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做好引才育才留才工作 換來發展動力活力潛力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
人才之於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對於構建“五地兩縣”新格局的昌江黎族自治縣來說,更是如此。
近年來,昌江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下好人才工作“關鍵棋”,打造人才集聚“蓄水池”,建強人才能力“加油站”,做優人才服務“軟環境”,人才規模和人才素質得到明顯提高,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招才引智,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真的要感謝鄭醫生,如果不是他們,我這病還不知要怎麼樣折騰呢。”昌江的李女士是一名冠心病患者,如今她依然清晰地記得,三年前在昌江黎族自治縣醫療集團中西醫結合醫院做的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如果不是有鄭醫生他們,我可能要到海口或者三亞才能做這個手術。”
李女士口中的“鄭醫生”名叫鄭偉民,2020年,在昌江“招碩引博”活動中,原本就是昌江人的鄭偉民返鄉就業,而他為李女士實施的這例手術,也成為昌江首例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
在李女士看來,昌江黎族自治縣醫療集團中西醫結合醫院給了她“第二次生命”,而能不出縣城就完成這樣的手術,過去想都不敢想。
如今,鄭偉民所在的昌江黎族自治縣醫療集團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內科介入導管室團隊已經開展了400多台冠脈造影術,133台冠脈支架植入術,5台心臟永久起搏器和6台臨時起搏器手術,這在這家醫院的歷史上是從未有的突破。
同樣改變昌江醫療條件的,還有鄒放軍。
鄒放軍是一位騎行愛好者,與昌江結緣也是因為騎行。2017年初,他帶隊到海南進行環島騎行。一到昌江,就被這裡靠山、環海的氣候和環境所吸引。2017年8月起,他被海南省衛健委作為高素質衛生人才引進,征求他意見時,他直接要求到昌江工作。2018年,鄒放軍被特聘為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科高級醫學專家,主要開展婦科微創手術和婦科腫瘤的規范化治療。
“要把昌江婦科做到海南省縣級醫院婦科的領頭羊。”這是鄒放軍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在鄒放軍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昌江黎族自治縣醫院婦科從隻有12個床位的婦科腹腔鏡組發展到擁有30個獨立床位的婦科病房,每年門診量在15000人次以上,每年婦科住院病人在1200人次左右,每年婦科手術量近400台次,婦科微創手術佔同期手術的近90%。
鄭偉民和鄒放軍的故事,只是近年來昌江實施更加開放的引才舉措、大力開展招才引智的縮影。
近年來,昌江在考古、玉雕人才培養、核電產業引領、“中國第一黎鄉”旅游品牌打造、健康地質調查等方面,都有著李超榮、周金甫、魏國良、林青、王小烈等高層次人才的身影。
一組數據或許更有說服力:2018年以來昌江引進各類人才3000多人。實施“招碩引博”工程引進36名碩博人才,聘任5名政府顧問,建成1個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打造2個院士工作站,圍繞清潔能源產業園建設、礦山開採邊坡治理、地採安全生產等問題,帶動企業持續取得重大突破。打造1個省級、7個縣級“候鳥”人才工作站,集聚“候鳥”人才668名,依托“候鳥”人才爭取到全國第42個海洋育苗項目落地昌江、國家首批健康地質調查在昌江試點,出版《真實的昌江 純美的世界》畫冊展示昌江地理、地質、水文、生物、農業、礦產、經濟及民俗文化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
多措育才,為人才提供新通道
在昌江,村干部也可以免費進修本科課程了。
2022年6月2日,昌江與海南開放大學建立校地合作,雙方共同實施“2022年昌江縣農村(居、社區)‘兩委’干部本科學歷教育項目" 。該項目選拔一批大專以上學歷、年齡45周歲以下、思想政治素質好的現任農村(居、社區)在職“兩委”干部參加海南開放大學農村干部本科學歷教育,設行政管理、法學等兩個專業,學制2年半,學習形式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每學期安排學員到指定地點集中學習15—20天。
