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中國這十年·海南|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蹄疾步穩

2022年07月12日10:07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7月12日電 (記者毛雷)7月11日,中共海南省委“中國這十年·海南”主題新聞發布會在海口召開,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表示,十年來,特別是自由貿易港建設以來,海南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質效進一步提升、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全省上下正鉚足干勁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自由貿易港建設蹄疾步穩 封關運作准備工作全面鋪開

“回顧海南這十年,最大的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最大的亮點是自由貿易港建設。”沈曉明說。2018年以來,180多項自由貿易港政策文件落地生效,封關運作准備工作全面鋪開,壓力測試相關工作有序進行﹔新增市場主體年均增長40%,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80%,引進外資企業年均增長近120%﹔建成運行社會管理信息化平台,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監管能力全面提升,風險防控體系初步建立並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經驗,確保自由貿易港建設過程中不出現系統性重大風險。

2025年底前,海南將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全面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貨物進出口制度。海南省省長馮飛表示,圍繞封關運作准備工作,海南確定了任務、項目、壓力測試“三張清單”作為一號工程,舉全省之力,挂圖作戰、全力推進。

“我們正積極穩妥推進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制度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外開展試點工作。”馮飛說。

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優化營商環境貫穿到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全過程。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國率先創新實施“六個試行”極簡審批等措施,營商環境不斷得到改善。目前,全省政務服務事項的網辦率已經超過90%,所保留審批事項的審批流程和時限壓減約70%,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已經比兩年前壓縮了50%左右。

營商環境實實在在地優化,使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得到提升,新增市場主體和利用外資規模真正跑出了海南自貿港速度。

2012年底,全省注冊登記的各類市場主體42萬戶左右,這個數字在2022年6月底已經增長到198萬戶,不到10年功夫增長近5倍,據統計,海南新增市場主體增速已經連續28個月保持全國第一,島內外企業對投資海南自由貿易港熱情高漲。另外,2018-2020年海南全省累計實際使用外資52.7億美元,超過了海南建省前30年實際使用外資總量(96億美元)的一半以上。

人才聚集效應加快形成 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熱情高漲

人才是決定海南自貿港建設成敗的關鍵變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堅持人才引進、培養、使用一體推進,自貿港人才聚集效應加快形成,全省上下干事創業熱情高漲。

2018年以來海南已引進人才超過40萬。同時,在中組部支持下,從中央單位和兄弟省市引進了415名優秀干部來瓊挂職。海南還充分發揮冬天在海南休養的“候鳥”人才作用,累計柔性引進70多名院士專家、453名高層次人才,聯系使用1.3萬多名“候鳥”人才,為自貿港建設積累了人才力量。

一方面引進人才,一方面培養人才。海南實施了“南海系列”育才計劃、中西部市縣人才智力扶持行動計劃、鄉村人才振興計劃等一系列人才培養工程,培育了一大批本土優秀人才。

為留住人才,讓他們在海南無后顧之憂,心無旁騖地參與自貿港建設,海南把人才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對標國際規則建立市場導向的人才評價機制,以人才貢獻體現價值。還在人才落戶、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服務保障政策。

人才有了, 如何用好?海南的答案是黨建引領。一方面,突出政治標准,堅持事業為上,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讓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優秀者優先。同時,通過開展作風整頓建設、能力提升建設、“查破促”等活動,幫助干部堅定信念、更新觀念、轉變作風、提升本領。目前,全省干部作風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干事創業能力進一步提升。

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過去十年,海南的經濟發展之路,也是一條“轉型升級”之路。

近年來,海南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破除“房地產依賴症”,房地產開發投資佔比從最高的五成下降到三成,房地產稅收佔比由超過四成降至三成。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接近8成。

在科技創新方面,海南發揮“溫度”“深度”“緯度”的優勢,加快培育南繁種業、深海、航天“陸海空”三個未來產業,為高質量發展“攢后勁”。日前,以南繁種業、深海為重點的崖州灣科技城建設取得關鍵性成果,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項目在文昌開工建設。

此外,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購物、教育、醫療“三篇境外消費回流文章”初見成效,離島免稅銷售額近兩年翻兩番,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開啟了中外合作辦學的新篇章,博鰲樂城成為國際先進藥械進入中國市場的最主要通道。

區域協調發展是海南發展質量提升的另一顯著特征。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打響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區域協調發展“第一槍”,解決了儋州“有城無產”、洋浦“有產無城”突出問題,推動兩地由“物理疊加”到“化學反應”轉變。上半年,儋州洋浦經濟圈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貨物進出口和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35%、40%、65%和240%。儋州洋浦經濟圈環新英灣新城規劃謀劃了總投資130億元的8個重大港航項目,以及總投資620億元的17個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力爭“三年成勢、五年成形、十年成城”。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港產城融合發展先行區、示范區。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這十年,海南牢記總書記囑托,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國之大者”,在環境保護工作上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生態環境始終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為保護好生態環境,海南一方面以標志性工程為抓手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成立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並入選首批國家公園,本已瀕臨滅絕的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穩步增加。清潔能源裝機佔比、清潔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和新增車輛佔比均大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率先在全省范圍內推行“禁塑”工作。裝配式建筑面積連續四年翻番,並滾動推出“六水共治”、博鰲東嶼島零碳示范區等新的標志性工程。一方面強化制度和機制建設,取消對全省2/3市縣的GDP考核,率先劃定省域生態保護紅線,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十年來,海南生態環境質量穩居全國一流。PM2.5濃度從25微克/立方米左右降到13微克/立方米,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從75%提高到99.6%,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2.1%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始終保持在99%以上,水質、土壤環境總體優良。

綠水青山,民生改善。過去十年也是海南民生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的十年,64.97萬農村貧困人口與全省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長1.2倍,增速快於全國﹔城鄉居民收入比顯著縮小至2.2:1,差距小於全國﹔公共服務全方位普及普惠,“家門口上好學”和“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正成為現實。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在不斷增強。

“下一步海南將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考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和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沈曉明表示。

(責編:蔣成柳、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