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地區美食多樣且獨特 深受食客喜愛
品嘗美食,感受民族文化滋味
苗家簸箕餐,包含了香煎五腳豬肉、五色飯、苗家船型粽等美食。本報記者 謝凱 攝
“五指山除了蘊藏優美的生態環境,還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味蕾記憶,比如它的香煎五腳豬肉、苗家五色飯等,吃了還想再吃。”五一假期的第一天,來自廣東的美食自媒體人武書婷再次來到五指山拍攝視頻素材。在武書婷的眼中,海南中部地區的美食有著“天然的美味”。
特色美食展示和傳遞著一個地方特有的文化。前不久的海南“三月三”,長桌宴成了一扇展示海南民族文化特色的窗口,五腳豬肉屬於長桌宴的必備菜。
對於五腳豬肉,五指山市國金酒店的行政總廚蔡興楷頗有烹飪心得。“香煎五腳豬肉最受歡迎。”他說,在香煎時,要確保每片五花肉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先把油脂煎出來再炒制,五花肉肥而不膩,這樣才能保証香煎的鮮美和原香。
近年來,五腳豬肉有了更多的創新做法。五指山市旅游烹飪協會會長王仕君介紹,五指山利用本地生產的百香果、野菜等作為配料,創新了多道五腳豬菜品,廣受好評。
品嘗香煎五腳豬,苗家五色飯則是最好不過的“搭檔”。
五色飯,色彩鮮明、軟糯清香。2016年,苗族五色飯制作技藝入選五指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市南聖鎮居民鄧麗琴是這項非遺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制作五色飯要提前一周到山裡採摘植物進行染色,制作過程繁雜且時間較長。”鄧麗琴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五色飯即是黑、黃、紅、藍、白五種顏色的山蘭米,分別用楓葉、姜黃、紅藍草、蝶豆花的汁液來浸泡調制,白色則是山蘭米的原色,無需調制。
在南聖鎮新春村的店鋪裡,鄧麗琴演示了五色飯的制作過程,一般要經過調制色液、染色、蒸煮三個環節。
“五色飯寓意著團結奮斗、生活多姿多彩。”鄧麗琴說,為更好傳承苗家美食文化,目前已在五色飯的基礎上研制出五彩船型粽。
海南中部的美食,“獨特風味”是顯著的標簽。在黎族美食中,就有一道取材天然、味道獨特的美食——“魚茶”,一種腌制的魚酸菜品。“魚茶”的叫法是當地人把黎族方言轉換成海南話的發聲而來。
取常見的淡水河魚和五指山當地石鯪魚,配上廣泛種植的山蘭米和大米,將這兩種在當地隨手可得的食材混合攪拌,澆上鹽巴后密封發酵罐存,酸咸味的“魚茶”菜品便誕生了。
出生在五指山市番陽鎮的黎家妹子劉麗娜,這些年一直跟著母親學習制作魚茶。她告訴記者,制作魚茶每一步驟都很講究,考驗人的耐心。
魚肉融進大米裡,加之腌制的鹽巴和汁水浸出,有魚肉的酸香味,放入的大米或是山蘭米裹挾著魚肉的鮮香,帶來了韌性的口感,讓人對它“又愛又恨”。
“魚茶”富含氨基酸,在黎族的民間延續有百年之久並不斷傳承和改良。“現在我們不僅有傳統的‘魚茶’,還有了推陳出新,制作了牛肉酸魚茶、蜂蜜酸魚茶等。”劉麗娜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