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能永遠遺留 海南加速攻克營商環境歷史遺留問題

人民網海口2月25日電 近90%,這是海南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截至目前對已收到營商環境問題的辦結率。
看似距離問題全部解決僅“咫尺”,剩下的卻多是成因復雜、牽涉面廣的歷史遺留問題。“硬骨頭”如何啃?海南省營商環境建設廳緊咬不放,於日前給出新招:成立問題核查工作小組,下沉一線蹲點攻克。
首站設在海口。2月22日,海南省營商環境建設廳問題核查工作小組剛剛進駐,便組織該市相關職能部門拉出一張清單:由海南省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轉至海口的64個核查辦件一一羅列,狀態均為“未辦結”。
“某政府部門未及時向某公司支付工程款”“某企業無法辦理不動產權”“政府招商時承諾的相關政策獎勵,遲遲未能兌現”……經梳理發現,上述問題涉及財政欠款、市場准入及公平競爭、用地難等方面,其中超3個月以上未辦結問題達30個,佔比 46.9%。
問題到底“堵”在了哪兒?問題核查工作小組與海口相關職能部門花了3天時間,對所有未結問題逐一“解剖”、挨個會診。
“財政欠款類問題,有些是受財力限制,暫時無力償還﹔有些則是業主單位對施工企業報送的工程結算不及時審核,或反復審核,造成的工程結算糾紛。”
“是否可以採取分批付款的方式,並優化撥付流程?”
“會診會”上,不少問題被梳理出共性堵點,一個個對策也在交流碰撞中逐漸產生。
海口某公司名下的一塊項目用地,與某單位一塊已征收集體土地的所有權証存在用地界線重疊問題。因后者配合度不高、手續繁瑣等原因,導致相關變更登記手續遲遲未能完成。
“我們將在處理土地重疊問題的同時,盡快為該公司辦理不動產關聯及登記業務。”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提出“1個月內辦結此案”,並計劃在6個月內抓緊完成全市已征收集體土地的注銷和核發土地所有權証工作的目標。
從單個堵點問題的攻克,到存量問題的批量解決,再到通過建立長效機制,有效控制問題增量。盡管才短短3天時間,蹲點推進活動所取得的成效卻頗為亮眼。
“過去,省有關部門多以電話、調研等形式進行案件督辦,這次蹲點推進,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工作緊迫感。”一名參與蹲點推進活動的海口干部直言,這一省市聯動的工作機制也有效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問題提速解決。
海口營商環境存量問題加速解決,同一時間,另外兩支問題核查工作小組分赴三亞、儋州,也取得不錯成效。“目前全省共有260多個營商環境問題尚未辦結,這些問題大多是歷史遺留,但歷史遺留問題不能永遠遺留。”海南省營商環境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問題核查工作小組將陸續分赴相關市縣一一蹲點督辦,讓歷史遺留問題逐項解決、逐項銷號,力爭盡快實現存量問題的“見底清倉”。(李學山、李夢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