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部單體文物保護地方立法《三亞市落筆洞遺址保護規定》出台

人民網三亞12月2日電 近日,《三亞市落筆洞遺址保護規定》(三亞市人民政府令第13號,以下簡稱《規定》)出台,將於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據悉,《規定》是海南首部單體文物保護地方立法,聚焦保護對象、保護機制、經費保障、保護機構的職責、公眾參與、信息宣傳、監管條件、文物保護敏感區域、考古工作、規劃保護、地質災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文物保護工程、禁止性規定、學術研究、文化資源的利用和管理、行政相對人和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責任等內容,著力解決落筆洞遺址保護管理等問題。
《規定》堅持五個目標:一是改善落筆洞遺址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二是保障《三亞市落筆洞遺址保護規劃》順利實施﹔三是推進落筆洞遺址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工程以及對外開放等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四是提高落筆洞遺址的文化資源挖掘利用水平,促進相關文化研究“更上一層樓”﹔五是增進社會公眾對落筆洞遺址的了解。
《規定》擬解決七項問題和內容:一是明確保護對象﹔二是明確各部門職責和專門保護機構以及經費保障﹔三是明確規劃保護制度﹔四是強化保護措施﹔五是保持立法前瞻性,協同推進遺址的保護和考古工作﹔六是完善文物利用制度,提升落筆洞遺址的文化影響力﹔七是依托專家決策,增強遺址保護和利用的科學性。
據介紹,落筆洞遺址位於三亞市吉陽區荔枝溝向北方向約7公裡處一座石灰岩孤峰南壁下的落筆洞內。落筆洞遺址在文化發展時序上處於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早期的過渡文化時期,是海南省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舊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處遺址,該遺址於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落筆洞遺址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生態價值與教育價值,長期以來,由於自然侵蝕、人為損害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落筆洞遺址本體及其周邊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文物價值也未得到充分利用,迫切需要當地政府制定政府規章,以解決現存問題。
三亞市旅文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旅文局將繼續依法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大力推進三亞市非國有博物館集群項目的建設,積極參與文物重大項目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三亞市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機制,加強“文物+旅游”融合發展,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助力三亞市文博事業蓬勃發展。(牛良玉、雷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