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共商合作大計 共謀發展良策——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盤點觀察

2023年04月01日09:43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共商合作大計 共謀發展良策

  一年一度,又見博鰲。三江入海處,形似巨鰲的東嶼島面朝太平洋,向世界敞開懷抱。

  4天會期,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位政界、工商界和智庫學者代表如期赴約,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溝通中凝聚共識,再一次為推動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榮貢獻“博鰲方案”。

  “我們要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旗幟,攜手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打造世界的和平穩定錨、增長動力源、合作新高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努力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開幕式作重要主旨演講,引發熱烈共鳴。

  這是黨的二十大之后召開的首屆年會,也是三年疫情后首次全線下舉辦年會。特殊節點,意義深遠,“博鰲之約”向世界展示出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也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注入不竭動力。

  置身這一宏大的歷史舞台,“身兼”論壇東道地和中國對外開放新高地“雙重身份”,海南也主動順應時勢,從幕后服務到登台共舞,積極與國家戰略、亞洲命運尋求共振,展露出愈加自信和開放的“國際范”。

  集智  回應時代關切

  會場外,海闊風清、椰林蔥郁,29個論壇發起國國旗迎風飄揚﹔會場內,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嘉賓交流互鑒。

  相聚在此刻,顯得彌足珍貴。過去三年,新冠病毒、地緣政治沖突和經濟下行輪番踏上舞台中心,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

  當今世界怎麼了?國際社會怎麼辦?今年年會主題早已給出答案: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正如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所言,信任、團結與合作並非什麼陳詞濫調,它們是人類數個世代和世紀中經過時間檢驗的智慧。

  回顧年會,“一帶一路”、亞洲區域合作、東盟熱帶農業合作、自由貿易港等一系列議題均以“開放”與“合作”為底色。與會嘉賓建設性的意見中蘊含共同的主張:弘揚真正的多邊主義,促進開放的地區主義,以實際行動為區域和世界共克時艱、合作共贏提振信心。

  對話中,“中國機遇不容錯過”“看好中國發展前景”的聲音不時傳出——

  “中國是亞洲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體,在各方面合作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如此評價﹔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這樣贊賞:“中國的現代化和亞洲的增長使世界受益。”

  世界經濟的重要動力在亞洲、亞洲經濟的重要動力在中國,這是與會嘉賓的共識。

  疫情三年,中國經濟以平均4.5%的增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不斷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信心與力量。不必遠看,一個生動案例就擺在眼前——

  “以博鰲論壇所在的海南島為例,旅游業從春節‘黃金周’變成了‘黃金月’‘黃金季’,始終是游人如織,離島免稅品銷售持續火熱。”

  正如李強總理在主旨演講中所言,這都充分反映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反映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也反映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措施的科學有效。

  破局  貢獻專業智慧

  3月29日10時許,距離“碳中和:困局與破局”分論壇活動開始還有半小時,會場便已爆滿。

  熱度折射趨勢。“碳達峰、碳中和,絕不是‘就碳論碳’的事,而是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必須政府、市場和企業共同發揮作用,形成最大的合力,才有可能最終實現。”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直言。

  “綠色之聲”正從博鰲發出,“綠色實踐”也在博鰲盡顯——

  屋頂戴上“太陽帽”,外牆立面披上光伏百葉制作的“新衣”,就連地面也鋪上了光伏地磚,位於博鰲亞洲論壇核心區的東嶼島零碳示范區,光、熱、水、風互動無間,人們依托技術、借力自然,正努力讓碳“歸零”。

  從往年的“零碳咖啡”、綠色交通,到如今的“綠電”使用、光儲充電站、零能耗建筑,綠色博鰲的背后,濃縮著海南對綠色發展的不懈探索。

  探索,是為了尋求發展的“最優解”。發展靠什麼,實現什麼樣的發展,這對於推動經濟復蘇、合作共贏至關重要。

  “開放合作的科技創新生態,將是一把幫助各國從根本上解決許多事關人類發展問題的‘金鑰匙’。”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前院長白春禮直言。

  AI驅動、全真互聯、6G技術、大數據……今年年會期間,這些關鍵詞被頻頻提及。既有“老面孔”,也有“新氣象”,勾勒出科技創新的迭代升級,也繪就同一個經濟增長點:數字經濟。

  受疫情等影響,近年來,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網上訂餐等需求激增,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結合,不斷催生消費新業態。

  年會期間發布的“全球及亞太經濟信心調查”結果也顯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核心信息通信技術行業,以及新能源領域和智能制造行業,成為投資熱點。

  無疑,推進綠色和創新發展,成為把握時代發展大勢的必然選擇,也是亞洲和世界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實現路徑。

  合作  搶抓“博鰲機遇”

  “風從海上來”,走進博鰲東嶼島文化公園,一抹亮麗的藍映入眼帘。

  追溯一粒種子“上天入海”的奇妙之旅,體驗旅游業態的琳琅滿目,與“奮斗者”號模型親密接觸……年會期間,三亞創新發展主題展的舉辦如同一扇窗,讓與會嘉賓得以零距離感受海南自貿港的蓬勃興起。

  窗,又何止這一扇。從身穿黎族服飾的會場引導員,到隨手可取的自貿港推介小冊子,再到主題新聞發布會,海南既當好“服務員”,也以年會為媒,處處展示著開放、自信、欣欣向榮的自貿港形象。

  有單向展示,更有雙向交流。3月29日,兩場海南主題活動接連開展,來自國內外的自貿區(港)以及東盟國家的與會嘉賓們,圍繞制度型開放、自由貿易與熱帶農業展開熱烈探討。

  交流不斷深入,一個個合作新設想持續涌出——

  海南自貿港聯合國內外自貿區(港),發出全球自貿區(港)伙伴關系倡議﹔香港企業家建議,海南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進一步深化瓊港合作﹔海南發布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員國合作的十六條措施。

  乘著博鰲之風,海南張開風帆、借力借勢,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

  “交友”不止於會場。從省領導與重點企業一對一會談,到邀請企業前往“美麗鄉村會客廳”進行茶歇式會談,再到各廳局、各市縣舉辦招商推介活動,海南借論壇年會期間世界500強企業雲集的契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促成各類項目合作。

  “Amazing(令人驚喜的)!”第一次到訪海南的意大利埃尼集團副總裁、埃尼中國董事長詹尼·迪·喬瓦尼,一連發出兩聲驚嘆,第一聲為這裡的生態,第二聲則為自貿港的廣闊機遇。

  “集團看好海南自貿港前景,將積極在瓊投資布局。”又一次到訪海南的柬埔寨嶸德集團總裁董萬德說,嶸德集團將海南看作其進入中國市場的橋頭堡。

  凝聚共識、闡明機遇,坦誠對話、共謀發展。以博鰲為坐標,新老朋友們在這裡一次次擁抱“海南機遇”,海南也得以一次次擁抱“世界機遇”。

  (記者 李夢瑤)

(責編:劉楊、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