學員修完規定課程或學分,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國家開放大學教育本科文憑,符合條件的學員可申請學位。學員在學習期間參加相應職業資格和技能認定考試合格的,頒發職業資格和技能証書。學費由縣財政承擔,學員僅需承擔生活費、住宿費、交通費。
“縣裡花錢讓他們提高學歷和能力,就是為破解村(居、社區)‘兩委’干部履職能力不足、學歷提升渠道窄等問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實踐証明,效果也很好。”昌江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目前昌江的這項工作走在海南前列。
培養本地人才和引進外部人才同等重要。近年來,昌江充分挖掘本地人才潛力,多措並舉培育人才。注重借智育才,引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合作組建省內首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累計派駐17批次159名幫扶醫療專家,選派200名醫護人員前往武漢進修,建立20個“專科醫療聯盟”,實現小病不出縣、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
發揮專家人才引領帶動作用,打造1個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5個名校長名師工作室、2家技能大師工作室、4家鄉村書畫院,培育172名玉雕人才、211名焊工人才、34名省級學科帶頭人和省級骨干教師、262名縣級學科帶頭人和縣級骨干教師。大力建設創新創業平台,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10家增加到1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從9家增加到18家,R&D經費投入從0.089億元增加到約1.60億元,打造1個眾創空間、1個企業技術中心、2個科技小院、1個就業創業孵化基地,指導企業參加省級創新創業大賽項目5個、獲省級獎項8個,15名人才在各類省級技能比武、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
深入推進鄉村人才振興,選派48名“三區”人才、66名科技特派員、14名科技副鄉鎮長服務基層,依托“雙學歷雙輪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法律明白人”等育才工程培育專業生產型農民600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250人、返鄉入鄉創新創業者100人、技術服務型人才50人、“法律明白人”312人。
招才引智+本地培養,“雙輪驅動”的人才戰略穩步實施,讓昌江發展得到充分的智力保障。
加強保障,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人才落戶、人才住房補貼、子女入學等26項人才服務事項,在我們這個窗口,來一次就可以了。”在昌江人才服務“單一窗口”,服務專員對前來咨詢的高層次人才說。
“零跑腿”“不見面審批”“一次性辦結”……這些關鍵詞,在昌江,是用來服務人才的。
2018年以來,縣委人才發展局結合工作實際,聚焦人才服務工作,優化人才服務“單一窗口”建設,探索“零跑腿”“不見面審批”“一次性辦結”的人才服務新模式,“零跑動”可辦率達80%以上,累計辦理各類人才服務事項278件,認定海南自貿港高層次人才125人,辦結率和通過率均為100%,無逾期辦件,為各類人才提供高效便捷、舒適優質的服務。
解決人才“后顧之憂”的關鍵,是住房。
去年以來,昌江主動盤活閑置房源,籌集159套房源作為人才周轉房,截止目前已有40套完成裝飾工作,配置家具、家電,實現讓人才“拎包入住”,助力引進人才留得住、住得好。
在優化人才軟環境方面,昌江主要領導以身作則,縣級領導聯系服務60家重點企業,每年春節走訪慰問各類人才,組織開展首屆“突出貢獻人才獎”評選表彰。同時,抓好重點企業人才住房、招才引智等服務工作,全力推進人才政策落地落實。組建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絡員隊伍,主動解決44名人才子女教育問題、在縣級醫院開設人才就醫綠色通道、為國際人才簽証延期面見提供上門服務、多形式為青年人才提供創新就業輔導等,用心用情解決好人才“急難愁盼”問題。
為政之要,唯在得人。昌江縣委縣政府深刻明白,人才隊伍的好壞直接關系一個地區的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發現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新時期昌江工作的新挑戰。
在如火如荼的海南自貿港建設中,昌江的人才新篇章,仍在繼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