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海南中學校長王宏:百年海中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責無旁貸

2023年05月18日09:24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海口5月18日電(記者 毛雷)“這或許是給海南中學百年華誕最好的禮物。”今年五一前夕,好消息傳來——海南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王宏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作為海南基礎教育的領頭羊之一,百年名校海南中學,將如何在自貿港時代再建新功?將如何破解當前基礎教育的“內卷”難題?將如何在新的百年“再出發”?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記者專訪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海南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王宏。一個個“海中故事”從他口中娓娓道來。

榮譽屬於所有“海中人”

“我們把所有的海中畢業生和在校師生都稱為‘海中人’,我覺得這項榮譽應該屬於所有‘海中人’。”在王宏看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項榮譽,是對海南中學百年文化積澱和傳承最好的認可。

王宏認為,“海中人”盡心竭力地耕耘,無非就是三件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倡以師生為本的服務管理模式。

“我們著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逐步固化成素養。會讓孩子們終身受益。”王宏說。

而對於“好老師”的標准,王宏也有著自己的定義。

“在努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今天,要看老師能否有正確的教育觀,正確的學生觀。好老師能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王宏說。

第三件事是管理,王宏表示:“讓老師學生和家長最滿意的服務,就是最高質量的管理。”

在管理方面,王宏始終堅持“把錢花在離老師和學生最近的地方”,比如說學生宿舍、食堂、運動場和教學設備等。同時,“要把努力用在離學生和老師最近的地方”。

“我們校領導都在一線教學,就是要讓老師們感受到這種身先士卒的氛圍,也讓孩子們感受到書山有路勤為徑的狀態。”王宏說,通過做好這三件事,海南中學有信心和有能力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為國家建設乃至世界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自貿港建設要求我們更加努力”

自貿港建設,給海南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之於海南中學,亦如此。

王宏最直觀的感受,來自和同學們的交流。

“以前我們不少的學生,高三畢業后考大學,更多的同學或者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者直接出國,少部分回到海南。但自從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始之后,他們在跟我溝通時就會說,大學畢業以后都願意回來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的自己智慧和才華。”王宏說。

為了讓孩子們對於海南自貿港有更為深刻的認識,讓他們知道自己以后回來“能干什麼”,海南中學還開設了特別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

“我們每學期都會組織大量的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王宏說,這些社會實踐活動的設計都是很有針對性的,比如到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了解航天發射的知識,到熱帶海洋學院觀看熱帶海洋最新的研究成果,到南繁感受種子的重要性等等。“我們也會和海南省科協、海南大學做一些溝通和互動,豐富我們的社會實踐。”

之所以這麼做,在王宏看來,因為“離開了實踐的理論肯定是空洞的”。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海中學子對社會有了更好的認識,同時也讓孩子們對自己未來發展尋找方向,讓孩子們感受到,海南自貿港可以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

“海南自貿港建設給我們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海中師生心態方面發生了積極變化,大家共同的心聲是海中教師要更加努力,為自貿港建設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王宏說。

多元素整合做好“大思政課”

“思政課如果光靠政治老師一個人,是絕對不行的,一定是各方面整合在一起的‘大思政課’。”王宏認為,某種程度上,學校教育所有的方面都是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一定要明確一個目標,那就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一點,海南中學責無旁貸。

隻有明確了這樣的目標,思政課才能上好。

在海南中學,針對初一新生的平穩過渡,學生生涯發展指導中心的老師、政治老師、班主任會針對學生的心理變化的特點共同備課,時刻提醒孩子們如何盡快適應初中生活。

同時,不斷加強團組織建設,通過對共青團知識學習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強化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王宏自稱是陪伴孩子們成長的“老書童”。“在我心裡老師和學生最重要,而且我會認真去善待每一個老師和每一個學生,我認為,在一個合格校長的頭腦當中,不應該有不好的老師,也不應該有不好的學生。”王宏說。

另一方面,這些思政課如果只是通過簡單的說教,是無法達到效果的,一定是通過靈活多樣的活動體現出來的。比如海中最近的戲劇節,讓孩子們通過表演的形式,回顧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的歷史事件,感受那個時代黨的先進理念和思想。

所以,在王宏的黨課中,他用大量的實例和論斷,講述了黨和國家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回答了“為什麼我們在中國很幸福”的問題,潤物細無聲般將感恩之心傳遞給孩子們。

走好教育內涵發展這條路,破解“內卷”難題

如今,基礎教育的“內卷”成為困擾不少學生、家長甚至老師的難題。“大家好像都沖著那點分數去了,老師們加班加點,學生們深陷‘題海’,其他的都不要了。”王宏說,這些在他看來就屬於“偽教育”。

那麼,如何破解“內卷”難題?王宏認為,那就是走好教育內涵發展這條路。

所謂教育內涵發展,就是通過源動力帶動教育發展。王宏說,首先要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未來要什麼?這是一個人的目標。其次,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第三是專業素養和師德修養高的老師與學生共同成長,在這樣三個條件下,孩子的成績絕不會差。

因此,海南中學強調“會做人,會學習、會做事、會生活”,提倡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在課后高效地完成作業。而“雙減”不僅在初中實行,更是拓展到高中。

“海南中學現在努力走教育的內涵發展這條路,使得這種‘卷’的現象變得越來越弱。包括我們對老師也是這樣,我們更強調對一個備課組、年級組等集體進行表彰和獎勵,這樣才能集大家的智慧,在平時的學校工作中,我們會集家長、學生、老師共同的智慧,不斷不優化工作策略,提升教育質量,讓我們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好。”王宏說。

每當和校友交流的時候,王宏都會問對方,母校給其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這些答案我們都有匯集和整理,將來我們要編成一本小冊子。”王宏說,在校期間,那些讓校友印象深刻又對其發展有很大幫助的,就是海中要堅持的﹔那些讓校友留下遺憾的,就是海中要改進的。

百年海中“再出發”

賡續百年初心,逐夢教育新程。

今年,海南中學迎來建校百年華誕,如何慶祝?如何總結?王宏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我們也提出幾個關鍵詞,繼往開來、守正創新,但是最終還要聚焦我們一直講的4個字,就是追求卓越。”王宏說,海南中學百年文化積澱,一直倡導每個孩子能夠“行為自覺,學習自主,心靈自由”。

對於百年校慶的安排,王宏透露,大體上分為對外和對內兩部分。

對外主要以形式豐富多樣的文體活動為主,包括舉辦校慶慶典、文藝晚會、專家論壇、校長論壇、教師論壇、校友論壇、教育教學成果展等,集中展現海中輝煌的辦學歷史,呈現學校師生員工和校友不畏艱難困苦、銳意創新的精神風貌和優良校園文化。

對內則注重梳理和總結,總結百年來的辦學經驗,通過反思來尋找新的增長點和提升空間,在新的百年再出發,創造海南中學的新輝煌。

“希望我們能夠為海南自貿港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希望未來的海南中學畢業生,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在其他方面,都能夠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王宏說。

(責編:吳佔桂、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