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打造幸福河湖 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人民網海口4月17日電 如果說近幾年海南的“治水”工作“略有小成”,那一定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他們,就是各級河湖長。
當前,海南“六水共治”如火如荼進行之中,一批“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正逐漸呈現在大家面前。近日,我們走近海南多位河湖長,感受他們的治水故事。
鴨尾溪。 人民網 孟凡盛攝
巡河管護,“我們就是‘探頭’”
兩岸綠樹成林、水面波光粼粼,岸邊有老人在漫步、有孩童在嬉戲……如今的海口鴨尾溪,一派“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景象。
鴨尾溪是海口市美蘭區海甸島中部橫溝河左岸的一個分支,呈東西向橫貫海甸島,這裡曾被作為黑臭水體典型曝光,如今經過科學治理已華麗轉身為水利部水體治理示范工程。
“把河弄干淨容易,如何保持干淨才難。”楊振是海甸街道辦事處海達社區的網格員,每天巡河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如果發現河面有垃圾或死魚等漂浮物,我們會聯系環衛部門派船來清理。”
楊振的父母是安徽人,但他出生在海口,從小在鴨尾溪附近長大,鴨尾溪從過去的黑臭水體變身為現在的生態濕地公園,讓他覺得工作也有了幸福感。“以前人們隨便向河裡排污水、丟垃圾,現在鴨尾溪成了漂亮的生態濕地公園,向河裡排污水、丟垃圾的人少了,河水也變得越來越干淨,每天在這裡巡河,感覺像是在散步。”
吳一凡是海甸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也是街道級的副河湖長,除了每周巡河兩次外,他還要負責檢查網格員們的每日巡河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並協調解決。“我們的作用相當於‘探頭’。”吳一凡說,“發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是我們的職責,協調各部門妥善解決問題則考驗我們的能力。”
鴨尾溪是區級河流,分別設有區級、街道級、居級三級河湖長。自河湖長制工作開展以來,各級河湖長、志願者均按規定開展鴨尾溪巡河管護工作,累計巡河600余次。積極協調解決鴨尾溪水面保潔、勸阻不文明行為等整治工作,累計清理20畝水浮蓮及水面垃圾,勸阻釣魚、捕魚252次,確保巡河發現涉河問題及時協調解決。積極開展宣傳活動,累計印發宣傳手冊1800余份、環保袋1500個、小禮品500余份,不斷增強群眾保護鴨尾溪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營造全民護河、愛河的良好氛圍。
打造幸福河是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根據海口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鴨尾溪周邊群眾開展的水體治理滿意度調查結果,滿意度持續達到90%以上。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 人民網 孟凡盛攝
建立機制,河湖長從“有名”到“有能”
2023年,美舍河被評為國家水利部第二屆“最美家鄉河”。
美舍河發源於龍華區沙坡水庫,流經瓊山區鳳翔、濱江和國興三個街道辦,於國興橋流入美蘭區,是縱貫海口南北的一條主要河流,也是海南母親河南渡江的重要支流,被稱為海口的母親河,河流全長15.96公裡,途經493個居民小區,16個城中村,惠及30多萬人。
日前,記者來到美舍河位於瓊山區的鳳翔濕地公園,看見這裡水清、岸綠、白鷺飛,親水棧道或沿河蜿蜒或伸入水中,公園裡草地上生長著各種熱帶植物,人們在這裡散步玩耍享受美景。
為了讓“最美家鄉河”長治久安,讓百姓親水愛水獲得幸福感,2022年以來,美舍河瓊山區各級河湖長累計巡查美舍河511次,其中區級河湖長巡河3次,鎮(街)、村(居)級河湖長巡河508次,落實日常保潔、水浮蓮清理、“四亂”整治等工作,切實解決涉河湖管理保護相關問題。同時建立河湖長“問題清單、目標要求、任務賬冊、責任落實”工作機制,規范“巡查調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監督考核、激勵問責”工作流程,發動周邊群眾積極參與到美舍河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提高群眾保護美舍河的責任意識,營造全民愛護美舍河水生態環境的濃厚氛圍。
“我們瓊山區非常重視水體應急機制的運用,一旦水質發生變化,我們就會啟動水體治理的這個應急機制。”瓊山區河長辦主任黃剛說。
據黃剛介紹,瓊山區在河湖長制的強力推行下,對轄區內美舍河水質每個月監測一次。2022年的水體監測結果顯示,美舍河水質在達標的基礎上,優良率不斷提升,原來都是V類水,現在大多數月份已經達到III類優良水質。
