興,沒有年輕人的積極參與幾乎不可能,村裡面沒有理由不支持他們。
正是因為有著來自村、鎮、縣的大力支持,徐取俊挺過了最艱難的創業階段。
盡管他籌資50萬元建起的果子狸養殖場,因缺乏技術,在前3個月便有45隻果子狸陸續死亡。隨后又受市場因素制約,直到2016年才賣出第一隻果子狸﹔盡管因為村裡落后的“不成文規定”和村民的陳舊觀念,讓他的初創事業舉步維艱﹔盡管他和另外2名大學生籌資近百萬元建起的黑山羊養基地因經驗不足,未及時給黑山羊接種疫苗,僅一個月就有100頭羊死亡,虧損了30萬,嚇跑了合作伙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們開始漸漸理解這個返鄉大學生的決心和用意,2016年,30余戶村民主動找到他,加入其創辦的澄邁才存益民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共同發展。
眾人拾柴火焰高。鄉親們的信任給了徐取俊壓力,也給了他在家鄉創業的信心。
經過十年發展,徐取俊創辦的合作社已經由單一的養殖產業,發展到開辟採摘果園,將產業鏈向觀賞採摘和親子互動等方向延伸,並建成才存美麗鄉村休閑游基地,咖啡館、飯店、民宿陸續開業,真人CS基地、林下酒吧、蘑菇體驗基地、親子漁田等項目紛紛營業,美麗鄉村休閑基地也升級為才存共享農庄。
澄邁縣才存村。 人民網 孟凡盛攝
走進才存村,隻見黃牆黛瓦,碧樹紅花,環湖休閑長廊圍繞著咖啡廳、餐廳、民宿、文化室,老人孩童在榕樹下休憩乘涼,一派小康生活圖景。長廊盡頭,“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紅色大字格外耀眼。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才存社區較為閉塞,村民們大多外出務工,缺少產業和人才,致使社區發展受限。如今,才存共享農庄成為了一塊充滿魅力、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的“磁鐵”。在徐取俊等人帶動下,才存村近年來先后吸引25名大學生返鄉創業,其中碩士學歷2人,共注冊企業25家,解決50余名當地勞動力的就業。而徐取俊親手打造的才存共享農庄更是改變了鄉村面貌,吸引來一撥又一撥游客,在增加了村民收入的同時,也逐漸改變了他們的觀念。
“這些年,多虧了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給鄉村帶來新變化、新氣象。”黨支部書記吳多群是徐取俊等返鄉創業者的“貼心人”,在村民中也有較高的威信。他說,2017年以來,才存共享農庄每年為社區集體增收3萬元。今年才存共享農庄還將和社區集體聯合開展農旅合營項目,有望為社區集體增收10萬元。
吳多群說,未來才存社區將通過建設共享農庄,深入發展集體經濟,進一步促農增收:“下一步,我們將加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力度,把才存共享農庄發展成為集農副產品特產銷售、特色養殖、農業休閑旅游、咖啡民宿服務、胡椒咖啡加工廠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農業開發綜合體。”
據悉,近年來,為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返鄉創業,澄邁大力實施人才驅動和創新驅動戰略,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投入大量扶持資金,先后吸引2900余名大學生返鄉創業,注冊無籽蜜柚、澄邁福羊等多個特色農產品自主品牌,帶動解決農村就業近5000人,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李學山、孟凡盛、實習生吳啟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