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昌融入“海口經濟圈” 建設產興人聚的現代化實踐地

人民網屯昌11月26日電 (樊歡迪)距離省會城市海口車程不足1小時,總人口僅佔全省的2.53%,三次產業比重從2016年的39.4:12.9:47.7,調整為2021年的34.6:13.4:52.0﹔2022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第二、三產業規模持續擴大……近年來,屯昌不斷融入海口經濟圈,立足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促進民生建設,走出一條產城融合發展之路。
打造海口經濟圈的“康養旅居樂園”
驅車沿海南中線高速公路行駛至南坤路口附近,一座頗有童趣的大風車吸引來往旅客。風車位於屯昌夢幻香山旅游區內。雖至11月底,660余畝的夢幻香山公園仍是丁香吐蕊,草木清香,移步換景,生機盎然。
2021年,夢幻香山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年接待游客34.56萬人次。據景區負責人楊琳介紹,目前,景區具備農業種植、鄉村旅游、研學體驗,康養勝地等四大產業項目,成為海口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隨著海南“豐”字型高速公路架構的不斷完善,屯昌作為海南中部“門戶”市縣,地理位置優越,坐擁豐富的山河湖林資源,也吸引知名康養企業先后落子。
日前,由醫藥健康龍頭企業國藥集團下屬企業投資,包含養生康體、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務、旅居度假等內容的大型養生產業項目——加樂潭醫療養生產業區啟動建設,轟鳴的塔吊之下,一批康養酒店正緊鑼密鼓地施工,預計明年能迎來首批康養度假旅客。
為什麼選擇屯昌?項目負責人宋平直言:“屯昌是當之無愧的天然氧吧,山可近,水可親,對具有呼吸道和心血管基礎疾病的康養群體十分友好﹔且離海口近,便於承接島外游客觀光。”
為豐富旅游業態,將屯昌建設成海口經濟圈宜居宜養的“康養旅居樂園”,南田、坡陳、咸六等一批美麗鄉村結合文化特色與生態優勢,探索生產、生態、生活深度融合之路,發展生態康養、休閑度假、田園採摘等旅游項目﹔打造土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南田紅色書吧、咸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油畫體驗等載體,成立志願服務隊伍276支,其中有13支特色志願服務隊,建設游客與村民的“心靈驛站”。
下一步,屯昌將著力發展全域旅游,支持夢幻香山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推進加樂潭醫療養生旅游產業園、烏坡溫泉健康養生度假區等項目建設,打造屯昌美食文化街、油畫特色文化步行街等特色街道,將文旅康養品牌做大做強。
發展特色支柱產業,打造產城融合新范本
11月22日,記者來到位於屯昌縣產城融合示范區內的屯昌天之虹飼料加工廠項目施工現場,建筑面積超1000平方米的主廠房已拔地而起,大型鋼制糧倉、辦公樓等依次矗立。
據項目負責人韋格介紹,該項目能有效解決黑豬產業化后生物飼料供應問題和豬肉的藥物殘留問題,是屯昌黑豬生態循環農業鏈上重要的一環,即將投入生產﹔預計產能每年達36萬噸。“若項目滿產,能有效滿足全省大部分黑豬養殖戶的飼料供應,年產值逾10億元。”
一條完整的、大規模的生產鏈,是擦亮“屯昌黑豬”品牌,突破黑豬產業“小、散、弱”現狀的有效手段。天之虹公司的野心,不止於飼料加工廠,據韋格透露,公司計劃在示范區打造一系列生產線,預計產能為每年生豬屠宰量達30萬頭、加工肉食品3萬噸。
近年來,以規劃面積約25.6平方公裡的產城融合示范區為載體,圍繞屯昌產業發展的“兩翼”,屯昌積極引入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南藥研學、中醫健康養生旅游三大支柱產業,已精准引進產業鏈上的近10家核心企業。
位於示范區北端,太極海南南藥制藥項目3個嶄新的車間已建成,玻璃幕牆外立面在藍天映襯下愈發明光爍亮,后續將開展配套及附屬設施建設,打造一條制造“沉香化氣片”的生產線。根據計劃,這款產品將被打造為銷售過10億的黃金大單品。正式投入運營后,能帶動百余人就業。
“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融合”,產業聚集人才,帶動城市建設,沿著這條思路,屯昌不斷釋放自貿港建設的政策效應,著力做好行政審批的“減法”,做實優化服務的“加法”。干部下企業解決難點,成立項目專班打通生產堵點……為吸納更多企業落戶,屯昌千方百計優化營商環境,今年辦結堵點問題62個(含縣級“揭榜挂帥”項目12個)”,選派300名政治素質好、擔當意識強的干部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吸引更多企業投資、資本匯聚。
目前,該縣正加快完善示范區內的道路骨架、污水管網、變電站、燃氣管道等基礎設施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立健全專班工作制度,同時對照項目需求和企業訴求強化要素保障,為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優化要素配置,打造宜居縣城
吸引、留存,讓人們在此扎根,產城融合的奧義在“人”,屯昌全力打造“一核”,積極推進以縣城為中心的城鎮化建設,落腳點也在人。
如何圍繞醫療、教育等民生實際,利用功能性建筑的落地,形成人才集聚的節點?
其一,是啟動集團化辦學改革,將示范區的破舊校區融入縣城強校架構,形成“一套班子、多個校區、統一管理、資源共享”的辦學模式。從“大額班”屢見不鮮、生源外流嚴重,到“好學校”建到家門口,城鎮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和帶動面不斷擴大,縣城生源不斷回流,更解決示范區住戶的子女教育難題。
其二,是在省中醫院的托管下,打造一所醫療資源豐富、醫療技術先進、管理模式成熟的現代化大型醫院。今年1月,屯昌縣中醫醫院新院區落成投用,依托省中醫院不斷引進高端中醫藥人才,購進了160多種新設備,包括64排CT、DR、彩色B超等進口設備。據院長符學新介紹,“現在,我們院在佔地面積、床位數量、設備配置等方面已經是中部地區同級醫院之最,患者就診已呈現向基層回流的趨勢。”
此外,屯昌不斷提升民生“硬件”和“軟實力”,近五年來,54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項目全部竣工並投入使用,一批教育、文化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以“黨建+網格化管理”為抓手,結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城市基層治理,打造124個有溫度、有特色、有情懷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推動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工作走深走實,讓群眾的獲得感不斷提升。
據屯昌有關負責人介紹,“以完善公共設施、提升環境容貌、推進城市建設改造為重點,我們將加快構建以屯城為龍頭、產城融合示范區新城為支撐、特色小鎮為節點、美麗鄉村為基礎的‘四位一體’城鄉發展格局和功能體系,推動教育、醫療、文化、旅游、體育公共服務等各類資源要素統籌配置,提升城市宜居宜業水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