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發展報告2019-2022》發布

國家公園設立以來至少已發現28個野生動植物新成員

記者謝凱 劉寧玥
2022年10月12日07:56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至少已發現28個野生動植物新成員

圖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 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10月11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在海口舉行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開發布《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發展報告2019-2022》,該報告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的建設歷程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總結,是我省首份關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綜合性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3年來,海南熱帶雨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野生動植物創造了更大更好的生存條件。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從2019年的4群30隻,增加到2022年的5群36隻。此外,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設立以來,至少已發現28個野生動植物新成員,包括9個植物新種、6個動物新種和13個大型真菌新種,許多昔日銷聲匿跡的野生動物重返家園。

根據科研部門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初步調查,海南熱帶雨林中維管束植物有3600余種,隸屬於220科1142屬,其中428種為海南島特有植物。此外,成熟的熱帶雨林可儲存的淨碳量達每公頃340噸以上。初步測算,海南每公頃熱帶雨林1年平均可吸收1噸到2噸碳,且碳匯能力隨雨林植被生長逐年增長,年均增長3%到4%,將助力海南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設立以來,海南著力健全體制機制,構建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以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為例,海南以項目合作方式,充分調動公共部門的資源,廣泛與國際合作,加強當地社區的保護意識和實地參與,匯聚了國內外專家智慧,提出了相應的保護方案。2021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這套“海南方案、霸王嶺模式”,獲得國際保護組織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成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一個成功典范。

“這份報告匯聚了海南成果和經驗,是一項公共產品。”海南省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主任黃景貴教授說,報告將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推動海南生態文明建設。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