在2022年歲末瓊山區召開的全區總河湖長暨治水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區委書記、第一總河湖長陳昊旻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河湖長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要完善河湖長工作機制,壓緊壓實河湖長責任,統籌好各方力量,完成各水體問題反饋的整改任務,推動河湖長制工作從“有名、有實”向“有能、有效”轉變。
完善管理手段,提高管護水平,實現幸福河的長治久安,美舍河瓊山區各級河湖長正在路上。
三亞河穿城而過。人民網 牛良玉攝
依托河湖長制,打造幸福河
三亞河被喻為三亞的母親河,全長31.50公裡,是流經三亞市區的主要河流,在市區內分成三亞西河、三亞東河。流域上游屬低山丘陵區,植被覆蓋良好,攔蓄形成福萬、水源池、半嶺等水庫,是三亞重要的城市飲用水源地﹔下游為沿海平原、台地,屬感潮河段,沿河茂密生長著800多畝紅樹林,白鷺常年棲息,構成三亞“山﹣海﹣河﹣林﹣城”獨特的城市生態景觀。
三亞河畔,三亞市水旱災害防御服務中心主任經驗講述河湖長制與三亞河的故事。
“三亞河的治理是三亞落實河湖長制工作的縮影,結合實際工作,我們將河湖長辦、黑臭辦、治水辦,三辦合一,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水體的生態保護治理,加強頂層治理,強化規劃引領,上下游、左右岸統籌治理,將三亞河打造成為百姓滿意的幸福河,是我們三亞治水工作的一個亮點。”經驗指著三亞河岸邊的一塊宣傳展板說。
“巨變發生在2016年,當年三亞東河、西河均被列入國家黑臭水體名單,市委市政府下決心一定要治理好三亞河。”當記者問起何以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時,經驗說,“三亞河的治理充分體現了我們河道綜合治理的理念,從上游的水源地保護開始,到沿河的清淤疏浚、面源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再到水系連通、生態修復、河水保質、再生水回用甚至跨流域調水、生態綠道的建設等等,是一套治水的組合拳。三亞河能有今天,離不開各級河湖長的履職盡責,更離不開各部門的共同努力。”
“在規劃引領方面,我們編制了《三亞河流域規劃》﹔在制度建設方面,我們制定了《三亞市三亞河保護管理規定》、《三亞河生態保護管理辦法》,在污染源整治方面,我們以入河排口為倒向,實施管網的“查測溯治”,開工建設管網提質增效項目,解決雨污水混排入河問題。這些工作都是落實河湖長制的重要舉措。”經驗介紹河湖長履職重點時說,“同時我們還制定了巡查、會議、督查等15項制度,保証河湖長制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河湖長制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而河湖長履職的重點是規劃引領、制度建設、統籌治理、協調解決各種治水難題。我們每條河都有市級、區級和村級三級河湖長,然后下面是河道專管員,目前三亞有156名河道專管員,所有河道全覆蓋,專管員負責具體巡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然后跟蹤解決。”
三亞市水系豐富,水網縱橫交錯,獨流入海的河流有11條,全市分東、中、西部三個相對獨立的水系,東部藤橋河、中部三亞河、西部寧遠河,其中藤橋河、寧遠河的上游都在保亭境內,隻有三亞河發源於三亞境內。
豐富的水系、縱橫交錯的水網考驗著三亞治水人的智慧。
“六水共治”攻堅戰打響后,三亞河湖長制與“六水共治”融合推進,創造出“1+8+8”工作機制,即1個治水工作領導小組+8大流域組+8個工作專班。由書記、市長擔任領導小組“雙組長”,四套班子主要領導擔任流域組組長,各部門主要領導納入專班成員單位,統籌海陸、水岸、城鄉關系,將流域的水體治理與控源截污、生態提升、活水保質、面源消減、景觀提升、土地開發等相結合,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從水污染防治,到水環境治理,到水生態修復,三亞的河湖長們從未缺席。如今的三亞河已被打造成水清、岸綠的幸福河,沿河的紅樹林茂密生長,白鷺常年棲息,沿河建設的豐興隆黨群主題公園、白鷺公園等5個濱河公園已成為城市靚麗的風景線,下一步將串聯兩河四岸公園、綠道及水上游線,上下游、左右岸的美景讓百姓更加親水、愛水,全面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亞河畔綠樹成蔭,已成為市民游客的好去處。人民網 牛良玉攝
據悉,海南省從2015年開始推行河長制,目前已實現3526條河流和1105座水庫河湖長制全覆蓋。落實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湖長5704名。
2018年省人大頒布《海南省河長制湖長制規定》,使海南成為全國第二個出台河長制地方性法規的的省份。通過落實河湖長責任,開展了清四亂、妨礙河道行洪問題整治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就推進解決了一批河湖問題。
截至目前,全省共3個集體、3名河湖長制工作者、3名河湖長獲水利部表彰,2名巡(護)河員、1名民間河長獲評全國“最美河湖衛士”。
海南河湖長和幸福河湖的故事,仍在繼續。
(毛雷、王舒)
相關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